分卷閱讀116
她偷偷看著袁恭的背影。是真的不想再和他起任何的沖突了。 這世上真的沒有誰會知道,她和袁恭如今的平靜溫馨是多么來之不易。 可也沒有誰會知道,她對要在大災之前,做好準備是多么的熱切和執著。 她真的不能做了么? 就因為有些心思陰微的人的閑言碎語?就因為心胸狹隘的公爹的蠻橫武斷? 她知道自己拿不出什么有效的理由來說服袁恭繼續支持自己,可也知道,她是無法就讓自己這樣放棄,去遷就袁恭的要求的。 第二日,她把呂方又叫了過來,將袁恭的話跟他說了。 呂方也覺得是被兜頭潑了一盆的冷水。畢竟這糧鋪籌備到如今,做得實在是不錯,他們全家都卯著勁兒要在主子跟前露臉呢??蛇@個時候主子要退,他們也無可奈何不是? 他心里腹誹,覺得肯定是哪家鋪子看他們不順眼,故意在后頭使壞,不然哪家糧鋪不是這么做祿米的生意的?他給的價格可算是很公道的。 張靜安左思右想,覺得這事還是要做,因此就吩咐呂方,不要擺在明面上做了,但是做還是要繼續去做,而且祿米還得收,而且越多越好。 呂方這就領命去了。 末了。張靜安又去佛堂給佛祖上了一炷香。 佛眼清明,天下有義。她張靜安并沒有做有愧于自己良心道德的事情。 更不要說,她與別人不同,她既然比旁人多活一世,自然有多活一世的道理。不管怎么說,她這一世,還是要將賑濟災民的事情做下去。 此時多收一份糧食,將來就會多救一條性命。 現如今人說任人說,到時候,就能看到她張靜安的心了。 她只么有想到,不過過了幾天,這事居然就鬧得愈來愈大了。 果然如呂方預計的,是有人看他們做事如此積極不大順眼,這一日就來了個二桿子地顧客,非說他的祿米比別的品質高,要更高的價格。 這祿米的生意,一般看面子,一般就看運氣。 那年的祿米質量好,那么商家賺了,那年的祿米質量差,商家也要認賠。再沒有就這個討價還價的,這都是多少年的老規矩了。 可這個人不講規矩。 呂方也就不跟他講規矩,這就不去做他的生意了。 可沒有想到,第二日就有個奇葩的御史,居然將這事寫了份奏折開始攻訐祿米制度了。 祿米是前朝就留下來的規矩了,要改,哪里是這么容易的?早年的時候,先帝也想做改動,可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這回鬧起來,也無非是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 可事情起因的安國公府二奶奶的生意,那可是沒人不知道了。 弄得全京城就她一個人這么做生意似的。 好好一個六品的京官,一年四十五石的祿米。若真的是好米,哪怕只是一般的陳米,也值四五十兩的銀子,可賣到安國公二奶奶的糧鋪,便只有二十五兩…… 而那些糧二奶奶要是轉手出去,大約也就只能賺個一兩到五兩不等…… 好歹還是國公府的二奶奶,怎么這樣的小本生意都做? 這事可不體面,不僅盤剝了官員,也搶了那些做小本糧食生意人的生意呢! 一個國公府的少奶奶,又是郡主,怎么可能在乎這點小錢,現如今收這么多的糧食,還不是因為今年天候不好,眼瞧著糧價要漲,所以就等著入冬了之后要大賺一筆呢! 總歸,國公爺估摸的最惡劣的情況終究是出現了。 讓他更為怒不可遏的是,他都警告了袁恭,管著他媳婦不要作死??蓮堨o安不僅沒有停止不說,就在他出聲吩咐了之后,還將生意做得更大了一些。 那些奏折的人也打聽得清楚,張靜安就在短短的十幾天內,就收了一千多石的祿米…… 他只不知道該如何說自己的兒子和媳婦了。 他也不耐煩去說他們。 他把袁恭叫到書房,二話不熟,就是一巴掌抽在了袁恭的臉上。 然后就讓他跪在了那里。 所謂打人不打臉,袁恭已經成年,還娶了親,可這回袁泰連說都不說他一句,就抽了他的臉,還不許他躲回自家屋里去,就那么跪在了大書房里。 張靜安聞訊找了過去,向國公爺求情,說這一切都是她自作主張的緣故。 可袁泰只是看著袁恭冷笑,又看了一眼張靜安,就這么揚長而去了。 張靜安要扶袁恭回去。 可袁恭只跪著不動,任張靜安怎么扶也不動。 張靜安扶著他的胳膊,他一抬手就掙開了,不耐道,“回去……” 張靜安囁嚅道,“對不起,我不知道……” 她當真不知道事情會鬧的這么大,也不知道有的人心揣摩旁人就能揣摩得那么陰微惡心,她是真的不知道…… 袁恭此刻羞惱得也是無以復加,更看不得她那一副不知道這樣居然是錯的樣子。 她就是那個性子,任性妄為,心里只有她自己,他都與她說了,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可她表面上答應了她,私底下還是任性而為! 自從外祖家回來,他還從來沒有這樣丟臉過。 此時他真的一句話也不想和張靜安說了。 他冷然地垂頭看著地面,“你回去!還嫌我不夠丟人嗎?” 我這兩天特別忙,就是想要加更也很為難,我在盡力加,大家不要等,就算寫完也是深夜了。 感謝勾勾手的約定的水晶鞋哈 第57章 別扭 袁泰收拾兒子,可算是把準了他的脈了。 那個御史鬧騰的出來的動靜,就好像很多真正老謀深算的人的估計一樣,也就是鬧騰一陣子,轉頭也就沒有了動靜。 一石祿米從江南運到京城,運費多少錢,漕費多少錢,回頭囤積了之后陳米新米一倒手又是多少錢?這些錢養肥了多少人? 再說了,那些官員哪些又真的在乎那點祿米? 但是袁家因為這件事情引發的風波卻沒那么快平息。 袁恭是最要臉面的人,又最孝順。 所以吳氏只要一哭,袁恭就心軟,而袁泰比吳氏可厲害多了。 他這一巴掌打下去。 袁恭整個人都不好了。 也許他心里并沒有那么生張靜安的氣,可他卻就是過不了臉上那點事兒。要讓袁二爺頂著臉上那赤紅赤紅的大巴掌印兒見人,那是絕無可能的。 不說見張靜安,他連出門都覺得沒臉。 一連好多天,他出去了就沒回來。自然張靜安也就見不到他的面。 張靜安卻只覺得愧疚,也更害怕。 她心里不知道這一世她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她更比誰都知道,她和袁恭的相處,是多么的不容易,她只想多處一日就是一日??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