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宗正與少府西門菜市被斬之事,正要狠狠責備她。 不想謹佩在旁盈盈道:“夫人,快去看看罷,皇榜都貼出來了,侯爺要回來了?!?/br> 高翔要回來了? 我急忙穿履推開她二人朝外頭跑去,一路小跑到皇宮門前,人頭孱動,喧鬧聲天,個個都在闊聲高論高翔的英勇戰績。 我奮力撥開人群,湊到皇榜近前。 高翔果真在十日前親率大軍,以雷霆橫掃之勢將朐衍盡數殲滅,還擒獲了朐衍首領。 自此西戎八國咸服,高翔僅用了不到三載,便威震西北,將我朝疆域再拓了二分之一,如今正在加固邊防城墻,以防匈奴來犯,不日返京。 再說這匈奴,原本是北狄其中的赤狄一部,其單于烏拉斯臺,年少力強,野心勃勃,于三年前便開始對北狄各部發動襲擊,其勢力日漸擴大,已于去歲統一北狄各部,改稱匈奴。 如此推算,高翔定能在池塘花開之前趕赴京都。 我只需在堅持兩月,便可等得他歸來。 我相信以他的才智,定能扳倒這江河日下的太子一黨。而我,也絕不會同意他扶持二殿下。 建彥。 對,還有建彥。 他也是皇子,他身上同樣淌著皇家的血脈。 若有高翔站在建彥這邊,或許能助他登上太子之位。 不論建彥心中如何感想,已經不重要了。 如不這樣做,待將來二殿下地位穩固,我等都要因此丟了性命。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就將建彥付上皇位。 建彥雖志不在此,可眼下別無他法。 至少他宅心仁厚,好過二殿下太多。日后他若做了皇帝,有高翔的輔佐,想來也會是個太平盛世。 一想到于此,心中陰霾頓散。 如今,我要做的就是好好保住自己這條性命,撐到高翔凱旋歸來之日。 剩下的,想必高翔心中必有權衡。 建彥,我雖不愿你也卷入這場太子的黨爭之中,可這是眼下唯一的辦法了。 若是你無意于皇位,待將來建瑞成年,禪讓于他,也未嘗不可。 可是在此之前,我唯有這樣做才能保全你的性命。 不論你是何身份,我都將一直在你身邊,陪你,助你。 高翔不日回京的消息傳得京都沸沸揚揚,眼下市井的談資,十之八九都是與高翔有關。 而府邸亦不例外,玉鶯也好,謹佩也好,還是府中的雜役,個個喜形于色,精神抖擻,連干活都比之前賣力了許多。 然而,令我驚訝的是,自那日后,宮中平靜得異常,聽不到半點風聲。 二殿下之后再未踏足過府邸,皇后更是未曾召見過我。 我亦不敢去宮中向jiejie,或是建彥打探消息,生怕牽連到他們。 風平浪靜之下,令我心中更加地不安,每日都睡不安穩,高翔贈我的那柄匕首從未離過身,整日一驚一乍的,屋子外頭一有動靜就伸頭去望。 隨著六月的臨近,我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一邊盼著高翔的歸來,一邊又生怕宮中派人傳我入宮,同時還急于想知道目前宮中形勢。 心情矛盾得連我自己都不知該怎么辦。 “夫人,最近可是寢得不好,怎掉這許多頭發?”玉鶯為我篦頭時,在我身后道。 從鏡中看著纏繞在篦子上的團團烏發,更是心亂如麻,勉強自嘲道:“許是盼侯爺盼得太久了罷?!?/br> “夫人與侯爺真是郎才女貌,玉鶯好生羨慕夫人?!?/br> 玉鶯不知我心中感想,更不知我與高翔關系,才會這樣說。若是她知道真相,哪里還會羨慕? 不過從鏡中看到玉鶯那羞紅的臉蛋兒,我心中更加確定,她與我一樣盼著高翔早日歸來,只是不知她傾心于高翔的哪位部下。 我故意試探道:“待侯爺歸來,給你許一門婚事如何?看上哪家的公子爺,我必親自為你去說媒?!?/br> 玉鶯慌忙落下篦子,臉上緋紅一片,垂頭辯道:“奴婢要為夫人服侍一生一世,奴婢誰也不嫁?!?/br> 我又試探道:“侯爺部下個個英勇善戰,此番回京必又重賞,你看那個嚴守義如何,在姑臧城里,你不是經常去領生活起居與他打交道的?” “才不要呢,嚴少府史也不是不好,就是......就是這長相看得叫人害怕?!蔽以捯舴铰?,玉鶯便急急回道。 我自是曉得嚴守義長相粗獷,玉鶯定不會看中,又問:“那史郡丞如何?他可是年少英勇,長相俊朗,風流倜儻,一點兒都不比京都里的公子哥差?!?/br> 玉鶯又回道:“玉鶯鮮少與史郡丞見面,不曾深交?!?/br> 這下我終是明白玉鶯的心思,他原是中意那都尉王衛忠。 這也難怪,在未入姑臧城時,她倆便已結識,又在榆樹村救過她的性命,之后在侯府也時常碰面,尤是我落水之后的那段日子。 玉鶯,我已被卷入在這場殘酷的爭斗之中,今后能否有命還未可知。 你大可不必留在我身邊,指不定哪日被我牽連,叫我于心何安? 待高翔歸來,我定竭力說服于他,促成你與王衛忠的連理。 只有離開我,你才能活得更好。 主仆一場,這也算是我對你忠心服侍我多年的回饋罷。 還有謹佩,她雖不像我與玉鶯這般親近,總是在一邊默默無聞地打理我的起居。 可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她若有中意的人,我必不會強留她在我身邊。 至于紫姹,紅嫣為我而死,我虧欠她的實在太多,想來姑臧城才是她的歸宿。 玉鶯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從襟前取出一塊石頭交給我,道:“孫大人適才擲入府內的,想必是侯爺的捷報,皇榜都張貼上了侯爺的消息,奴婢一時給忘了?!?/br> 我展開一看,確是西北傳來的捷報,內容也與皇榜上的大相近庭。 猛然想到,這諫議大夫孫匡倒是一直在暗中助我,興是能從他那邊打探到宮中的消息,也好及時有個應對之策。 我讓玉鶯取了紙筆,寫了一封書信綁在石頭上,叫玉鶯等到夜闌,投入孫宅里去。 次日,孫匡果是回信與我,邀我未時在聆香茶樓地字第二間一敘。 而今聆香茶樓想必早已是人聲鼎沸,人人都競相在聽說書先生將高翔如何降服西戎的事跡。未時又是人最多的時候,約在這樣一個地方孫匡倒還真是精明。 為安全起見,我叫玉鶯穿著我的衣裳,比我早一刻出府。而我則是在喬裝打扮猶自出了府邸去聆香茶樓。 茶樓不是一般的熱鬧,擠得好多人都站在了門檻外了,可即便是這樣亦擋不住他們對于西北戰事的關心。 ☆、第三十五章 我好不容易擠進去,推開地字第二間的廂門,孫匡已然在里頭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