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2
間掏空,站在其中,在水中飄揚,這種船便被稱為獨木舟。 再到后來,為了船只穩固 ,又出現了雙體船,也就是用厚厚的木板架在兩條船只上,作為橋梁,將兩條船連接在一起,以其外貌取名,稱為雙體船。 再到后來,便有了帆的折騰和船舵的折騰,還有水密隔艙和水鳥形船體的折騰。 只是現在大魏朝鮮少有水上作戰,船只只是在老百姓當中應用,故而的船只大多數還都是如梭一般的小船,還沒有使用船帆和船舵。 船帆和船舵一個可以控制船行進的速度,一個可以控制船行進的方向,是后來的船只必不可少的構造。水密隔艙卻是防止船在大海上行進不會沉沒的一大法寶。 水密隔艙是將船體分成許多個艙區,各個互不相通,這樣在航行時,即使某幾個艙區破損進水,船仍然照常行駛,不會沉沒。 非但如此,將船體分開成各個艙區,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裝卸貨物十分方便。船主也可以將不同的貨物分倉管理,一來二去便會節省不少時間。 水鳥形船體則是仿照水鳥劃行時的樣子設計的,簡單點來說,就是把船體最寬處放在船的中部靠后的位置,這樣會讓船在水和空氣互相作用之下,劃行得更快。 張彥瑾準備折騰的便是這種擁有水密隔艙、船帆、船舵,以及水鳥形船體的的航船。 畢竟他在東瀛買了一塊地,遲早船廠要建的,不然日后怎么去東瀛?這次也正是好時機,一來給皇上幫忙,二來也順手推舟了。 “哦?”皇上身子立馬前傾道:“竟有如此神奇的船只?” “此乃臣畫好的設計圖紙,請皇上過目!”張彥瑾將昨天晚上就畫好的圖紙拿了出來。 李明銳從龍椅一側走下,從張彥瑾手中接過圖紙,遞給皇上。 皇上望著十分立體生動的船只久久無法回神,高高的三角縱帆豎立在船頭的甲板處,如同水鳥一般,前窄后寬的船體兩側是一排整齊的豎槳。船尾處則有一個較大的圓形轉輪,轉輪上面伸出許多個手柄,似乎是給人抓的地方。 “司有郎,你來看看這張圖紙?!被噬蠈⑹种袌D紙遞給了李明銳。 李明銳接過之后,便走下臺階,將圖紙遞交給了從百官中走出來的司有郎。 司有郎乃是屬于工部的官吏。 大魏朝的官制乃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乃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六部則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百官各司其職,工部便是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而工部旗下的司有郎則是掌經營興造之政務,城池之修浚,土木之興造,工匠之程式皆有他掌管。而他也相當說是大魏朝修建業中的專家了。 司有郎黃修均在看到李明銳遞過來的圖紙時,吃驚地瞪大了眼睛。張彥瑾善于畫建筑圖紙,他早就有耳聞。 當初在看到張彥瑾所畫的馬鐙和馬鞍的圖紙之后,他便驚天為人,把圖紙要來細細觀摩。 這實在不是黃修均反應過大,實在是在大魏朝這個時代,大家所畫的還只都是平面圖或者說是表面圖,突然出現張彥瑾這么一個立體的三維圖,作為從小就癡迷于建筑的黃修均怎么能不吃驚? 此時船體這么一個大的立體型建筑的圖紙出現在他的面前,他怎么能不震驚? 滿朝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黃修均的身上,想要聽聽他這個司有郎的判斷。 過了好一會兒,司有郎黃修均才意識到皇上和其他人還等著他回復,他連忙道:“啟稟皇上,此船只的設計微臣雖然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若如張錄事所說,微臣認為,此船只若是建造出來,被圍困在洪水中的中州百姓皆可迅速解救出來,而且我大魏朝的水航定然會有大的發展,若是以后再遇水戰,我大魏也定能戰無不勝!” 此話一出,滿朝嘩然。 “當真如此?”皇上剛剛看到圖紙的時候,也是大為驚艷,可他卻沒有想到張彥瑾畫出的船竟然會如此厲害! “請皇上準許微臣細細道來?!彼居欣牲S修均意氣風發道。 他指著圖紙上的三角縱帆道:“此物的形狀似三角,后面又有繩子牽引,極為穩固,一旦有風吹過,此物高高鼓起,無形之中增大了風力,便可以快速推著船前進?!?/br> “再者,此物又是縱向放置,可以讓船駛八面風,除非當頭風不能行駛,如此大的作用竟然用這么一個簡單的方法就達到了,這設計實在是驚艷巧妙?!?/br> 黃修均越分析越覺得驚艷,他竟然直接轉身,朝著張彥瑾躬身拱手道:“敢請教張錄事,究竟是怎么設計出如此驚艷絕倫的東西的?這東西的名字又叫什么?” 他這動作和話語一出,又引起了朝堂一陣竊竊私語。黃修均乃是最精通百工之術的人,平日里只忙于鉆研建筑上的事情,其他事一概不理,更不要說人情交際之類的事情了。 可現在他居然對張彥瑾做出如此恭敬的請教之態,可想而知,這設計有多么厲害。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了張彥瑾身上,有驚艷,有困惑,也有懷疑。不過這些人都是能人中的能者,他們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開口,都靜靜地等著張彥瑾接下來的話語。 “實在是不敢當?!睆垙╄锨耙徊?,扶住司有郎黃修均道:“司有郎嚴重了,這設計其實是我和兄弟們出門玩耍之時,偶然想出來的?!?/br> 見黃修均不問到底誓不罷休,再加上朝堂上的人都看著自己,張彥瑾苦笑一聲道:“有一日我們在湖上劃船游樂之時,日頭太烈,可我們又貪于玩耍,就在舟上安放了一個大的芭蕉扇,來遮住日頭,原本只是想要有一片陰涼之地,卻不想一陣風吹過,船行駛得更快了,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發現在船上安裝這樣的東西,可以讓船行駛得更快,我就給這種東西起了一個名字叫船帆?!边@原本要在十五世紀才出現,只是現在沒有,那他只能隨口說了。 “原來如此,受教了?!彼居欣牲S修均由衷地佩服。 他本就是一個認死理,只喜歡鉆研修建技術的人,但凡是遇到比他厲害之人,便會上前請教,不恥下問。此時張彥瑾如此詳細解說,讓他茅塞頓開,一想到自己也經常坐船,居然都沒有發現船帆的妙用,便覺得自愧不如。 “啟稟皇上,此船上的船槳眾多,在劃行之時,可以讓眾人輪流劃船,有眾人合力劃行,此船定然能破水向前,無懼暴雨。船型像鴨子或者天鵝等水鳥在水上劃行,我想張錄事定然是看了水鳥的劃行姿態得出的靈感,此種設計,讓船在水力和風力相作用之下,依然可以穩定快速前行,此種設計實在是天工鬼斧?!秉S修均再次向皇上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