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道:“好,就依你?!?/br> 待問明段云睿確是那日與柳永結伴之人后,又賞了李詩詩諸多財帛,才令她退下。這李詩詩因得皇帝召見,又獲了封賞,在民間的艷名更盛。求見之人絡繹不絕,卻沒有一個敢強她。后來甚至有那說書之人,聞風附會,編了皇帝與李詩詩的一段艷史,并廣為流傳。 這時坐于皇帝右手第一位的蘇大學士開口說道:“皇上召你前來,原是為了那一曲。老朽亦是愛極了此詞意境。不知那柳永現在何處?老朽倒想會他一會?!?/br> 皇帝深邃的雙眸似粘在了段云睿身上,眼神深處涌動著難以捉摸的情緒,似也在等段云?;卮?。 段云睿心念電轉間,已擬定了說辭,當下朗聲說道:“啟稟皇上,臣對柳永此人實知之不詳。只在勾欄間偶然相遇,感其大才,故而相約聽曲飲酒。至于他的來歷及住處,臣并未聽他提起。不過當日天香樓飲酒間,曾聽他說即刻便要離京,準擬周游天下,遍看美景,品嘗美食。只怕現下已不在京城之中?!?/br> 皇帝聽得心中一動,眼里閃過歆羨之色,卻不再深究柳永之事。倒是蘇大學士連連嘆息,只說此等人才流落民間甚是可惜。又問柳永可還留下過其他詩詞? 第54章 大華帝王 段云睿原想將周敏在林高潔書齋中吟詠的另一首說出來,轉念一想,又忍住了,說道:“學生并未聽柳永作過別的詩詞?!?/br> 皇帝點了點頭,不再糾纏柳永,卻賜座段云睿于殿中。段云睿沒想到皇上勞師動眾將他召來,卻又如此輕易便將此事放過,暗自舒了口氣。見在座的均是當朝重臣,他一介白身哪敢與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同座。忙砌辭推卻。 皇帝微微笑道:“你既堅持,朕也不強你,就于令祖身后坐了罷?!?/br> 殿中內侍聞言,忙抬了一張杌子放于定國公身側,段云睿不敢再辭,謝了恩,道了失禮,在杌子上坐了。 這時兵部尚書雷道永笑對定國公說道:“果然是將門虎子,國公爺倒生了個好孫子!” 其他大臣也紛紛夸贊。定國公捻須微笑著謙遜了幾句。他自知這些老狐貍不過是見皇帝抬舉段云睿,跟著湊興而已。 只聽皇帝道:“令孫氣度不凡,謙遜有禮,又聽得說才名滿京華,如此人才,國公爺怎不向朝廷推介,卻藏在家中?” 這一連的串夸贊從皇帝嘴里說出來,實是莫大之榮耀。段云睿本出身高貴,現得皇帝青眼,將來飛黃騰達不在話下。殿中大臣們雖身居高位,但子孫賢愚不齊,雖有蔭封一途可走,想要再續此時權勢,只怕不能夠了。因此不免暗羨定國公。 定國公忙道:“啟稟圣上,老臣此子自幼酷愛詩書,長到如今,也念了一肚子書在內,原想從科舉謀個出身。故此未求朝庭蔭封?!?/br> 皇帝笑道:“如此甚好。朕正自思量著欲要收縮蔭封的名額,裁減冗員,又怕眾有功之臣怪朕不仁厚?,F定國公以身作則,深得朕心。若令孫他日金榜題名,朕必重用!” 皇帝這番話仿似在殿中刮起一陣旋風,眾位大臣竭力穩住心神,你眼望我眼,卻無一個先開口。思忖著皇帝此舉定非臨時起意,針對的也是雄踞京中百年,關系盤根錯節的權貴之家。他們這些新貴犯不著出頭反對。但也不敢輕易表態贊同。 定國公暗嘆道皇帝的好處果然不是隨便能拿的,如今只得一條道走到底,因說道:“皇上圣明,開科取士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不論貴賤,廣羅天下人才為朝廷所用。若論蔭封,原是為嘉獎有功之臣而設。好教功臣之后繼續為朝廷效力。是為朝廷取士的輔助之策,如今確有喧賓奪主之嫌?!?/br> 皇帝眼光緩緩掃過殿中群臣,淡淡笑道:“不知眾卿家意下如何?” 眾位大臣此時想不表態也難。終于還是蘇大學士率先說道:“皇上容稟,蔭封之策延續百年,若貿然縮減名額,恐眾功臣之后心生怨懟。只宜徐徐圖之?!?/br> 皇帝道:“大學士言之有理,那就慢慢來吧?!?/br> 殿中大臣們心下稍安,他們是越來越揣摩不透皇帝的心意。 皇帝剛登基的那兩年間,勵精圖治,頗有明君氣象。但好景不長,沒過兩年于朝政上便懈怠了,轉而耽于享樂。又不顧朝臣反對,大興土木,要建一座皇家私苑以供游玩。誰知私苑還未建成,皇上又轉性了,下令停工,于美色上也有所收斂,專寵杜淑妃。 朝中的大臣們對這位變化無常的皇帝的感情相當復雜。 自古做臣子的都希望輔佐明君。趙璞頭兩年的表現確實給了他們莫大的期望。以致后來每有昏君之舉時,大臣們便奮不顧身,前仆后繼,朝諫夕勸。 那激憤的神色,把皇帝都嚇著了?;实郛斎徊恢?,他們是在捍衛一位臣子樸實的理想。 讓大臣們恨恨不已的是,不管他們如何勸諫,皇帝依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讓他們欣慰的是,皇帝果有明君之質,至少在氣得摔杯子的情形下,也沒有處罰那些幾乎將他罵得狗血淋頭的大臣們。不知是否眾位大臣精誠所至,皇帝在數月前忽然聽得進勸了,下令停止建造私苑。這讓大臣們歡欣鼓舞不已。 美中不足的是,皇帝依然對朝政提不起興趣來。好在皇帝雖懶理朝政,卻不糊涂,頗有識人之明,將權力下放賢臣,朝廷得以正常運轉。近期又力捧翰林學士,牽制群臣,以防結黨亂權。一舉一動仍頗有章法。 現在皇帝于臨水殿中提起朝政來,大臣們倒一時有些不適應了。但這終歸是好的跡象。后來有大臣私下里向蘇大學士打聽情況,蘇大學士只說了一句:“我們都老啦?!北阋齺頍o數猜測。 段云睿聽皇帝與大臣對答,早已坐臥難安。他雖未入仕途,可自小耳濡目染,又生性聰敏,知道皇帝拿他作筏子。等若他在皇帝面前掛了號,離京之事怕不那么順當了! 好容易熬到水軍競標結束,皇帝在臨水殿中宴請奪了標的水軍。段云睿本待悄悄溜走去見周敏,偏皇帝于百忙之中仍記掛著他,著他于席間坐下飲酒。 段云睿心中焦躁已極。 周敏在彩棚內望穿秋水,直到水軍奪標結束,仍不見段云睿出來,只得隨著眾人離了金明池去到墻外街上的酒樓里用飯。 下午皇帝在瓊林苑的寶津樓上觀賞諸軍陸上百戲及騎射比試。表演百戲的棚子搭在瓊林苑大門兩側,眾人坐于寶津樓下的彩棚里觀賞。周敏不時回身往高臺上的寶津樓大殿里望去,依稀可見著段云睿的身影雜在一堆大臣中。 待百戲演完,皇帝騎馬去到演武場,各軍將士抖擻精神,準備在御前一展身手。周敏心中有事,又無段云睿陪伴,場中精彩的比試落在她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