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少是揣著幾個錢的,總不能讓自家孩子看著別人吃吧。 第二十七章 再進一步(下) 桌子上的這些吃食賣得還算順利,而且銷售量在逐日增長,現在已經在書桌里的旁邊,另辟了一塊地方擺放這些吃食,種類也越來越繁多,附近鄰居家里的孩子,也都知道了書齋里賣小吃食。 他們想吃的時候,就會直接來書齋里買,不用再跑好遠的路,去食雜店里買了,可真是方便,而且來過幾次之后,發現這里還開始賣些學生的用具,小本子呀,鉛筆呀,像皮、格尺之類,著急用的時候,這里自然是比去商店近便。 進這些東西,還著實讓米藍月費了不少的功夫呢,吃食是米藍月領著哥哥去服務公司小批量地買回來的,現在的商量還都是國營的企業,連住家附近的小賣部,都是集體經營的。 所以,并沒有像后世那樣,隨處可見的批發部,但米藍月知道,這些吃食之類的商品,都是從服務公司進來,她需要去服務公司進貨,才能讓價錢便宜一些,自己總不能從商店里往回買東西吧。 一樣的價格進來,再以同樣的價格賣出去,還不夠瞎折騰的呢,現在的東西,市面上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沒人會傻到在你這兒多花錢,所以還得想想轍,去服務公司進貨,是唯一的辦法,為了從服務公司買到東西,米藍月還頗動了些腦筋。 她先是找了班上有mama在那里上班的同學,小恩小惠地打點了一下,然后就施施然地去了服務公司,找那位雖然同學遞了話,自己卻還沒見過面的阿姨買東西了,似乎很難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又不是白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倒也沒費多少的事兒。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米藍月很快就跟服務公司的那些個叔叔阿姨們混熟了,再去買東西也就不難了,因為米藍月的年紀小,也沒人會想到她會拿這些東西去干嘛,而且拿的貨品又不在一個部門,彼此之間都不知道米藍月到底拿了多少的貨物,只以為她家里人口多,用得多,小姑娘又嘴甜、能干,就派她來了呢。 至于學習用具就更簡單了,每個城市為了商店的經營,都會成立一個上一級的批發站,也就是百貨批發站,你只要拿錢去批貨就可以了,只要拿現金去,不用轉帳就不用商店的公章和名稱,米藍月就鉆了這個空子,去批發了好多的文具回來。 作業本、練習本之類的,則是去印刷廠批的,每一本能掙一分錢,可別嫌這一分錢少,因為這個時候,一個作業本才賣二分、三分的,這利潤已經是相當的大了,米藍月很滿意。 為了不讓父母插手這件事兒,所有的本錢都是她和哥哥從自己的小金庫里拿出來,看著存折上的錢少了那么多,她可真是rou疼,只是,錢少的快,回來的也快,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藍月和哥哥存折上的錢,就快速的回籠了,并多了不少。 “還真沒想到,這事兒還真讓她給干成了?!?/br> 王遠晴捏著女兒的存折,看著上面的數字,有些發呆,這份收入,比租書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小兄妹倆,現在一個月的收入,都要過百了,真是不敢想象。 “你就別惦記他們倆的錢了,做什么事兒都是有風險的,當初你不敢擔風險,現在有了利潤,咱們也不能就厚著臉皮去分吧,這讓孩子們怎么想,連最開始的本錢,都是孩子們自己出的呢?!?/br> 王遠晴瞪了丈夫一眼, “你可真是小人之心,我就那么點兒心胸,連孩子們的好處也放不下?至于的么,不會是你動心了吧?!?/br> 被妻子給噎了回來,米敬誠也只是呵呵笑笑,他知道妻子是調侃自己呢, “就當做是孩子們的一份事業吧,反正功課也沒受到影響,就隨他們去吧?!?/br> 不隨他們去還能怎么辦,這兩孩子就是人精,根本不在自己的管轄范圍。 “媽,咱家那個書屋里的零食鋪子,現在也有模有樣了,看來前景還不錯,而且,時間也過去幾個月了,這都轉年了,也沒見有什么不妥當的,我就把這一項也交回家里來吧,你再加些日常的用品,當成像樣的小店干起來?!?/br> 兩口子白天才提起這事兒,沒想以女兒晚上就來跟自己談了,聽女兒要把零食這一塊也交還給自己,那就是不再把持這一塊兒的收入了,王遠晴和米敬誠不得不對自己女兒的心胸,大加贊賞,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這是一筆多大的收益。 “你真舍得交回來?這可是你和哥哥努力的成果,連本金我們都沒幫忙?!?/br> “我們的不就是家里的么,當初我說不用你們管,只是怕有些后續會麻煩,現在看來不會有麻煩了,自然還得你們管著才好,你們才是咱家的戶主呢?!?/br> 手里接過女兒遞過來的帳單和進貨渠道的明細,眼見著家里又進了一大步。 第二十八章 新生活新氣象(上) 自從米藍月把零食和文具的買賣也交給了家里,王遠明就完全聽從了女兒的建議,把這一塊的生意正式地開成了食雜店,就在書屋里的另一面墻上,也訂制了貨架,比書架要厚一些,上面擺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的各色商品。 當然,兒女們的本金她是還了的,不然,她還真不好意思接過這個攤子了, “兒子和女兒的孝心,你就好好地受著,怎么反倒這么別扭了,又不是別人?!?/br> 話是這么說,王遠晴也知道是兒女的孝心,可那也是兒女的心血呀。 不過,王遠晴也沒別扭多久,她本身就不是個矯情的人,兒子和女兒的心意,她都懂,自然也不能拂了孩子們的好意,而且,攤子鋪得大了,她也有些不放心兩孩子管著,不是擔心他們管不好,是擔心他們的安全。 既然要正式地弄成食雜店,那就得好好的規整規整,為了不影響來書齋看書的人,米敬誠在對外的墻上,開了一扇窗子,用做買食雜時的特殊通道,這樣一來,買東西的人只要在窗口說買什么,直接在窗子邊上就能做交易了。 當然,這個小建議也是米藍月給出的,八十年代初的小生意如雨后春筍,那時就會有很多這樣個人家的小窗口食雜店,只是現在還沒有出現而已,不過,這樣的設計真的很方便,屋子里就不會亂哄哄的了。 而原來擺在這面墻下,給孩子們用來讀書的的小凳子,就挪到了進門一側邊的那面墻下,而原來擺放在那里的收銀書桌,則挪到了貨架前邊,書桌一頭的側邊,正靠著新開的窗子旁邊,也是方便得很。 一邊能照顧到窗外的生意,一邊也能照顧屋子里,現在能進書齋里讀書的人,大多都是熟客,生人很少,就是有一些新來的讀者,也都是原來的老顧客介紹過來的,也因為這樣的關系,安全系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