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一節課只需要九塊九,你上個全程班也就兩千。女神的課程如今已經賣掉幾千份了,眼看著就要破萬!真不愧是我的女神,太牛逼了?!?/br> “現在陳天笙不在,葫蘆絲當然就山中無老虎了啊。哎,現在男神不見了,我也只能去葫蘆絲女神那里了?!?/br> 王玉茹知道他們口中的“葫蘆絲”女神是誰。 以前爸爸似乎也想過將她挖到定公教育來,不過失敗了。對方可能真的是在職的公務員什么的,不但私人信息隱蔽,連IP都是國外的,恐怕是花了大價錢來隱蔽自己的個人信息的。 如今陳天笙不在了,其它培訓機構的明星老師們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打壓,相反,葫蘆絲這種個人單干的一下子就突出了,賺足了人氣。 以前還覺得葫蘆絲一個人單打獨斗不能成功的人怕是全部都打臉了。 “臥槽,葫蘆絲女神開個人工作室了,而且還誠招有志向過去應聘的老師,給的待遇和福利不是一般的好啊?!?/br> “網絡授課?女神這是打算搞線上培訓么?” “似乎是和直播平臺合作……” “6666,別的老師還在和公司撕逼的時候,葫蘆絲女神已經悄無聲息的當老板了?!?/br> “咦?這不就是和紀然老師的公司打對臺?!” “……媽惹,瓜吃的太爽,我都忘記自己還要面試這回事了?!?/br> “啊啊啊啊啊,可惡啊,為什么培訓圈子的瓜都這么好吃啊完全停不下來!” 第52章 陳天笙早就在準備開公司的事情了。 只是他并不打算大力發展線下的培訓班, 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也很難在三大機構的擠壓下搶占市場。 因此,陳天笙的主要客戶人群還是那些沒有足夠的錢財或者時間來參加培訓的人們。 明星老師這個概念放在線下的教育機構的確有些雞肋了, 畢竟公司的品牌已經做起來了,不需要第二個品牌。但放在線上就不一樣了, 那么多的直播平臺,那么多的直播紅人,難道他們就不賺錢? 因此, 陳天笙選擇了與直播平臺合作, 自己簽下那些有潛質的老師, 包裝他們, 再從他們的收益之中抽成。 準確來說, 有點娛樂圈的感覺。 當然, 具體的一些細節和規章制度還有待規劃, 但現在想要發財的路子多得是,陳天笙也沒有指望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更沒有想過直接和之前的老東家對上。 慢慢來吧。 反正他還很年輕, 時間多得是。 陳天笙用葫蘆絲的賬號發了這么一個信息之后就繼續去折磨衛魚和艾葉了。她們兩個人即將面試, 在這個緊要關頭自然是不能懈怠的。 理所當然的, 陳天笙也不知道自己的聲明造成了多少的影響。 哪怕是這樣不怎么關心這些事情的王玉茹都收到了風聲, 何況是培訓機構里的其它人? 本來嘛, 這些培訓公司打壓明星老師無可厚非, 畢竟有紀然這么一個前車之鑒在。但是陳天笙被定公教育逼走還倒付違約金, 也給了這些明星老師們一記重錘。 連陳天笙都不能幸免, 他們這些小蝦米還能和公司抗衡么? 畢竟有底氣走出去的人只是少數,面對未知,大部分人還是處于觀望狀態。 可是現在葫蘆絲站了出來。 她沒有公司,只是單槍匹馬,也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露過面。以前有些培訓班老師嘲笑人家是孤掌難鳴,卻被實力打臉。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階級固化在面難免,但新型平臺的正價還是給了許多年輕人一展所長的機會。有實力,有才華,再來一點點的運氣,就可以一口氣跨越數代人的努力。 如果現在去看看上市公司每年的利潤,就會發現其實每年利潤超過一千萬的公司都不多。如果再除去各種費用,利潤就更低了??墒切鲁鰻t的那些網絡紅人,不管是玩直播的還是玩創業開店的又或者是玩視頻的,她們個人的收入就足夠抵得過好些個創業公司。 在葫蘆絲搞出網絡課程席位販賣之后,那些賣掉的數目都是直接公布的,人家也沒有簽約公司,只要做個簡單的算數,就知道對方到底賺了多少錢,怎么能不讓人眼紅? 因此,在葫蘆絲發布成立工作室之后,就有不少老師蠢蠢欲動了。 他們也不指望自己能和葫蘆絲一樣,畢竟人家是天時地利人和,可是哪怕只有人家的三分之一紅火,也足夠一生無憂了。再說了,又不需要他們出什么本錢,只需要人過去就好了。 相比之下,紀然的公司就有些嚴格了。 紀然選擇獨立出來創業,自然是想要真的在這個公務員培訓市場上站穩腳跟的,所以打算走精品班路線,對前來應聘的老師挑剔的那叫一個嚴格。 不僅僅是那些老師們受不了,就是跟著紀然出來的那些老人都受不了了。 “紀哥,我看剛才那個老師不錯啊,雖然年輕,但是說話很有條理?!币粋€老人忍不住勸道,“而且人家要的工資也不算高?!?/br> “是不高,但他要求節假日正常休息,還要求他可以去參加公務員考試?!奔o然忍不住道,“干我們這行的本來流動性就快,他還想著去考公務員?” 知道那些大機構是怎么對付那些想要公務員的助教或者老師們的么? 考試當天就開會,誰都不許不來,一開開一個上午,那下午的考試也就不用去了。要么就允許你去考試,但要帶著公司的宣傳單去,必須發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每個人都要簽到……各種方法,就算明面上不好意思不阻止你去考試,但也能折騰的你別想考高分。 想考公務員?可以啊。只要愿意辭職就什么都好說。 可是如果打著在職考公務員的想法,吃著碗里的望著鍋里的那就萬萬不行,除非員工真的覺得自己一定上,不然誰敢去考? 許多培訓班的老師賺錢賺到三十三四歲,錢有了房子也有了,精力自然沒有年輕的時候那么充足了,因此就會想著去考個好單位的公務員,畢竟他們就是干這行的,本身起點就比其他學員高。只是這些老師往往已經混出了一定名氣,公司也不好主動解聘他們,因為別人考公務員就解聘別人是公司的錯,要賠錢的,所以自然出來一些亂七八糟的方法。 當然,如果是員工自己辭職的話,公司不但不用付錢,還可以借機再拿一波錢。 資本家沒有那么傻,不會放著明晃晃的漏洞給你鉆。 相對起來,那些小機構本身就人才缺乏,完全可以接受老師將他們這里當跳板,只是福利待遇上就不能和大機構比了而已,不過也算是個很不錯的備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