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9
身謹言慎行,好好地把這三年給熬過去。妾身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便是母親與父親,而現在,大約是這三年都無法熬過去了吧?” 趙溥沉默了下去,沒有答話。 沈玉媱仿佛也沒有指望趙溥能說什么,又自言自語一般道:“又或者,這三年熬過去之后,又是更加痛苦的三年……當初妾身對母親的種種違逆,到了今日便是這樣的煎熬?!?/br> 趙溥道:“你在后悔嗎?” 沈玉媱搖了搖頭,道:“后悔有什么用呢?” 趙溥再一次沉默了下去。 . 到了傍晚的時候,從宮里面傳來了劉太妃的死訊,宮里面出來的內侍騎著馬出來,讓趙溥速速進宮去。 趙溥正在書房里面發呆,想著前一天晚上發生的事情,乍一聽這消息,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內侍卻并沒有給他更多的反應機會,只催促著他快些上馬。 他懵懵懂懂上了馬,渾渾噩噩跟著內侍進宮,去到了壽康宮,只看到了劉太妃冰冷的尸體。 麥太妃在旁邊守著,還有太醫也在旁邊候著,仿佛一切都是在等著趙溥過來問個究竟。 趙溥問道:“母妃不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問出了這句話,他仿佛是突然之間醒悟了一下,沒有把接下來的話語說出口。 麥太妃擦著眼淚道:“劉太妃前幾日就說頭暈,誰知道今日就從床上栽下來了……太醫來的時候,已經快沒氣了……” 太醫道:“太妃有暈眩之癥,這次摔倒恰好傷在了脖頸上……” 趙溥想說,我母妃身體一向都好,從來都沒有什么暈眩之癥,怎么會摔倒?可他冷眼看著壽康宮中的種種,還有那明顯不是壽康宮中的奴婢,所有到了嘴邊的話都被咽了下去,最后只撲在了劉太妃的身前大哭了起來。 他明白這是為什么,可他卻什么都不能說,此時此刻他是后悔的,他從來都不知道他會付出這樣的代價,如果是以命償命的話,為什么偏偏是劉太妃呢? 在趙溥的大哭之中,麥太妃和太醫都退了出去,外面自然也是鴻臚寺的人在候著,準備來處理劉太妃的后事。 等到趙溥出來,鴻臚寺的人進去,便有今上身邊的內侍來請他去紫宸殿了。 此時此刻的趙溥心中一片清明,他知道去了紫宸殿要面對的是什么,也知道他今后會是怎樣的處置,他甚至能想出今上對他說話時候的神色…… 到了紫宸殿中,行了禮,今上便讓他起了身,然后語氣淡淡地道:“太妃去了,你也不要悲痛太過,生老病死人之常情?!?/br> 趙溥恭敬道:“皇兄的話,臣弟記下了?!?/br> 今上又道:“父皇在世的時候也留下過遺命,太妃可以陪葬皇陵,朕也命人擬旨,給太妃追封為太貴妃?!?/br> 趙溥道:“臣弟……臣弟謝過皇兄?!?/br> 今上道:“太妃去了,你便在家中好好服喪吧!不要悲傷太過?!?/br> 趙溥抹了一把眼淚,道:“是……謹遵皇兄教誨?!?/br> 今上沒有再多說什么,也沒有更多的旨意,只讓他在劉太妃的喪禮過后便閉門服喪,不要出門。 他明白,這就是變相的拘禁了。 但他并沒有辯駁的意思,這一場變故,教會了他太多太多之前他想當然的事情。 . 太子妃的喪禮最后是按照比皇后規格稍低的等級來舉辦了,趙旸與趙曦那一番對答之后,倒是振作了不少,不再是之前那樣萎靡的樣子,雖然神情中也帶著幾分懨懨,但起碼恢復了七八,對趙椿和趙檀也比之前更加溺愛。 趙椿和趙檀是都有三年的孝在身的,好在兩人都還是小孩子,一個六歲一個三歲,懂得的事情并不算太多,雖然讀書已經很是流利,人情世故上還并沒有那么齊全。雖然知道薛氏死了,心中也有了一個朦朧的印象,卻總歸沒有趙旸那樣的傷懷。 趙曦倒是比從前更加勤快地到東宮來,他與趙旸的關系向來是好的,自然不想看到趙旸那樣沒精打采的樣子,于是變著法子來哄他開心。 這一日趙曦帶著棋譜過來,與趙旸對弈了。 趙旸在圍棋之上高出趙曦太多,平日里就算是讓子,趙曦都很難贏過他,這時候看到他竟然拿著棋譜來,他便覺得有些好笑了。 他道:“你拿著棋譜來,也是贏不了我的?!?/br> 趙曦只笑道:“我來學一學圍棋,回去顯擺顯擺就是了?!?/br> 趙旸道:“你倒是好,三天兩頭拿著你的嬌嬌來刺激我,小心下次我就不讓你進來了?!?/br> 趙曦道:“哪里有刺激你,我這是來讓你不要太沉溺哀思啊……” 趙旸輕嘆了一聲,道:“我都明白,你也不必多說了?!?/br> 趙曦道:“我每日來,卻覺得你一日一日變得更加瘦弱了……” 趙旸道:“我自己倒是沒有覺得了……或許是你感覺錯了吧!” 趙曦道:“哥哥這樣,讓小椿和小檀看到,他們會怎么想呢?他們會不會覺得,你也要像薛jiejie那樣拋下他們走了呢?” 趙旸沉默了一會兒,道:“雖然父皇讓……讓太妃也……可是我并沒有覺得心中有舒暢哪怕一丁點……我仍然覺得心中郁結?!?/br> 趙曦道:“至少現在皇叔已經是變相地禁足,甚至沒有再出來的可能了?!?/br> 趙旸搖了搖頭,道:“守孝不過是三年,想要出來,也不過就是等待三年罷了?!?/br> 趙曦道:“三年的時間,你可以謀劃很多事情了?!?/br> 趙旸看向了趙曦,道:“可我覺得每一天都好像一年那樣漫長……” 趙曦想了想,卻是把手中的棋譜往他手里塞了過去,道:“不說那么多,來下棋吧!” 趙旸好笑地翻了翻棋譜,沉沉一嘆,道:“來吧,下棋?!?/br> . . 第九十三章 -思慮 趙旸變了,或者又并沒有變。 他還是那個溫文爾雅的太子,也還是那個風度翩翩的俊朗男人。 他仍舊井井有條地處理著各種政事,游刃有余地教導著趙曦,也一如以往地對趙椿和趙檀傾注著nongnong父愛。 一切看起來和以前沒什么不同,少了薛氏,東宮也仍然是東宮。 可今上和皇后還未提及,朝中便有人上了奏折,說的就是要給太子選妃的事情了。 上奏的禮部尚書張宜井井有條地列舉了東宮中有太子妃的必要性,還說了東宮也應該如祖制一樣,有了太子妃,就有良娣,有良媛,還有什么承徽昭訓奉儀,儼然是要用女人把東宮塞得滿滿當當。理由也十分鏗鏘有力,說是趙旸膝下子嗣不豐,應當開枝散葉。 這奏折中,好似把薛氏當成了趙旸子嗣稀少的罪魁禍首。 而趙旸聽過之后,只是笑了一笑,然后反問道:“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