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3
續地道:“朕,時日,無多了。今日,召你,前來,有……要事相、相問?!?/br> 瑞王眼角微動,到底沒出聲,由著元武帝問話。 “你,待朕,大行,之后,若登基,為帝,會如何……待你,諸位,兄弟?” 瑞王平靜道:“若父皇屬意兒臣繼位,兒臣自當尊稟父皇遺旨。得用者,與其一道治理大魏江山。不得用者,金玉美食亦供養不缺?!?/br> 元武帝盯著他的臉。 這個兒子從最開始的不涉朝堂,到現在的喜怒不形于色,這一番變化,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元武帝不知道,但他心里卻很明白,如今這樣的瑞王,才是最有資格登上皇位的儲君模樣。 這樣的人,哪怕站在他這個帝王面前,他也不由有那么兩分心悸。 元武帝深吸一口氣,問了當日問劉桐的同樣問題。 “你,恨朕嗎?” 猶記得小九當時回答的,是是。 那么瑞王呢?會否也同小九一樣,直言不諱? 瑞王聞言,卻是淡淡微笑,低聲道:“兒臣不敢?!?/br> 元武帝直直盯著瑞王的臉,想要從他臉上的細微表情上,分辨出哪怕一點兒的信息。 然而瑞王的面部表情卻毫無破綻。 不知道是他掩藏得太深,還是他的確對此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就連那個微笑,看似也不過是最尋常的微笑罷了。 瑞王對元武帝的回答顯然讓元武帝不滿意,他追問道:“為何?” 瑞王莞爾:“兒臣為何要恨父皇?若不是父皇,兒臣也不會從一個閑散王爺,走到如今距離帝位僅一步之遙的位置?!?/br> 元武帝還是看著他,目光中流露出的意思,毫無疑問是希望瑞王繼續說。 瑞王想了想,便也不沉默,道:“若非父皇給予兒臣生命,兒臣不是皇子,便沒有被封王的可能。若非父皇偏愛慎郡王,致使慎郡王言行失當,父皇也不會提溜出兒臣來,提拔兒臣,對慎郡王予以警示。若父皇沒有提拔兒臣,兒臣之能,也不會顯露出來,引起慎郡王忌憚。若非慎郡王忌憚,兒臣又如何能因此心生警惕,生了奪嫡之心以求自保?乃至如今,兒臣一步步走到現在,也不過是被父皇和慎郡王一步步逼上來的?!?/br> 元武帝對他的說辭并不相信。 “你,從前,就沒有……此心嗎?” 瑞王淡淡道:“沒有?!?/br> “朕,不信?!?/br> “父皇信也好,不信也罷,兒臣并不在乎?!比鹜醯?,又問元武帝:“父皇今日召兒臣前來,難道只是為了問兒臣是否對父皇心生恨意這個問題?” 元武帝便沉默了。 顯然這不是他的目的。 再怎么說,他也是堂堂帝王。帝王身死,對朝廷、天下會有什么影響,他是知道的。 帝位更迭之時,往往是動亂頻發之時。 他希望江山永固,大魏天下長存,當然不愿意因為自己身死,而引發動亂。 那么,一道名正言順的傳位圣旨,就是安定天下的最大砝碼。 他需要將瑞王登位之后的想法和打算問出來,再逼著他發個毒誓,然后才能給他這一份傳位圣旨。 若他精神尚好,他甚至可以召集所有親貴大臣,將傳位的意思,告知他們,這更能使得瑞王繼位名正言順。 可他未從瑞王口中問出更多的信息。 他如何甘心? 元武帝沉默著不言語,瑞王便也不吭聲。 候在一旁的何旦有些看不下去,他俯身輕輕在元武帝耳邊喚了一聲道:“陛下?!?/br> 元武帝回過神來,長出一口氣,看向瑞王的眼里情緒復雜。 “朕,傳若位,與你,你待這,江山,何如?” 瑞王道:“遵先祖遺訓,壯大魏江山,揚大魏威名?!?/br> 這回答太簡略籠統,元武帝不滿意:“繼續?!?/br> 瑞王便道:“革除朝廷弊病,剪除權貴蔭封,設科舉制,取代一切選官之制,興農,興商,廣開海域。此計劃,為二十年之計?!?/br> 元武帝聽得大驚失色,差點從躺椅上坐起來,咬牙切齒地道:“你,瘋了?!” 瑞王淡淡一笑:“兒臣沒瘋,父皇覺得做不到的事,兒臣可以做到?!?/br> 瑞王頓了頓,道:“兒臣不想如父皇一般,顧慮世家權貴手中之權勢,收羅如此多世家之女為后宮嬪妃,再生出如此多母家勢重的皇子,與一心疼愛,重點栽培的太子抗衡?!?/br> 元武帝氣得渾身發抖。 這是在說他無能嗎! “陛下!”何旦擔憂地看著元武帝,出聲希望瑞王不要將話說得太過。 瑞王便也閉了嘴,神情仍舊淡淡。 元武帝花了好半天才平復了心緒,眼里情緒更為復雜。 他靜默良久,方才道:“若有,造反……之人呢?” 何旦一驚,瑞王微微挑眉,道:“剪除世家權貴手中之權,難免會遇到些阻礙。舊世家明哲保身,或許會退步,譬如曾經的安國公府,安遠侯府;但新權貴,野心滋生快,膨脹得亦快,更容易起兵造反。若有此生了野心,妄圖取代劉姓江山之人,自然是,殺無赦?!?/br> 元武帝冷笑一聲:“你,知道,朕,指的,是什么?!?/br> 造反之人,指的是什么?除了外姓人,自然只有本姓人了。 瑞王淡淡地道:“父皇若希望這種人活著,可以明下一道圣旨,兒臣沒有不遵的?!?/br> 元武帝松了口氣,雖然心中仍有疑慮,料想未來帝王真要殺親兄弟,哪怕有他這道圣旨,也是攔不住的。 但好歹聊勝于無。 他能為那些不肖子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喪 元武帝多撐了一個月,終究還是抵不過死神的召喚,在留下遺旨和傳位詔書之后,溘然長逝。 臨死之前,他回光返照,與瑞王心平氣和地正常聊了會兒天。 他最后問瑞王的是,瑞王是否覺得他這個君父并不稱職。 瑞王平靜地回答他說:“對兒臣來言,您首先是君,其次,才是父。兒臣與您,先是君臣,再是父子。您為君父,自然稱職?!?/br> 元武帝自己想了想,或許是想通了其中的關節,長嘆一聲后,憾然離世。 當時,嬪妃們跪于殿中,臣子們跪于殿外,太醫哽咽地說出“陛下去了”后,連綿不斷的嚎哭聲便響了起來。 殿外的群臣待瑞王出得殿來,當即叩首行大禮,參拜新皇。 瑞王面上悲痛之色也淡淡的,叫了平身后,宣禮部大臣,商議元武帝大行喪葬之事以及新帝登基事宜。 國孝,也要從這一日開始。民間不得行嫁娶之事,不得大辦筵席,須得避諱紅色等喜慶顏色,也須得不露歡喜之色。 這個時間,持續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