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頭道:“可不是嗎?自他回來后,戲班子那頭的事情,我就都交給他了,現在看來,這步棋倒是沒錯?!?/br> 劉桐喝了口茶:“聽說今日來看了的人都很滿意,雖然今日沒有銀兩入賬,但想必今后,西行社的收入是不愁的?!?/br> 常潤之頷首:“能賺錢就行了?!?/br> 劉桐瞧著也頗為高興。 隨著時間的流逝,西行社的名聲已經在平民百姓之間遠播開了,就連一些達官顯貴,聽了那么一耳朵,以為西行社就是個普通戲班子,也打算請西行社入府唱戲。 結果一打聽才知,西行社不入府唱戲,只在自己臺班子所在之地演出。 有那氣不過的,要強拉西行社的人入府,被姚澄西給打了出去。 京中便又有傳聞,說紈绔子弟姚澄西自甘墮落到了在戲班子中謀生。 姚澄西渾然不介意,當著眾人的面說,西行社是他的心血,誰要是對西行社動了歪心思,小心他和人魚死網破,解散整個西行社。 老百姓們當然不愿意,對這些“強買強賣”的權貴人家頗為不滿。 春闈結束后,西行社引起了剛從考監出來的學子們的注意。 這些學子成群結隊地去了西行社,帶著挑剔的眼光觀看了一整場演出。 有的學子生性保守,斥西行社的表演流于世俗,嘩眾取寵,有辱斯文,難登大雅之堂。 有的學子則十分喜歡這種直白簡單的表演形式,盛贊其辭簡理博,大樂必易,與民同樂。 有的學子觀看演出后,興之所至,還留下那么幾句段子、幾篇詩作,為西行社提供了創作素材。 姚澄西很喜歡這些學子的到來,甚至給出身寒門的士子降低了入場費。 西行社在整個京中,聲名鵲起。 民間小打小鬧的事,到底影響不了朝堂。 緊隨著春闈,朝廷便出了詔令。 元武帝正式削爵安國公府和文遠侯府,一應事宜,由瑞王處理。 兩府削爵后,開國時的四公七侯便只剩二公二侯了。 春闈還未放榜,整個京中的氣氛,便開始凝重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禍水 元武帝要削爵,瑞王等人都不覺得意外。 劉桐回府后也對常潤之說,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常潤之雖然覺得在春闈放榜的這個時間點削爵,有些微妙,倒也不會想得太多。 只不過由瑞王負責此事,總讓人有些嘆氣。 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又落到瑞王身上了。 劉桐對此倒是沒什么抱怨,勤勤懇懇地跟在瑞王身邊做事。 削爵之事,并非頒下圣旨就算了事。 禮部那邊要核查兩府符合爵位規制的東西,比如國公府、侯府的門匾等御賜之物,將之撤回。而瑞王,一來要應付兩府中人對他的各種詢問,二來,也要配合禮部,免得核查工作有所疏漏。 安國公府和安遠侯府乃親家,從安遠侯府那兒得過提醒,因此對此事也早有準備。瑞王和禮部之人上門時,客客氣氣地招呼了人,積極配合著,花費了不過數日,沒有同對方紅過臉,便將一應事情處置清楚。 而到了文遠侯府那兒,事情便有些棘手了。 文遠侯府的當家人倒是沒有什么話好說,可他的兒孫中有不少紈绔,家中媳婦也不看場合,在禮部清查侯府內院時,這兒不讓查,那兒不讓看,防禮部和瑞王就像防賊似的。 禮部的人作何感想倒兩說,瑞王倒是沒有不耐煩,婦人不讓查,他便和人磨。 等到春闈放榜了,殿試的名單都下來了,文遠侯府削爵之事,還仍舊卡在當中,沒能辦完。 元武帝對此甚為不悅。 這日早朝,元武帝便當朝問起了此事。 禮部之人辦事不力,打的也是禮王的臉。 禮王上前首先認了個錯,然后才徐徐道:“此事父皇交由瑞王處理,一應事宜,想必其中細節,還是瑞王知之更詳盡一些?!?/br> 元武帝便看向瑞王。 瑞王站了出來,撩袍下跪拱手道:“是兒臣失職,請父皇責罰?!?/br> 禮王眼睛微微一瞇。 祁王也往瑞王的方向看了一眼。 文遠侯府為難瑞王,不配合瑞王辦事的事,京城中人人皆有耳聞,元武帝想必也是知道的。 可這時候,明擺著是告狀的好機會,瑞王卻自認錯處,半句不言? 為什么? 心中疑惑的人不在少數,劉桐也是其中之一。 但他穩穩地垂首站著,在瑞王沒有下一步動作之前,他也跟著不言不動。 元武帝的視線掃過階下的兒子們,目光落在太子面上時,微微頓了下。 半晌后,他方才在御座上平淡地道:“殿試在即,責罰你之事,留待殿試之后再說。瑞王?!?/br> “兒臣在?!?/br> “朕命你,須在殿試之前,將剩余諸事,一應理清、處置妥當?!?/br> “兒臣遵旨?!?/br> 瑞王平平靜靜地領了旨,方才站起身退到了一邊。 元武帝也將此事放到一邊不提,開始令眾臣工奏事。 臉色微微有些陰沉的太子沖臣子中某個方向使了個眼色,便有人出列稟奏道:“陛下,微臣有奏?!?/br> “言來?!?/br> “微臣彈劾京兆尹馮柯,監管不力,治下不嚴,能力不及。妓樓殺人案至今未破,非但令百姓惶恐,更辱及瑞王聲譽,使皇室蒙羞?!?/br> 劉桐的目光頓時射向說話之人。 元武帝微微抬眉:“哦?” 妓樓殺人案發生已有段時間了,案子一直未破,的確不該。但據此彈劾京兆尹,卻難免有些牽強。 真要因為此事而尋人的“錯處”,恐怕不單單是京兆尹的責任。 朝上之人誰聽不出來,此人這個彈劾,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后一句“辱及瑞王聲譽,使皇室蒙羞”,才是他的目的所在。 祁王頓時出聲,好笑道:“區區一個殺人案,如何與皇室相關?” 祁王明知故問,那人倒也配合:“京兆尹馮柯自妓樓殺人案案發后,便屢屢拜訪瑞王府。據聞,案發當日,瑞王也在妓樓之中。實在是……” 那人嘆了一聲,拱手向瑞王道:“下臣素聞瑞王辦差謹慎,斷案果斷。京兆尹無能,竟讓這案子將瑞王牽涉進其中。為洗自身清白,此案,或許要仰賴瑞王查清才是?!?/br> 大殿上無人應話。 瑞王神情淡淡,眉頭微微皺起,似是在思索。 劉桐雙拳緊握,看向瑞王。 這人的邏輯其實有問題。 查案之事,當地衙門查不了,還有刑部、大理寺,再怎么樣,也輪不著瑞王去查。 瑞王作為目擊者,被牽涉進其中不假,可說什么“為洗自身清白”,要瑞王去查案子,難免有些令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