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之早早的便到了小韓氏跟前。 據小韓氏說,遞了帖子會在今日來府上的有四家官眷。 其他三家都是來攀交情的,倒是不用太留意。獨剩下那秦家夫人,得注意些。 “畢竟她夫婿是在戶部為官的,你大姐夫現如今便在戶部掛職,和戶部牽著關系的,多注意些準沒錯?!?/br> 常潤之拿了昨日秦家送來的拜帖看了看,有些疑惑道:“戶部給事中……和方朔彰的官職一樣?!?/br> 小韓氏看了眼常潤之,道:“那會兒你還在方家的時候,應該和她有過往來?!?/br> 同僚之間的親眷多少都會有些往來,可常潤之記憶里著實是沒有這個秦夫人的印象。 仔細想想,原主嫁給方朔彰之后,基本是沒有對外的一些交際的。 常潤之便道:“母親,對這位秦夫人,我沒印象?!?/br> 小韓氏沉默了片刻,輕嘆一聲道:“對她沒印象便沒印象吧,今后旁人和你往來,沒有余留的方家的印象也好。這樣她們也只會當你是九皇子妃?!?/br> 常潤之笑著點點頭。 不多會兒,今日的客人便上門了。 小韓氏這段日子接待官眷們已成習慣,各處安排無不妥帖。雖然有三家是來攀交情的,小韓氏也并不慢待了她們。茶座設好,香茗、各色糕點瓜果等,都一一準備好。 這三家人也知道自己只是來混個臉熟,倒也不用小韓氏特別招呼。 唯獨那帶著次女的秦夫人,小韓氏卻是多陪了會兒。 秦夫人三十來歲年紀,大概是因為身量有點兒高,所以顯得略微壯碩。她見到小韓氏便笑著上前與她寒暄,是個善于攀談的人。 小韓氏也與她言笑晏晏地說著。 常潤之坐在一邊,對秦二姑娘微微點頭示意。 秦二姑娘害羞地低了頭,耳根子都紅了。 常潤之倒是一樂,沒想到這姑娘這么皮薄。 正巧小韓氏也正提起了秦二姑娘,秦夫人趕緊道:“安兒,還不快給侯夫人行禮?” 第九十二章 暖心 秦安兒立刻緊張地站起身給小韓氏行禮,聲音弱弱小小的:“安兒見過侯夫人?!?/br> “二姑娘快起來,可別多這些個虛禮?!?/br> 小韓氏笑瞇瞇地虛扶了一把,話里話外的又夸了秦安兒兩句,方才將話題轉開:“聽說這段日子瑞王在戶部多仰賴著秦大人,想必秦大人近日也實在勞累,聽聞秦大人素有心悸之癥,我這兒有幾瓶凝神靜氣丹,待會兒秦夫人走時替我帶回給你家大人,多謝他這段時間的照拂?!?/br> 秦夫人忙道不敢:“這是老秦應當應分的事兒,當不得侯夫人的謝……” “話可不是這么說,旁人就沒有秦大人這般配合支持?!毙№n氏笑說道。 兩位貴婦人言語幾番來回,秦夫人到底是收下了那凝神靜氣丹。 閑說幾句后,秦夫人看向常潤之道:“等三姑娘出嫁時,可否也給我一張喜帖,好讓我也沾沾三姑娘的喜氣?!?/br> 常潤之溫聲道:“秦夫人愿意來賀我出嫁,是我的福氣,到時一定奉上喜帖,恭請夫人前來?!?/br> 秦夫人聽著很受用,妙語連珠地直夸常潤之。 小韓氏在一邊兒笑瞇瞇聽著,時不時回應兩句。 這一日,不管登門的客人是否賓至如歸,小韓氏是做足了主人家的本份,沒有留給旁人一絲一毫的話柄。 等客人們都離開后,常潤之好奇小韓氏對秦安兒的印象,輕聲問她道:“母親,秦夫人看中了二弟還是三弟?您對秦二姑娘可還滿意?” 小韓氏道:“我們家有適齡未娶的男子,她家帶著未婚的適齡姑娘來,的確有結親的意思。顯而易見的,該是沖著鴻兒來的?!?/br> 長幼有序,老大成了親,是該輪到老二了。 常潤之點點頭,又望著小韓氏,等她評價兩句秦二姑娘。 “那姑娘我是沒瞧上的?!毙№n氏搖搖頭:“來了府上,和我總共就說了兩三句話,一直悶坐著。嫻靜倒也算了,可瞧她面皮太薄,舉止又不太大方,感覺有點兒小家子氣?!?/br> 常潤之不由汗顏。 原主可也是這副模樣…… 小韓氏又道:“我若是想更了解了解秦二姑娘,就會問秦夫人一些有關她的事。我沒有問,自然就是沒有進一步的意思。秦夫人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她后來也不推她閨女出來夸,反而是與你攀起交情來?!?/br> 小韓氏頓了頓,道:“看她的樣子,從前應當連你的面兒都沒見過?!?/br> 常潤之輕輕點頭,“我對她的模樣也很是陌生?!?/br> 說出去可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方朔彰和秦大人同為戶部給事中,兩人來往是很正常的事,他們的官眷即便沒什么交情,也應該認識才對。 秦夫人是個健談的人,一看便是常與后宅婦人打交道的。 所以也只能是常潤之這兒出了問題。 記憶里原主困在內宅后院,終日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模樣不由又涌現在常潤之的腦海里,害得她趕緊甩了甩頭。 常潤之開始了跟在小韓氏身邊的日子,每日看她如何打理整個安遠侯府。 調控各院下人、核算各項支出、歸攏各處收益……甚至連小韓氏對管事們訓話的話,常潤之都聽得認認真真仔仔細細。 她以后可還要養一個需要一日三餐和四季衣裳的閑人??!開源節流攢銀子是必不可少的! 見她學得認真,小韓氏也十分有成就感,每日竟然變得干勁十足起來。 這日小韓氏帶著常潤之去給老太太請安,順便匯報一下府里近段日子的情況,老太太便疑惑道:“怎么感覺你最近特別精神呢?整日好像有花不完的精力似的?!?/br> 小韓氏笑而不語,常潤之便在一邊道:“回老太太的話,這段日子母親一直在教孫女兒打理內務,處理家事,畢竟將來是要去皇子府,不能有半點兒疏漏……可能是覺得孫女兒出嫁在即,還有好多沒學,便緊趕著教會女兒這些事情,免得女兒出嫁后一頭霧水,讓人家看笑話?!?/br> 小韓氏拉了常潤之的手。 從前小韓氏覺得這個庶女安靜乖巧,雖對她也有疼惜,卻也就是個面上情。如今她更疼惜常潤之,就是喜歡她說話暖心。 她是嫡母,對庶出子女有義務教養,但這個義務到他們長大后娶妻、嫁人也就差不多盡夠了,她不需要花更多精力在他們身上,畢竟不是她懷胎十月生的。 可情分這種東西,是處出來的。常潤之從前對她就只“恭敬”二字,給她東西她受著,說她她也受著,悶葫蘆似的,小韓氏也不耐煩多管她一二。 后來常潤之要和離,她沒阻著,幫著她和離了,也是看她態度堅決,想再對她盡點兒心。 但人只要付出,哪會像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