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且不說,以蔣家的出身,這姜高良不算良配。 單只說,這生育的壓力……姜高良今年已經十六了。 徐昭星面上不顯其他神色,又笑著問他:“父親、母親的身體可還康???” 這就是一句客氣話,哎喲,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可不是好的很吶! 一個人是否得另一個人的眼緣,最是奇妙的事情。 先有藏書房的大義,又有彼岸花的詫異,再見二夫人其人,姜高良只覺……和藹可親。哪里是他爹說的詭異。 他道:“父親和母親都很安康,雖說兩人不在一處,但各有各的天地,過的都很好?!?/br> 說罷,頓了一頓,抬眼去瞧徐昭星的神情,不覺有異,方又道:“我一歲之時,母親便與父親和離,另嫁叔父,如今又有一子三女,幸福安康。其實,在我朝,女子再嫁也并非不行。再者,人活的幸不幸福全看自己,何須在意他人的眼光?!?/br> 這一回說罷,他沒敢再看上首的二夫人的神情,他心里忐忑,只因不知她會不會怪自己多事。 徐昭星笑出了聲音。 姜高良窘的不行,他想說自己以往并不是多管閑事的人,可這話要是一說,就更奇怪了。 就在這時,徐昭星道了一句:“那是你母親幸運,遇到了良人?!?/br> 姜高良不好意思說,他爹、他娘、還有他叔父的恩恩怨怨。 旁人都以為“叔父”是他對母親再婚配偶的尊稱,實際上,叔父真的是叔父,他爹的堂弟。 那一段往事,他也不知情,實在不知是他娘和叔父先在了一起,才有的和離。還是和離了之后,才在一起。 反正,他爹從來不提。 旁人都以為他爹是不愿提起,他爹確實是不愿,但他爹的不愿是根本不在意。 就因為如此,他對他爹有些冷淡,對他娘亦是親熱不起來。 姜高良略微一晃神,尷尬笑笑。 家世已經了解的七七八八,徐昭星道:“章先生托你……” “其實沒有信,先生就讓學生帶句話給二夫人。先生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先生指的究竟是什么沒有明說,學生也不知?!苯吡悸晕⒉缓靡馑?,又道:“因為先生說事關緊要,一定要將話帶到,學生便對方才的二位姑娘撒了謊,還請二夫人見諒?!?/br> 雖說那章得之有點兒咸吃蘿卜淡cao心了,可這幾天徐昭星的心里也確實在犯膈應,越是找不到原因,就越顯焦慮。 不過,章得之的話說的神神叨叨,既點了還不點明,實在討厭的緊。 可,甭管心里不領情,面上也得有所表示。她道:“謝謝你特意來告訴我?!?/br> “二夫人無需客氣?!苯吡家矝]說她好像謝錯了人。 又說了幾句其他的,姜高良便告退了。 姜高良將將踏出院子,一直躲在西廂房的蔣瑤笙便匆忙去見她娘。 也不好意思直接問,這人怎么樣。 進門,便同她娘道:“娘,章先生的信上寫了什么?” 徐昭星想事情想的出神,聽見蔣瑤笙的聲音,才陡然回神,也不隱瞞,直接把聽來的告訴她:“姜高良乃是廢王十二世孫,父母和離,母再嫁?!?/br> 就是答非所問了。 若放在平日里,蔣瑤笙還會嬌羞一下,可如今,驚訝都來不及。 姜姓,她原也想過會不會是皇親國戚,但他并非長安人士,她便存了些僥幸心理。 現下,她與她娘想的一樣,還不如個普通人,窮不怕,不是世家也不怕,誰料竟是這樣呢。 這就好比階級成分,有一個廢王的祖宗,睡覺都睡不安寧。 萬一哪一天圣人不高興了,清算起來,還能有命! 退一萬步講,圣人就是大肚能容,也看不得還有侯爵在身的蔣家與廢王之后結親。 搞不好,就要被戴上一頂造反的帽子。 蔣瑤笙的小臉蒼白,徐昭星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凡事莫往壞處想,你與他也就是見了一面而已?!?/br> 徐昭星的意思是,才見一面,總得了解透徹再說其他的事情。 蔣瑤笙以為的,她娘在說不行,還是斬釘截鐵的那種,當即紅了眼睛,沒落下淚,忍著心里的哀怨道:“娘說的是,我與他……不過才見了一面而已,廢王之后,豈能是蔣家可以結親的!” ☆、第二十章 徐昭星聽蔣瑤笙那么一說,愣了片刻,卻沒敢勸。 她不敢說什么要勇于沖破門第觀念的話,她那個時代,沖破門第觀念不用賠上性命,可這破地方,搞不好賠上自己的性命不算,說不定還要賠上一大家子的命。 再一個,事情還得分個輕重緩急,蔣瑤笙也不是說明天就得嫁出去,而連章得之一個外人都說了“日中則昃,月滿則虧”這樣的話,到底是因為什么事情?這才是首先要搞明白的。 徐昭星的第一反應是難道朝中發生了什么和蔣家有關系的事情? 又一想,蔣家現在別說無人身居高位了,就是想在高位者跟前刷個存在感都難,實力演繹了什么叫做后繼無人,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徹底沒了侯爵的身份。 可侯爵之位,說不好聽點,除了那座茶山的進項,其余的和二房本來就沒有多大關系。 而且衰了十幾年的蔣家也跟“月滿”并不相符。 倒是她,自從她來了,誰都沒從她這兒討到好處,會不會幸極必衰?越想越是叫人心里不舒坦。 徐昭星忍不住腹誹,她不是穿到后院了嘛! 后院不就是宅斗嘛! 她不是已經成了宅斗中的戰斗機了嘛! 別說嫂子和弟媳了,就連大伯和小叔都被她秒成了渣渣,她到底還在擔心什么? 哎喲,沒有安全感的感覺真真是折磨死人了。 等到晚間,慧珠從前院回轉,凈了手,便開始張羅著給二夫人和三姑娘擺飯。 白日里,二夫人并不曾避諱人,差了慧玉將那姜高良送回了藏書房。 旁的人倒沒怎么注意,畢竟也沒誰知道慧玉是二夫人身邊的人,唯獨余良策多看了姜高良幾眼。 慧珠便留了個心,特意叫人看著,聽說姜高良離開的時候,余良策緊跟了上去。 兩人會說什么,她并不知曉。 只知道她得把瞧見的如實稟告給二夫人。 于是,便當著三姑娘的面將今日藏書房里的事情一說。 不曾想,三姑娘一聽,面色難看的緊。 慧玉給慧珠使了個眼色。 看來并不全是因著余良策,慧珠了然于心。 她笑了笑,給主位的二夫人夾了一筷子香酥藕片,緊跟著又給下首的三姑娘夾了一筷子,道:“三姑娘嘗嘗,這香酥藕片的做法,又是二夫人想出來的?!?/br> 蔣瑤笙的面色稍微緩和,夾起了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