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福星院內走動,違者,再不得進入藏書房;五,藏書房每日準時卯時開門,申時閉門?!?/br> 下頭的太學生們交頭接耳,并沒有人提出異議,打頭的余良策道:“姑娘說的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等既入了藏書房,自然要遵守藏書房的規矩。只是不知,我等何時才能進去?” 如今已過秋分,晝夜的溫度逐漸加大。今日走的匆忙,他依舊穿著薄衫,不料卻是個陰天,立在這宣平侯府新建的西門外,只覺前心和后背冰冰涼。 說話的時候,余良策還下意識跺了下腳。 慧珠微微一笑,又道:“俗話說了,這萬事開頭難。今日是我家藏書房第一次對外開放,諸位也是第一次來此,就好比兩人初次見面,總得有個了解的過程。不瞞諸位說,我家二夫人還說了,人人都可進我家的藏書房,但進時容易,進時也難。我家二夫人給諸位出了道題,不止針對今日來的諸位,就是往后凡是第一次上門者,都得先答了題,才能換了牌子,自由出入藏書房。下面,我便讓家奴把題目發到諸位的手上,諸位可以選擇帶回去作答,也可以在此作答,我已為諸位準備好了筆墨?!?/br> 說著,便讓人打開了大門。 誰知有門兩道,臨街的這道打開,里頭的那道仍舊不開,眾人還是瞧不見宣平侯府的內景。 大門與二門中間隔了約有五丈的距離,里頭擺滿了桌案,而桌案上則放置著筆墨紙硯。 等到眾人跨進了大門,大門便隨之關上。 實際上,大門打開的同時,便有人陸陸續續離開。 待蔣陸將寫好了題目的冊子發到眾人手上,又走了一部分。 慧珠命人點了點,這時不過只余下了二十一人。 她快步回轉,見她們家二夫人還四平八穩地坐在那兒,一點都不著急的樣子,憂心道:“夫人,人走了一半兒呢!” 徐昭星點了點頭,道:“這就好比鋪子頭一天開張,來的什么人都有。有打算趁亂摸些好處的三教九流,也有你的競爭對手過來觀望,如此一篩選,能余下的才是真正為了書而來的。其實也不盡然,估計還有想放長線釣大魚的??傊?,咱們且等著就是了?!?/br> 這一等就是半個時辰。 下頭的太學生也糾結了,來借個書而已,題冊子上問了姓名年紀,問了家世祖籍,問了愛好消遣,問了君子六藝,問了志向報復,怎么還得把家有何許人也一一列舉? 這還不算完,最后還得自畫像一幅。 有太學生姜高良不解,為此專程上了二層,隔門請教慧珠。 只聽里頭的人道:“哦,那個啊,就是以防有人偷書。問的清楚了,萬一真有人拿了我的書,我好上門要去?!?/br> 姜高良怔了一怔,他聽的真切,將才的聲音并不是先前的那個姑娘。 他才從二層下來,余良策便截住了他問:“上面怎么說?” “哦,確實合理?!苯吡疾挥嗾f,繞過了余良策,去了桌案邊,重新握筆。 余良策與他不是很對付,拿了自己填好的冊子,也上了二層。 冊子慧珠收下了,卻沒讓余良策進門,還道:“沒和余三公子說明,一船載五人,三公子還要等一等后頭的四人?!?/br> “船?” “是的!” 即使是來過宣平侯府幾次的余良策,也不知這二道門打開會瞧見什么樣的景致。 聽慧珠的意思,唯有等。 好在,并沒有等待多久。 姜高良第二個呈上題冊,還幫了宿在一個屋里的牢元勛畫了肖像。 余良策有些心急,接過了耿宏博的筆,道:“我定將你畫的比真人俊俏?!?/br> 待他和姜高良停了筆,恰好角落里的江同方也完成了題冊。 三本一齊呈上,慧珠并沒有仔細翻閱,一揮手,便有小廝打開了二道門。 前頭哪里有路? 高高的臺階下頭,只有波瀾不驚的湖水映入五人眼簾,遠遠望去,霧蒙蒙的湖水中央有一個圓形的小院。 這算不算是別有洞天? 盡管余良策已經有了心理建設,卻還是心下一驚,緊接著便是一喜。 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高臺的下面并沒有船,姜高良下意識回轉,原是想尋人問問,該怎么過去。 就在這時,只聽牢元勛驚喜道:“船來了?!?/br> 等他再回了頭,果然看見,一頂烏篷小船晃晃悠悠地向這廂駛來。 那烏篷小船,他還是聽揚州郡的同窗提起過,在這長安卻是第一次見到。 他心說,怪不得父親非要他來此一觀呢! 這蔣家的二房果然……奇特。 奇特,只是為了標榜自己與他人有異。 但凡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總是能吸引更多的人向往。 在營造氛圍上,徐昭星自然是個好手。 但光憑一幅畫像,就能看出本質? 徐昭星自認還沒有那個能耐。 是以,題冊上的那么多題,只是為了了解兩方面的信息。 一,婚否;二,長相。 徐昭星很快就憑借長相從今日進入藏書房的二十一人中選出了“重點關照對象”。 第一艘船上的五人竟全部勝出,當然余良策得自動跳過不提。 剩余的四人……看來冥冥中,還是物以類聚。 其余的十六人,有七人家中有妻,有三人未滿十三,有四人長相實在是不行。 另外的兩人一個二十三歲,一個二十五歲,不僅年紀比蔣瑤笙大的太多,就這個年紀在這普遍早婚的社會氛圍中還沒有娶妻,肯定有問題。 果然一打聽,二十五歲的那位是喪偶。二十三的那位,據說是個娘寶兒,娘說什么都是對的,二十三歲了還和娘睡一間房…… 徐昭星擺了擺手,示意慧珠別再說下去,心說,都什么亂七八糟的。 不過,二十一人中有四人可以再觀望,嗯,也不算是大海撈針呢! 再有一月便是蔣瑤笙十四歲的生辰,也就是說,再過一年蔣瑤笙及笄。 一年的時間,雖說倉促,但也不是沒有希望。 徐昭星如是安慰著自己。 先解決了昭娘遺留下來的問題,再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事情,這本來就是她定好的計劃。 按照昭娘的年紀,她不過才三十二歲,即使只活到六十,也還有將近三十年的光陰。 這三十年,讓她就呆在這后院里吃了睡,睡了吃? 呵呵,別開玩笑了。 不往大了說,至少也得不負光陰不負己! ☆、第十七章 蔣家二房的藏書房開了十余天,吃瓜的路人逐漸散去。 本來嘛,多大點兒事!不就是開了個私人借書館,既不會顛覆朝野,也不會打亂階級,更沒有以此盈利,完全的奉獻精神,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