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過日子,現在人人手里都有錢了,反而想著照顧她,就連女知青和張建軍離婚,整個家族都說女知青的好話,討厭小三,讓他哥把小三攆滾蛋! 第37章 八十年代 唐雨真心的覺得女知青的運氣真是背到家了。 她認為她離婚后能找個好男人過日子, 結果人家不是看不上她,就是圖她的錢,生意更是一落千丈不得不關門大吉, 離婚后的日子越過越差。 她認為她女兒已經考上了大學, 她女兒長的漂亮,又有文化, 畢業后找個好工作, 嫁給好男人, 一輩子不用愁, 結果她女兒結婚之后, 天天跟她老公吵架,不高興了逮著人就懟,就跟當年她一樣。 她認為她老公沒本事,找個小三又怎么樣,兩個鄉下人過窮日子去,結果她老公在離婚后,混的風生水起,天天下飯店, 喜歡什么就買買買, 那個鄉下女人跟著她老公吃香的喝辣的, 花錢得瑟的很! 她認為她老公的家人一家子農村人沒本事, 結果人家祖墳風水好,祖居地正好是二環路邊上,被開發商開發, 全都有錢有房有車,穿金戴銀,豪氣萬丈! 女知青簡直活成了開黑掛的模樣! 人家開掛越過越好,女知青離婚之后猶如開黑掛一般,簡直就是走了霉運,黑到家了! 女知青從沒說過,對于離婚,她后不后悔。 但是,唐雨卻是覺得嘛,她應該是很后悔! 就是死鴨子嘴硬,反正已經這么慘了,說不說又如何,說后悔自己的面子往哪擱? 唐雨說讓張建軍把縫紉機給他兩個meimei用,張建軍聽得人直發傻,整個人都不好。 張建軍磕磕巴巴的幾乎說不出話來:“唐雨,這樣不好吧,這縫紉機是你媽給你的嫁妝,怎么才買來一次沒用過,就給我meimei呢?” 唐雨斜他一眼,奇怪道:“張建軍,我只是說讓你meimei學著踩縫紉機,我什么時候說過要把縫紉機送給她們啦,你耳朵是不是打蒼蠅!” 張建軍:“……” 張建軍的老家就是本地的,名字很美叫桃花村,從廠子出發順著未來的二環路走過去,需要走三站路。 不上大路從小路抄近路走過去,大概只有2站路,距離是非常的近了。 既然已經決定好了,張建軍就把縫紉機給搬回了老家,他在老家有獨立的屋子,門一鎖,誰也進不去,東西放進去安全的很,不會怕被人給摸壞了。 晚上下班后,張建軍伺候唐雨吃了飯,就找了輛三輪車把縫紉機放了上去。 左右鄰居滿臉的不舍,捧著飯碗,飯都吃不下去,嚷嚷著責怪張建軍為什么要把縫紉機弄走。 “張建軍,你這縫紉機不是才買回來的嗎?你又要弄走干啥??!” “是啊,張建軍,你要把縫紉機弄哪去???” “張建軍,你這新縫紉機還沒完全裝好呢,一次都沒用過,你搬哪去??!” …… 吃飯鄰居太熱情,唐雨招架不住,對著大家笑笑,在張建軍的幫助下爬上了三輪車和坐在縫紉機旁邊。 張建軍一臉的關心:“唐雨,你小心一點啊,唐雨,要是哪兒不舒服,你跟我說??!” 安置好了縫紉機和老婆,張建軍大長腿一邁,跨上三輪車,才有功夫跟人解釋:“唐雨不是懷了孩子嗎?再過幾個月就生了,我們準備快生孩子的時候回我老家住,這不一點一點的把東西往老家搬,再把老家屋子收拾一下,等唐雨生了孩子,家里有人也好照顧她坐月子是不?” “大伙都吃飯吧!我們走了??!”張建軍兩腿一蹬,騎著三輪車出發了。 唐雨坐在三輪車車后一臉的新鮮,在這個世界里她第一坐上了自行車后座,現在又坐上了三輪車后座,感覺特新鮮,張建軍在前面蹬著腳踏特別的穩,為了怕顛到唐雨,特意從黑色的柏油路上騎。 十月的天氣微微有些涼,張建軍本來只打算一個人回去,沒想帶上唐雨,怕唐雨坐在三輪車上凍著了。 唐雨哪愿意一個人在家啊,八零年太貧瘠了,什么都沒有,呆在家里多無聊,還不如出門瞅瞅看看這個世界,也不枉她穿越一回,就當是出門到八零年旅游一次,見見歷史的痕跡多有意思啊。 人家出門看看古跡還要花錢呢? 她直接就到了過去的時代,感受過去人們熱情洋溢的生活,看著人們生機勃勃的臉,別提多有意思了。 這里算是城鄉結合部,也沒什么看的,兩車道柏油路坑坑洼洼的,黑色的路面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坑,老式的鐵皮公交車在滿是大坑小坑的路面上行駛一晃一晃一晃的畫面特有時代感。 馬路的兩旁都是一塊一塊種著綠色蔬菜的田地,還有農家自己蓋的帶著大院子的土房子,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三站路很近,騎著三輪車沒過多久張建軍就騎到地方了。 還沒到桃花村,張建軍拉了手閘把三輪車停了下來:“唐雨,老家到了,你下來自己走吧,這路太差了,在車上不安全,顛到你就壞事了?!?/br> 唐雨的記憶里還是有這里的回憶,入目的滿是泥濘的泥巴小道,好在最近沒下雨地面干不用擔心路滑。 張建軍也不騎車了,下了車扶著籠頭和唐雨一起緩緩的走在鄉間的小道上。 廠子里5點下班,去食堂打了飯吃完就趕路,現在也就5點半多不到6點,這個時候天色未黑,鄉下人都在田地里辛勤的勞作。 “張建軍,你咋回來了?” “張建軍,今兒又不放假,你咋帶媳婦回來了?” “張建軍,你三輪車里帶著什么???咋用東西擋著呢?” …… 張建軍的家在路口第一家,離著馬路特別的近,也幸好如此,見到的熟人不多,要不然整個村子里的人見面都要打一聲照顧,還真是說話說得累死! 唐雨很是再次的感受了一番,這個年代人見面就打招呼的熱情。 好在人太多,她又是新媳婦,人臉都沒認熟,見著了人張建軍在前面打招呼,她站在張建軍的后面不停的點頭示意,臉上保持微笑就好。 真是點頭點到腦袋酸,真是酸爽??! 難怪后世的老人總是嫌棄現代人的冷漠,覺得還是以前的年代好,人和人之間關系融洽相處熱情的很。 “大古,大棗,泥們徽來啦!” 唐雨沒忍住,憋著笑,笑得呵呵的,要不是場面不對,她差點就噴笑了。 當地人說當地話,唐雨聽慣了普通話,聽當地的土話壓根就聽不懂,好在她有女知青的記憶,女知青能聽懂,她勉強、反應遲緩些,也是能理解別人說什么的。 不過就是如此,聽人喊自家大哥,叫大姑;喊大嫂,叫大棗,還是有些接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