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不要和哀家打馬虎眼?!?/br> 圣祖太皇太后目光雖渾濁,盯著人看的時候仍然讓榮太妃有些膽寒。 圣祖太皇太后示意烏蘭姑姑將一個木匣子遞給榮太妃,“這里面,有哀家一半的私己,原本,哀家是打算要給萬歲和恒親王。 只是萬歲既然定了納睦綽克,哀家自然要為她打算打算?!?/br> 不待榮太妃謝恩,圣祖太皇太后又道:“哀家年幼入宮,最明白蒙古女子在這后宮的孤寂,榮憲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她的女兒,哀家不能不照拂幾分。 所以今早萬歲來侍疾,哀家已向他提了,希望萬歲能在蒙古另挑選兩個與納睦綽克相熟的女娃,入宮陪伴她。 萬歲,也應了?!?/br> 榮太妃頓時覺得手里這個木匣燙手,喉嚨里更像吞了個蒼蠅,惡心她的差點沒當場吐出來。 甚么幫手,還不是看到萬歲好不容易松口讓后宮進蒙古的女人,所以要跟在后頭分一杯羹! 咬了咬牙,榮太妃到底還是不敢推拒,僵著一張臉笑道:“還是圣祖太皇太后疼她?!?/br> 等到婆媳兩個走了,烏蘭姑姑擔憂的道:“主子,只怕榮太妃不樂意。 再有榮憲公主的脾氣……” 圣祖太皇太后閉目靠在床上,毫不在意道:“她和榮憲若是都不喜歡,就讓納睦綽克嫁個鐵帽子王罷,左右蒙古多的是血脈尊貴的孩子?!?/br> 她都活到這把年紀,好不容易遇上比先帝更孝順她的弘昊,為安慰她連后宮這個口子都開了,她還顧忌甚么呢。 “蒙古的女人入宮,不是為爭寵,是為滿蒙聯姻的大業。 一個納睦綽克,若不得萬歲喜歡,哀家苦心在萬歲面前求來的局面豈不是白白浪費。 再說,納睦綽克畢竟是巴林博爾濟吉特,而哀家,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br> 烏蘭姑姑給圣祖太皇太后壓了壓被角,無意間碰觸到圣祖太皇太后的手背,只覺一陣冰涼。 這可是盛夏時節啊,屋里連一個冰盆都不敢放,人卻還是冷的。 她沒有再爭執,低聲道:“那奴才就照著您的吩咐讓王爺趕緊把吉雅格格還有娜木鐘格格送來?!?/br> “把烏日娜、還有娜仁托婭、哈斯其其格一起叫來?!?/br> 圣祖太皇太后咳嗽了兩聲,解釋道:“你告訴他們,庶出也罷,嫡出也好,在萬歲眼里,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奴才。 要緊的,是和萬歲心思?!?/br> 就像當初的姑姑和自己,出身高貴又如何,姑姑甚至是姑祖母之后蒙古第一美人。 但在世宗的眼里,看遍后宮美人,所愛的就只有那個寡婦。 這一回,她不會再犯錯。 “烏蘭。 哀家去了之后,你就跟在吉雅身邊。 草原上的女兒,從小騎馬放牧,和滿人漢人都不一樣。 你要教會吉雅,讓她變成萬歲喜歡的模樣。 你跟你額吉都是哀家身邊的老人,萬歲至孝,有你在烏蘭身邊,若非觸及子嗣的大錯,萬歲必會給幾分顏面。 可你也要記住,倘若烏蘭像姑姑一樣,對皇嗣下手,那你一定要阻止,阻止不了,就先去告訴萬歲?!?/br> “格格?!?/br> 烏蘭聽到近似臨終遺言的話,泣不成聲。 “不要哭,用心記著哀家的話?!?/br> “老奴記著了?!?/br> “好?!?/br> 養心殿外,梁九功站在門口先喘勻氣兒,掏出帕子把臉上的油汗擦的干干凈凈,再接過新收的徒弟張盛遞上的薄荷水在脖子上,胳膊下輕輕抹了幾下,確定身上一點味兒都聞不出來了,才弓著身子進去。 “萬歲?!?/br> 蘇景對康熙留下的老人很給臉面,見梁九功進來,并沒有立即問話,而是放下御筆,道:“給你師傅上杯茶?!?/br> 梁九功激動的謝了賞,接過魏珠手里的茶喝了一口,差點沒噴到魏珠臉上。 感覺到方才這么一口茶就讓嘴里起了幾個大泡,他再看魏珠笑嘻嘻的臉就滿是恨意了。 小子,等著罷,想把老子擠走自己做御前太監大總管,你且有的熬! 師徒兩心照不宣的互相看了一眼,魏珠回去繼續幫蘇景吹著奏折上未干的墨跡。 梁九功則屏氣凝神等著回話。 “瑞貝勒如何?” 梁九功緩了緩舌頭上的痛楚,面不改色道:“回萬歲,御醫道瑞貝勒年齡尚幼,園子里太過陰涼,夏日還好,冬日里怕是不太合宜?!?/br> 所謂瑞貝勒,正是康熙的遺腹子。 庶妃穆氏在康熙駕崩后才診出已有身孕,次年生下胤祕,蘇景當即冊封還在襁褓中的叔叔為多羅貝勒,賜封號瑞,庶妃穆氏尊為圣祖太嬪。 蘇景按了按眉心,有些煩躁。 瑞貝勒是先帝的遺腹子,平時不起眼,但若有個閃失,卻很容易導致流言蜚語。 只是此子天生體弱,他擔心有人想對胤祕動手來攪亂朝野,才將人安排到暢春園去住,令太醫精心照料。 如今已過周歲,看情形,應該另找一個住處,不能再將人放在園子,否則就是不能容人。 只是東西六宮,兩位先帝的妃嬪,算上自己這個當今,還有馬上要冊封安置的秀女們…… 看樣子,只能提前將榮太妃她們放出宮交給親生兒子奉養了。 要給人奉養,還要先把尊號升一升。 蘇景略一思量,讓人立即把在內閣當值的王詡傳進來,令他寫了幾道冊封榮太妃等人為太皇太妃的旨意。 見王詡擬完圣旨坐在那里一臉臣有話要奏的模樣,蘇景笑道:“師兄可是有事要稟奏?” 王詡心一橫,從袖里取出早就寫好的奏折呈上去。 蘇景從梁九功手上接過奏折看完,臉色漸漸變了。 察覺到蘇景的不悅,御書房變的落針可聞,七八座冰山都沒法抵擋那種熱炎蒸騰的感覺。 數息之后,蘇景丟掉手里的奏折,靠在椅背上神色寡淡道:“你想要朕廢剃發易服令?” 王詡跪在地上道:“萬歲,自順治二年朝廷頒剃發令,順治四年,又頒易服令,順治九年,世宗令天下遵從服色肩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