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6
死,不給心愛的孫子留下任何質疑他得位不正的把柄。這才是我心中一個稱職的皇帝應該做的。 下一章就開始男主的大國建設了,是新的征程,大家晚安。 ☆、第119章 龍騰四海 兩年后, 承啟二年六月 三爺回到誠親王府, 三福晉忙湊上去, 問道:“今日可有個結果?” 三爺把頂戴摘下來,灌了一大口涼茶, 在桌上翹起腿,得意道:“趕緊寫信給二姐, 讓她跟烏爾袞帶著納睦綽克來京罷?!?/br> “真要成了?”雖然這事兒已陸陸續續爭了大半年, 但想到大清后宮已有幾十年連個蒙古出身的高位妃嬪都沒有,所以盡管有再多的風聲露出來,三福晉還不敢相信。 三爺翻了個白眼,“看你說的,你家爺能拿這種事兒胡說不成?!?/br> 三福晉拍著心口坐在椅子上,“我這會兒都不敢信。整整吵了一年, 我還以為萬歲有心要立那位做皇后呢,誰想到萬歲竟挑中納睦綽克了?!?/br> “納睦綽克怎么了?”三爺不喜歡三福晉一副撿了便宜的口吻,沒好氣道:“納睦綽克是先帝的外孫女, 生母是固倫公主, 阿瑪又是巴林親王,真要選秀,誰能有她身份尊貴?” “爺說的是?!比x暗暗翻了個白眼,嘴上卻討好的應和。 不過三爺自己說完, 也摸著下巴喃喃自語道:“咱們這位萬歲, 是沒人弄的明白?!?/br> 從康熙五十三年登基以來, 即位一年多, 做的事兒滿朝文武就沒一個誰能預料到。 先帝遺詔令德妃殉葬,本來大伙兒都猜測五十三年圣祖世宗駕崩的有些離奇,興許是和德妃有些干系,德妃又在永寧宮日日詛咒萬歲,萬歲肯定很快就會遵照先帝遺詔行事。誰知道萬歲拖了又拖,一直到宗親們上書,把先帝搬出來了,萬歲才開口說會讓德妃去給先帝守陵。要說萬歲是為了不背上一個不孝之名,那全無必要,畢竟那是先帝遺詔啊。萬歲要是護著德妃,才容易背上罵名。 后來德妃死活不肯去守陵,結果病中的圣祖太皇太后不知怎么知道了,親自去了永寧宮,讓人把先帝遺詔捧出來,將德妃給賜死了。滿朝文武都覺得,這一下萬歲興許要和圣祖太皇太后起嫌隙,誰知萬歲得知消息,親自去寧壽宮請罪,然后將德妃追封為孝恭仁皇后。 所有人:“……” 萬歲,您要是早些表現的這么正常,咱們怎么也得繼續上書,刷刷名聲,一定逼著您照先帝遺詔辦事啊。 有了德妃之事后,朝臣們像是有了點把握,覺得萬歲倒也不是那么固執的人,只要能拿得住理,再硬一硬,那還是可以爭一爭的。 畢竟萬歲才二十嘛,他們這些老臣宗親還是得輔政。 于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與百姓爭執,導致民間嘩然,廣州百姓與東印度公司各有死傷,兩廣總督楊琳上書稱漢民有反亂之心后,兵部尚書殷特布帶頭上書,覺得朝廷應該出兵鎮壓,給漢人一個狠狠的教訓。在看到萬歲遲遲沒有答應所求后,內閣大臣,護軍統領,宗室親貴紛紛跟在后頭上書,與以吳桭臣、王詡等為首的漢臣激烈爭執。 原本漢臣文官都已節節敗退,萬歲也沒明顯表現出傾向自己心腹漢官的意圖,滿人還等著彈冠相慶呢。結果三天后,萬歲下旨斥責楊琳,稱其‘與異族賊寇相交,苛責百姓,以集民間之冤,實損大清基石,乃大逆不道之亂臣賊子。即令廣州將軍將其鎖拿入京,交由三司會審?!@還不止,不等人為楊琳求情,萬歲又當朝痛罵殷特布素有結黨營私,貪污舞弊之嫌,當立即革職查辦。 結黨二字,自先帝起,在看到明珠與索額圖的下場之后,就成了大清朝臣們的噩夢。在所有人都被這兩字嚇唬住的時候,萬歲已下旨,令出身董鄂氏的遜柱為新的兵部尚書。 殷特布出身滿洲正紅旗,遜柱則是鑲紅旗,這兩旗,因祖上的一些緣故,素來并不和睦。正紅旗的人被撤職,讓鑲紅旗的頂上。這下沒人盯著萬歲對廣州有甚么打算了,都被兩旗拉攏起來,盯著兵部尚書的位置使勁兒。 等所有人回過神,才發現萬歲后來又下了一道圣旨,一是令親信,本是蒙古奴隸的色勒莫組建情報部,在各省設立情報司,負責暗中監察收集各府各縣官員,商人,士人乃至蒙古,新疆,西藏等種種情報。頓時朝野嘩然,想到前明曾赫赫有名的錦衣衛乃至東西二廠。 沒有誰愿意自己時時刻刻被人盯的透不過氣來,連晚上用了幾道菜都會被報上去。尤其他們這些人,誰沒有點見不得光的事情。雖說以前先帝時肯定也要這樣暗中刺探消息的人,可一旦專門設置這么一個情報司,就代表一切搬到臺面上,尤其萬歲還在考慮編纂監察法,這么發展下去,簡直難以想象。 所有人當然不要命的上書,連他們這些皇叔伯都齊心一致,還有蒙古人,把圣祖太皇太后都請動了。然后萬歲讓了一步,道這情報部只有監察之權,絕無審問、抓捕之權。眼看萬歲讓步,他們還打算乘勝追擊,誰想萬歲又說要設立一個廣宣司,將自己名下的私產——開在各地的報社并入廣宣司。 這就是一件小事了。雖說報社頗掙銀子,可這是萬歲的私產,誰敢打主意?再說原本該給內務府的,弄一個廣宣司出來,那報社掙的銀子總有一部分要流進戶部罷?大伙兒正以為萬歲這就是想要給自己在報社的心腹弄一個名正言順的一官半職呢,萬歲又道,廣宣司的報紙,每周都要將大朝會上非機密之事刊印出來,讓百姓及時知道朝廷的治政之策,才能不為貪官污吏所壓榨愚弄。這便罷了,萬歲居然還要廣宣司與情報部、刑部緊密聯系,每月情報部查知上報的不法貪官,上報后,刑部當快速處理,然后將結果告知廣宣司,由廣宣司放到報紙之上,務使罪人沒有藏身之地。 這不是要讓下面的人走投無路,還要遺臭萬年嗎? 朝堂上又是鬧鬧騰騰三個多月,弄的不少人筋疲力盡,萬歲才松口,貪官就暫時不上報紙了。接著萬歲神來一筆,將朝臣們從二十七日守孝過后就開始提起的選秀之事拿出來,表明后宮空曠,他意欲大選后宮。 原本許多還跳著腳道這一次非要萬歲改主意把甚么廣宣司和情報局給撤了的老臣們紛紛不吭聲了,全都去琢磨自己家里有沒有女兒侄女或者親戚家里的外甥女適合的。 畢竟廣宣司和情報部再厲害,那也不一定就能順順當當發展起來,就算發展起來,也不代表自己就一定會倒霉的被盯上入罪啊,說不定是和自己合不來的人套進去呢?退一萬步,若是自家出了一個皇后或寵妃,生下皇子,照著舊例來看,那就算到時候犯了事兒都有緩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