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親的。 胡說八道! 所有王爺都對康熙這番說辭下了一樣的評語。 皇家是有送孩子出宮養的傳統,就像是如今的直郡王和誠親王,那都是在大臣家里養大的。但按照皇帝的說法,這皇孫可不是帶著按制定好的乳母,太監,宮女去內務府大臣這等人家里,而是送到揚州一個窮困的百長人家,還甚么服侍的人都沒給。這不瞎扯么! 不過即便知道里面有貓膩,那也是皇帝和雍親王家里的事。若皇帝無緣無故要添個人進玉牒,他們是萬萬不能答應的。但皇帝不是胡來的人,不管這中間有甚么,肯定查驗過了,如今又召他們來當面滴血認親,那便沒甚好說。是皇家血脈,當然要認回來,不是,不是那就只能忠心諫言。 濟度與幾位老王商量一番,親自看著太監取了蘇景的血,康熙又令人取來四爺的血,兩者入水即飛速融到一處,此事就此下了定論。 既然血能融合,濟度也不愿討嫌,尤其是討皇帝的嫌,立即道:“奴才這就讓人為……”說到這兒卡了殼,這該是雍親王府的大阿哥罷,然而到底要不要做大阿哥,皇上還沒發話呢。 康熙了然,接道:“這孩子當是老四家的大阿哥,就叫弘昊” 昊者,天也。 看樣子皇帝對這認回來的孫子十分疼愛啊。雍親王府一貫安穩,四福晉是出名的賢惠人,這回可有得瞧了。 “奴才明白了?!睗鹊热藥е欢亲影素曰厝ヌ幚碛耠?,結果還沒出宮門呢,又聽到消息,皇上下旨,冊封雍親王府大阿哥為多羅貝勒,封號為端,賜貝勒府的消息又傳了出來。 一個老王聽了,差點沒從轎子上摔下來,嘀咕道:“萬歲這是不講規矩了?!边€沒聽說過瑪法還在當皇帝,就給孫子分家開府的。 只是從廢太子,圈直郡王,又復立太子后,康熙的權威就讓所有人不敢再輕易冒犯。既然能看出這事康熙是要乾綱獨斷,那旁人便不插話。 這消息傳出去,到底驚了一地眼球,九爺聽說就在家里摔出一地的碎片。 他不能不氣啊,他娘的,自己都還是個貝子呢,侄子已經混成貝勒了。難不成今后見了他還要行禮? 然而最憤怒惶恐的不是他,而是四福晉烏喇那拉氏。 她幾乎不敢相信,十七年前已經死了的那個孩子,她第一次動手謀害的孩子,竟然會再次出現在京城,還成了貝勒! 烏喇那拉氏慌了,她去見四爺,卻被攔在外面。入宮求見德妃,請見的牌子給退回,再回到府里,四爺身邊的心腹太監蘇培盛滿臉都是笑的攔住她,‘福晉,王爺有話,春寒入骨,近日還請福晉在府中安心休養,不要隨意外出?!?/br> 不管外面如何議論紛紛,蘇景卻在宮里安安穩穩的呆著。 他每日先去向太后請安,到了午膳時候康熙那邊通常會過來傳他過去一道用飯。 ☆、清圣宗 這日康熙又讓人來傳,蘇景收拾收拾過去,,一進到乾清宮,結果不單有康熙,還有四爺。 “孫兒見過汗瑪法,見過雍親王?!?/br> 康熙很欣慰的捋了捋胡子,四爺則面色烏青。 蘇景當沒看到,走到康熙示意的位置坐下。好在康熙還算有良心,見四兒子氣得不輕,出來當和事佬,“弘昊啊,怎的還不肯叫阿瑪,再這樣賭氣,汗瑪法可要生氣了?!?/br> 蘇景瞅了瞅四爺,端正身子道:“汗瑪法,孫兒只是擔心給雍親王添麻煩?!?/br> “添甚么麻煩?”康熙裝作不懂蘇景的意思,這事,孫子是委屈,他也的確真心疼愛這個天資出眾的孫子。不提別的,光是這兩月孫子住在皇宮,他召見那幫子漢臣的時候把孫子叫來見見人,那文采就能把一干自負飽讀圣人學問的漢臣們都給鎮住,讓他晚上想起來用飯都多添兩碗。而且這孫子很孝順,盡管才認回來沒多久,卻素來喜歡‘直諫’。想什么就說什么。明知道他的身體事關重大,看著他不舒坦,還是給他把脈,與御醫商量藥方,全然不避諱,不畏懼可能會沾惹的麻煩。凡此種種加起來,讓他這個叫一群兒子傷了心的老頭如何不稀罕呢? 他是皇帝,是萬歲,卻也只是一個年將六十的老人罷了。只是孫子再委屈,過去的事情只能掩耳盜鈴,哪怕外頭議論的再厲害,都得粉飾太平,更不可能為此事處置老四福晉。 但康熙還是想補償孫子的,他道:“你阿瑪今日進宮是給你額娘請封的。朕已準了,往后你額娘便是側福晉?!?/br> 親王側福晉,有冊封,有冠服,死后有園寢,有祭祀。雖然在蘇景看來,人死之后的補償其實并沒有任何用處,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死后埋葬在哪兒,有無祭祀,區別是很大的。 這一世的生母是宮女出身,難產而死,能得到這個追封想來應該是雍親王真的想認回自己,而康熙也是真心疼愛才有的最大妥協。為那個可憐的女人爭到這個身份,她九泉之下,或許能瞑目了罷。 蘇景閉了閉眼,站起身恭敬跪下,身子伏下給康熙行了個大禮,“孫兒多謝汗瑪法厚愛?!币活D之后,朝著四爺的方向叩首,“兒子代額娘謝過阿瑪?!?/br> 聽見這聲阿瑪,康熙老懷安慰,孫子心高氣傲,倔了這么久,為孝道還是低頭,可見是個真孝順的好孩子。人就是這樣,心里喜歡,看甚么都喜歡。 四爺不是頭一回聽人叫阿瑪,但蘇景這聲卻叫的他想落淚。這些日子,許多早就忘卻的感覺都翻了上來。布順達是他第一個女人,他那時才十四歲,懂甚么呢,心里整天惦念的是多在汗阿瑪面前露幾回頭,才好早點掙個好點的爵位,不能被兄弟們比下去。對女人的服侍,甚至是有些不耐煩的,況那時候每回宮女侍寢,為防被勾壞身子,還有人在屋外守著,每次不到兩刻鐘,太監嬤嬤們在床外頭就喊了,都來不及跟服侍的女人說兩句話。 但布順達長得比宋氏美,性子也好,不像宋氏那么木訥,他難免多偏愛幾分。按照規矩,這種給阿哥開葷的宮女,將來是要退回去的。他知道這些宮女退回去就是老死宮中,因此大婚開府后念著舊情把人都要了出去。那時候開始領了差事,每天唯恐哪里出差錯,回府后累的不輕,到布順達那里坐坐倒還不錯。布順達有孕,他當然是歡喜的,只是也擔心她像宋氏,生下孱弱夭折的女嬰。但布順達身子比宋氏好,福晉又賢惠,即便自己也有了身孕,還將布順達那里照料的妥妥帖帖,他漸漸沒那么關注。沒想到一貫底子好的布順達會難產。 他當時看過孩子,手腳都長全了,圓乎乎的還帶著胎水,是個整齊的小阿哥。第一個兒子還沒來得及睜開眼看看他就死了,他不忍再看,恰好布順達的婢女站出來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