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還是燕王?”大皇子趙王馮瑞、三皇子燕王馮琨, 國朝能動得了刀兵, 如今適合出征的也就這兩位了。 顧文說:“是趙王?!?/br> 王行之皺眉:“陛下這是下決心了?” 趙王馮瑞生母是當朝皇后,正經的嫡長子,從生下來起就被雍和帝帶在身邊教養,一切都按照一朝太子的標準, 文武雙全一表人才,幾乎滿朝文武都認為他就是未來的太子。但一年接一年, 二皇子馮玨封了楚王, 三皇子馮琨封了燕王,馮瑞還在趙王的位置上待著,一點挪地方的兆頭都沒有。不過好在雍和帝還算健壯,幾位皇子也都還年輕, 立太子的奏折才沒有堆滿雍和帝的御書房。 “不一定,學生看懸?!鳖櫸恼f,“陛下雖點了趙王隨軍,緊接著又命燕王下親軍十二衛歷練,又給楚王殿下在戶部安了個職分,品階雖然不高,到底是皇子,誰敢怠慢?!?/br> 顧文摸摸頭:“幸好不是來我吏部,孫尚書老早看學生不順眼了,一準兒打發學生去伺候皇子殿下?!?/br> 王行之輕敲桌面:“歷來皇子不直接參與三省六部地方政事,陛下這是想作甚?” “能作甚?”顧文眸光流轉,“老師久不在朝堂,君臣之間老早沒那么和諧了,王相國一心為國為民可就是不為君,五軍早成了統帥門下的私兵,剛好賀將軍起了個頭兒,打著一碗水端平的旗號,陛下不趁機摻沙子才怪。畢竟兒子再爭權奪利也是姓馮的?!?/br> “這是四殿下還走不動道兒,如若不然,學生的吏部也肯定消停不下來?!鳖櫸倪七谱?,頗有些后怕。 比起尚在蟄伏的孫顯午,顯然是如日中天的王相國比較刺眼。 “文柏的這一句話,牽一發而動全身吶?!蓖跣兄f,“原本三位殿下手中都無甚實權,又嚴格限制與外臣交流,內外朝這才勉強維持著平衡,這么一來,朝堂上下恐怕又要開始站隊了?!比齻€皇子這么一動,不管愿不愿意,奪嫡之爭都正式拉開了序幕。 王行之起身走到門邊抬起頭,:“京都的仲秋,真是一年比一年冷吶?!?/br> “也解了賀將軍的局不是嗎?”顧文說道。 想到了賀家,王行之笑了笑。 顧文接著說道:“無論有沒有小師弟,早晚會鬧上這一遭,無論如何,拋出了這個主意,賀將軍那里可以舒緩些,老師你也可以放下心來?!?/br> 王行之的嘴角上提,眼底卻沒有太多的笑意。 顧文以為王行之是擔憂賀青,想著活躍氣氛,便換了個話題,“老師要帶上小師弟去詩會?” “離科舉不足旬月,也該出去見見世面了?!蓖跣兄f,“為師不能從政,在朝中幫不了你們什么,唯獨認識的人比較多,讓他出去露露臉,日后也好少走些彎路?!?/br> 今日的王行之半點不見往日風采,話語中竟帶出點垂暮之年的意味來,顧文這時候才心中一緊,覺得有些不對,小心翼翼開口問道,“老師,發生什么事了嗎?” 王行之頓了頓,閉上眼睛:“前日陛下召為師入宮,你是知道的吧?” “學生知道?!鳖櫸男闹幸煌?,“出什么事了嗎?” 王行之苦笑:“圣上問為師,是否愿意入宮教導四殿下?!?/br> “...”顧文沉默,四皇子還未滿兩周歲,遠不到啟蒙的年紀,雍和帝并不是真要為小兒子找個名滿天下的師父,而是要把王行之逼進奪嫡的旋渦中。 這一步踏出,再要回頭可就難了。 “老師...”顧文艱難地開口,“陛下曾允諾老師無需入宮教導皇子,為何如今...” “天威難測,天子的允諾本就當不得真?!蓖跣兄钗豢跉?,突然轉過頭“敬元,為師已答應圣上,四皇子五歲時便入宮任教?!?/br> “還有三年?!鳖櫸牡刮豢跊鰵?,即使當年被三省六部各道府同時圍攻也不曾動搖的信念,在此時不可抑制地動搖了幾分,他脫口而出,“老師,若是...” “閉嘴!”王行之毫不猶豫地打斷顧文還未出口的話,抬頭撞上學生略微有些委屈的眼眸,終于忍不住將手掌放在顧文頭上揉了揉,就像很多年前一樣,“敬元,三年,這是為師能為你們爭取到的最大時限了?!?/br> 皇子年過五歲必須啟蒙,拜師禮也只有一次,雍和帝絕不會允許四皇子上路比三位皇兄晚,這會有損他明君的形象,也絕不會答應四皇子拜除王行之以外的人為師,三年,是最后的底線。 晌午時分正是書院最熱鬧的時候,學子們三五成群邊用飯邊暢談天下,夫子們也都領了各自的飯食,一邊討論各自的課業一邊議論天下大事,即便王行之的居所在書院最深處,外間的聲響還是不可避免地傳進書房。 外間的生氣勃勃,和里面的低沉形成了鮮明對比,仿佛院門之后是另一個陰沉沉的世界。 “三年...”顧文咬住牙逼迫自己平復下心緒,“師弟知道嗎?” 王行之放下手,視線重新移到屋外:“他現在只需專念在會試上,不可為其他的任何事分心?!?/br> 那就是不知道了,顧文了然,又逼著自己問出那句最不想問出口的話:“陛下突然如此逼迫于您,是否和學生在考功司的所作所為有關?” 王行之面圣是在三日之前,那時李文柏還在猶豫要不要問有關關中軍的事,當然和他并無太大關系。 “你啊,從小就自視甚重?!蓖跣兄p笑,“以為自己是什么?獨立于王敦茹和孫顯午外的第三股勢力?陛下必須倚重的帝黨新星?大齊的肱股之臣?真以為當了個最年輕的吏部郎中,就是我王行之在朝堂上的人前人了?莫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你顧敬元現在連當圣上手底下的一枚棋子都不夠資格?!?/br> 王行之每說一句,顧文的頭顱就低垂一分,話音落下時,顧文已經燥得快說不出話了。 老師這話說得極重,上次聽到類似的呵斥,還是少年時賭咒發誓,要效仿老師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時候了。 他知道,自己能在官場走得一路順暢,能心無旁騖地去實現理想,的確有一部分是因為自身的才能,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顧敬元是王行之的學生。 就此一條,士林就愿意把他當自己人,雍和帝也好王敦茹也罷,遇事都愿意忍讓他三分。 所以自從被王行之昭告天下認為入門學生之后,辱罵李文柏為“商賈子弟”的士子轉瞬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對這個年輕人的好奇;所以那日在朝堂上被攻訐至此,都不曾出現官場最為常見的落井下石。甚至都還沒在士林露面,士子間便已經流傳有關于李文柏天賦異稟的傳聞。 這個時代對大儒的崇拜如此根深蒂固。王行之的名號,在大齊官場士林,就是有著如此之大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