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
,她不相信出了“抑商”,杜清圓還能想出其他答案。 于是她道:“我覺得國家不應該發展商業,士農工商,商本最末,如若大力發展商業,豈非本末倒置?” 聽她如此回答,場中有人持肯定態度,有人卻一臉質疑。 趙詩曼看向自家書院的夫子,卻見他一臉嚴肅,心中一凜,難道自己回答錯了? 當然現在當然是不能公布答案的! 杜清圓垂頭思索,這下場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她的身上。 江陵站在臺下,目光中露出憂慮,圓兒,你會怎么回答?抑商乃是主流,但你若直接回答抑商... 只聽杜清圓緩緩道:“如若要家國安定,抑商的確需要,然,觀之街頭巷尾,何處不行商?不行商,米糧如何交易,稅收何處征得?家國經濟如何繁榮?故而,我認為,商乃最末無須質疑,但以商輔政卻十分必要!” 全場靜默。 杜清圓用了一個十分中性的解釋,但是,,她的答案卻并不凌磨兩可,反而十分清晰,她先是肯定了商乃最末的地位,然后并不主張全部抑商,而是在家國的需要之中,酌情發展商業。 臺下的江陵微微露出笑意,而臺上,兩位夫子對視了一眼,最后胖夫子嘆了一口氣,垂下了頭。 答案顯而易見,“我宣布,第二場第一輪,徑庭地甲杜清圓勝,各眾可有異議?” 其實宣布杜清圓獲勝并不是說她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反之,她的論述還十分稚嫩,但相比之下,她的言語明顯比趙詩曼的更有說服力,故而,此番杜清圓獲勝無可置疑。 就算有人不滿,也不會當眾提出質疑,因為最終的結果不會有絲毫的改變,反而質疑的那人還會引起群嘲。 所以,即便定安那邊的人一個個都青著臉,卻無一人提出異議!畢竟,他們書院的夫子都已經同意了這個結果。 好在一切都不算太遭,徑庭的三題已經全部用完,接下來定安的機會來了,所有的定安學子不約而同的在心中如是想到。 倒時候徑庭的學子還會這么幸運嗎? 果然,輪到杜清圓抽題的時候,她抽出來的題目難度不出所料,十分得大! 請說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句話的出處與典故! 考的范圍果然超出了地級學子的學習范疇! ☆、結局 然而, 看到這道題, 杜清圓的神情卻是十分古怪,像是有些不敢置信,還有一些淡淡的喜悅, 而最可能出現的擔心憂慮卻絲毫沒有看到。 她此刻心中的想法是, 自己要不要去廟里上柱香,好感謝老天爺如此照顧她,定安這題考得明顯超出她的能力范圍,而且, 即便是天級學子,能答出的也在少數。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 有備無患”這句話和四書中的有莫大的關聯,但它卻并不出自,而是出自為注解的,一般的學子, 能讀通已然是不錯, 哪里還能花費時間在上呢! 故而,當這道題被公布的時候, 看臺下的人竟然有大半都露出了迷茫的眼神,就連臺上的徑庭夫子都側目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胖子,胖夫子捻著胡子,目光中露出一絲得意,怎么的, 就允許你們徑庭出偏題怪題,我們定安出題可就正常多了,不過是難度稍微高了一點而已。 徑庭夫子心中微沉,不是他對杜清圓沒信心,上一道題她的回答已經足夠令人驚艷,只是這題著實已經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圍。 場中沒有人認為杜清圓能回答出來,除了江陵。 與前一輪他還為杜清圓擔心不同,這一輪,他剛聽到題目時,心就放下了大半。 不為別的,只為,這句話,他曾經給杜清圓講解過。 他當然不是要給杜清圓講這樣完全不符合她學習程度的書籍,只是無意中她問起,他便給她講解了。 那是一個旬假,杜清圓照例在江陵的書房中看書,就坐在江陵的旁邊,走神的時候,看到江陵手里拿著一本,天級學子一般會學四書,陵哥哥為何看而不看四書呢? 于是她便問了出來,江陵笑笑,“乃是的注解,既然學習便不能淺嘗輒止,如要讀通這本書,必要追根溯源,方知能知其真意!” 杜清圓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陵哥哥,你便是不通讀,徑庭中的其他人考試也不會有人能考過你的!”她無比堅信的這樣認為,并且這種觀念從未被打破。 江陵聽此,便笑著問她:“圓兒可曾聽過中的一句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杜清圓懵懂地搖了搖頭。 江陵并沒有責怪她,而是詳細的跟她說了這句話的典故來源。 “春秋時期,宋、齊、晉等十二國攻打鄭國,鄭國國君為保住鄭國,向十二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并送去了大量的禮物。而晉國的國君收到這些禮物,十分高興,將禮物分給臣下,并在宮中設宴取樂,晉國的功臣魏絳卻用‘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這句話規勸國君,意思是君主在享受安樂的時候,也應該要考慮到國家存在的危機!” 杜清圓聽了若有所思,她忽然目光一亮,十分興奮地跟江陵說,“陵哥哥,是不是跟我在家中偷著作畫的時候,明知道爹娘不在,卻還要小染在門外看著,自己也時時警惕,就擔心爹娘不知什么時候過來是一樣的道理呢?”她這樣小心,可是避過了爹娘的好幾次查崗,雖然也有被抓到的時候,但那幾率可是大大的降低。 江陵聽了罕見地一愣,顯然,他很是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講了這個具有深刻含義的典故,杜清圓卻能想到她作畫上面去。 但這意思,勉強說的通。 思及此,江陵便也任由她去了。 現在,江陵敢肯定杜清圓肯定還記得這句話的意思,因為,但凡涉及到她作畫的,杜清圓的記性比他都好。 臺上的二人俱是拿起了紙筆在紙上寫著,底下的人都注視著他們,這樣難度的題,難道她二人還能答出來? 杜清圓下筆如有神,心中卻是在暗自慶幸,還好她保持著讀書寫作時與陵哥哥一起的習慣,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偶爾一些超綱的內容,她也能提前了解一些。 經此,杜清圓更加堅定了賴在江陵書房不走的想法。 趙詩曼比杜清圓先寫完,這是她第一次答題的時候這么輕松,其實這樣難的題,按理她也是不會的,事實也正是如此,但是,昨天言禮私下叫住了自己,言語中不停暗示自己多翻翻,她當時心有所感,果然今日抽到的題就有關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