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5
劉勉之看了看對面的年若,心中暗暗撇嘴,這會兒先得意著吧,等一會兒缺東缺西的時候,且等著丟臉吧。 第122章 比試(下) “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預估撥款五十萬兩?!睉舨可袝A報道,“其中糧食二十五萬兩、糧種十萬兩、引渠灌溉修葺五萬兩、百姓們的房屋修葺、布匹補貼共約五萬兩、醫藥補貼五萬兩?!?/br> “嗯,”皇上和安親王點點頭,幾乎每年都需要賑災,所以知道劉勉之這次下了大力氣,做得還算精細。 “年若你這邊算出來多少?”皇上和藹的問道,皇上和其他圍觀的人不一樣,他也和朝臣們這邊想法一致,知道速度快卻并不意味著算的好,他也以為年若可能是想的少了,才算的快。 眾人的目光也隨著皇上的詢問從戶部轉到年若這邊。 “啟稟皇上,臣女統計淮明郡今年共有三千三百戶、丁口一萬二千人,其中青壯年八千,十歲以下幼兒一千五,婦孺兩千,老者五百?!?/br> “哦?”皇上笑道,“年若算的這么細?!?/br> 年若笑道,“這是必然的,青壯和老弱婦孺無論是做農活兒還是吃糧食都不一樣,自然要分開算?!?/br> 后黎的幾乎不收商稅,幾乎所有稅收都來自于農稅,所以這是必須要仔細算的東西,商人之類的不交稅,自然也不在賑災的范圍之中,這也是這個時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也因此商人們都很有危機意識,有銀子的話屯的糧食都不少,就暫時不考慮在內了。 “說的是,”她說的有道理,不過戶部一般不會這么算,太麻煩了,反正也不會差多少,皇上也默認所有人在一起算的,不過年若能有這個想法,證明她還是動了腦筋的,“所以,你的預估是多少?” “糧食二十二萬兩、糧種八萬兩、引渠灌溉修葺五萬兩、耕牛三萬兩、農具十萬兩,搬遷費用二萬兩,醫藥補貼五萬兩。共計五十五萬兩” 比戶部的多五萬兩,而且還缺了很重要的兩項,劉勉之笑道,“郡主只考慮百姓種田,不考慮百姓住家和穿衣么?” “還有,農具就罷了,為什么還配耕牛?”劉勉之極力忍住嘲諷的語氣道,“我們只是賑災,讓百姓活下來,而不是讓他們靠著朝廷養活?!币詾閯e出心裁就能博眼球? “劉大人稍安勿躁,請聽我解釋?!蹦耆魧⒚阒膽B度并不以為意,繼續對皇上道,“臣女查閱了以往的記錄,有耕牛和農具充足的人家,一個青壯可以耕種十畝良田,而且畝產糧食約為五石,而窮困的人家,全靠人力,一個青壯最多只能耕種七畝良田,畝產糧食最多的也不足四石,這樣算來,八千青壯,如果補貼耕牛和農具,可多耕二萬四千畝良田,每畝五石,就是十二萬但糧食,再加上前面畝產的差距五萬六千石,一年就可以多產約十八萬石的糧食。而耕牛和農具的損耗極少,至少可以使用十年,十年就是一百八十萬石,折合銀兩就是一百二十萬兩,去除農具維護,耕牛草料看病等損耗費用二十萬兩,還能盈余一百萬兩,是否值得?” 十三萬換一百萬,當然值得了! 圍觀的眾人大部分都沒聽懂中間的彎彎繞繞,主要是年若算的太快,但不妨礙他們理解結果。 皇上和朝臣們則大部分都聽懂了,道理很簡單,他們也許想到過,卻沒有人關注,他們一直都是把所有人丁按照青壯年來算,人均耕地七畝,糧食產量四石來算,從來沒想到這么小的一點改變就能帶來這么大的差距。 但憑著一點來說,雖然增加了預算,但思路卻非常漂亮,而其中的計算量也比他們平常的算法要多一半! “好!好??!”皇上大贊。 劉勉之臉色發黑,左相為避免他太過難堪,出列問道,“郡主為何要算搬遷費用?而且具老臣所知,兵禍之后,南黎百姓十不存一,以為戰爭的緣故,房屋大多毀壞,財物也基本都耗光了,總不能光考慮耕種?!?/br> 劉勉之臉色好了點,有個好點子能如何?還不是漏了重要的內容? 年若笑笑道,“就像劉大人說的,我們只是賑災,是讓百姓活下來,而不是要養活他們?!?/br> 劉勉之剛剛好起來的臉色又黑了下去,他直覺年若是在諷刺他。 年若確實是順嘴刺他一句,就又繼續道,“修葺灌溉水渠要不少銀子,而這其中人力花費占據一大半,這些銀子是給誰賺了?” 李姑娘早聽的入了神,聽到年若提問,立刻回答道,“百姓?!?/br> “對,是百姓?!蹦耆舻?,“灌溉的水渠百姓們每年都要修葺,都是以服役或者自發的形勢,畢竟事關糧食產量。所以證明百姓們在耕種之余,是有時間去修葺水渠的,那么如今就用雇傭的形勢,百姓們來了,銀子讓百姓們賺回去,就夠解決他們基本的房屋和穿衣問題了?!?/br> “好好好!”皇上又是一陣贊嘆,他們還真沒想過銀子流通起來之后帶來的變化問題,這個思路也非常精妙。 “至于搬遷,這個也是必須的?!蹦耆艚又?,“兵禍之后,方圓幾里都見不到一個村莊或者一家人,只有人們聚集在一起,才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生活才能越來越好?!?/br> 這個不少女眷聽懂了,畢竟年若之前的故事讓他們感觸頗深,如今朝廷就應該扮演那個秀才孫女的角色。 “另外……” “哦?還有?”皇上已經從一開始的隨便看看,變得非常感興趣。要是朝臣們都像她這樣條理清楚的解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他覺得他還可以干個幾年。 “按照以上這些預算,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又免去賦稅,明年淮明郡就不需要朝廷繼續撥款賑災了,到第三年,按照后黎如今的賦稅計算,便可收取稅銀五十五萬兩?!?/br> “不過,這是能夠正常春耕的情況下。按照以往的記錄,春耕每遲三天,糧食減產十分之一,若遲過十天,明年就需要繼續賑災,收取賦稅的時間就需要再推遲一年……” 年若站在大殿中間侃侃而談,態度大方,思維敏捷,主意又新穎實用,對于任何人的問題都對答如流,在座眾人無不被她吸引,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魅力,讓人心生向往。 我也想象她一樣。 在場不知道有多少人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尤其年若帶來的七個人,親自參與其中,體會了那種工作的樂趣,此時再看著自己的成果綻放出炫目的光彩,只覺得胸腔滿漲。 便是抱著來吸引太子注意的寧穆芷和錢微,也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人生至此,第一次體會到這樣的滿足感。 …… “詳細的數據和預估過程,臣女已經都記錄出來,請陛下和太子查閱?!眳R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