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0
扶著踩著車凳邁上了馬車,不經意間卻看到韋芷真看著帷帽下的她,唇角不自覺的彎了彎,露出得意的笑容。 華錦隔著帷帽垂下的輕紗,感覺到那刺眼的笑容,也揚了揚唇。 她就是章華錦,有她本來的樣子。 她就是勛貴世家養出來的嬌小姐,肩不能提手不能抗。 可那又怎么樣,她可是一路風霜雨雪過來的穿-越-女。 坐在甘夫人的對面,便坦然的摘掉了帷帽交給白桃,再次悠然施了一禮,道:“晚輩華錦見過甘夫人?!?/br> 態度恰到好處的是一個晚輩應該有的,禮數上絲毫挑不出錯處,也不過分親密奉承。 華錦知道這甘夫人性子肯定是不一般的,且兩人確實是第一次見面,太親密奉承了反而會惹人反感。 就算她是飛的母親,可奈何感情和好感都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急也急不來。 甘夫人看著眼前嬌花一樣的少女,容貌完美無瑕,舉止無可挑剔,心中有些糾結,又有些惆悵,終是點了點頭。 她一起把韋芷真當成親生女兒的時候,一直能希望親自為她挑個婆家,看著她風風光光嫁給一戶好人家,日子幸福美滿。 后來一朝夢醒,她才知道眼前看似風平浪靜的日子全都是假象。 自己原來曾經歷過那般的驚濤駭浪和刻骨銘心的愛情。 甘氏覺得自己早已經如淺眠一般的心,又勃發出了冉冉生機。 原來她有那么一個不同凡響的夫君,原來她還有一個健康漂亮的兒子。 可當她真正的活過來要去追尋那如海市蜃樓一般的過去時,才發現那些過去真的已經成為了過去,真的如海市蜃樓一般,已經消失不見了。 原來她的夫君在她失憶之時就已經不在這個人世了。 那么為什么老天還要讓她醒過來,經歷一次喪失心愛之人的痛苦呢。 可就在甘氏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飛來到了廣西。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甘氏那幾乎又死了一遍的心,再一次活了過來。 她還有一個兒子。 是她和晉王的兒子。 可后來她才知道,晉王這個封號早由別人承襲了。 而她的兒子,也已經馬上就及弱冠了,而且已經說了親。 她終究是錯過了陪伴他成長的機會。 這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相信沒有人能夠能夠體會。 “甘夫人……”一聲溫聲細語的呼喚,打斷了甘氏的思緒。 甘氏回過頭來看著眼前的少女,這就是兒子未來的媳婦。 看到華錦,甘氏又有種茫然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覺。 不過這兒媳雖然不是她親自選的,卻是兒子一心一意認定的人,也是太后下懿旨親賜的婚事。 要是芷真就好了,她曾這么想過。 而且芷真第一次見到飛仿佛就動了心思。 不過這一路上,飛這孩子都在跟她講他和眼前這位姑娘相遇的點點滴滴。 而且這一路上他也不曾多瞧芷真這孩子一眼。 飛的性情,還真是跟他的父親很像,認定了就會不顧一切,勇往直前。 可這京城中的嬌小姐,和她們部族里的女子性情有著天壤之別,她也實在不知道怎么相處。 罷了,既然是飛喜歡的,她這個母親就不要做惡人去從中作梗了。 而且這丫頭瞧著也確實讓人生不出厭煩來。 甘氏笑了笑,“你就是華錦?” “是呢,甘夫人?!比A錦揚唇一笑,“甘夫人這一路路途辛苦了?!?/br> “不辛苦?!备适弦灿X得再沒有什么別的話可說了,便對馬車外的隨從招了招手。 那隨從便遞了一個包袱過來。 甘氏接了包袱,直接打開,露出里面一個精致的小鼓和一匹顏色花紋很是特別的錦緞。 “這是我們那邊的銅鼓和僮錦?!闭f著便放到了馬車中。 華錦不由打量起那銅鼓和僮錦…… 這就是甘氏給的見面禮了,也是甘氏第一次對她做出的試探。 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求嫁 若是只聽這兩樣見面禮的名字,好似很普通,也不值什么錢。 可偏偏這些日子華錦就找來一些書研究了僮族的風土人情。 所以她知道,銅鼓和僮錦都是廣西僮族那邊的特產。 僮錦貴在織布法特別,所以花紋也很是與眾不同。 那銅鼓,雖然聽起來材質是很普通的,可貴在手工,好的銅鼓,做工極其精美,可以堪稱藝術品。 此時,華錦便帶著幾分期許的把甘氏遞過來的包袱打開,嘴上邊道:“甘夫人,華錦一直就想要個銅鼓的,沒想到今日得以實現了?!?/br> 包袱解開,果然露出里頭一個做工極其精致的小銅鼓來,物以稀為貴,華錦是真的挺喜歡這件工藝品,臉上便不可抑止的露出歡喜來。 這點倒是讓甘氏有些喜出望外。 這兩樣見面禮,她亦是想了許久。她原先的首飾都是舊物,又是飛的父親送的,哪里舍得送人,又不能第一次見面就賞銀子。 沒想到這個小丫頭,倒是挺有眼光,看著也像是真喜歡,不是刻意奉承。 擺弄了一會兒那小銅鼓,華錦才想起自己的見面禮來,忙命白桃道:“快把東西拿出來?!?/br> 此時甘氏更是覺得,華錦確實是真喜歡自己送的禮物,雖然她沒有第一時間拿見面禮出來確實有點失禮,可這樣才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應該有的性情。 甘氏喜歡性情直爽的人。 白桃呈上來的一幅畫卷,甘氏倒也不覺得意外,因為聽飛說過,眼前這小姑娘喜歡畫畫,針線女紅倒是一般。 不過甘氏也沒有覺得這有什么,針線女紅,她倒是也不擅長。 雖然對于繪畫沒有太多的研究,可甘氏還是覺得自己未來兒媳畫的這幅寒梅圖很好,最起碼,看著那雪中寒梅,她甚至想要低頭去嗅嗅那花香。 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知道說的是不是她這樣的人。 甘氏收起了畫卷,也下了馬車。 而華錦也悄悄對一直立在馬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