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5
了銀子回來都交給奶奶收著。他第一次嘗到賺錢的快樂和成就感,對藍怡十分感激,現在基本上已經從趙中選的跟班改為藍怡的跟班,除了在菜園子,就是到藍怡家的門前和山坡上轉悠,就想著給藍怡幫點。就連藍怡種在屋后山坡上的幾十顆大紅果。他也負責拿蟲和防賊。搞得藍怡哭笑不得,周衛極臉黑不已。不過,胖子才不怕周衛極的黑臉。每日到周衛極的山坡上打卡上班,勤快得很。 進入五月中旬后,劉氏也即將分娩了。二嬸李氏直接搬到王林遠家照顧她,幫著帶二妞妞。王林遠也盡量不去商記,在家照顧妻子。 賈氏每日去給她把脈?;貋砀{怡說劉氏這一胎乃是女嬰。 賈氏既然肯說出口,就是有把握的。她們都曉得劉氏多想要個男孩子,所以賈氏沒有開口告訴劉氏和李氏等人,只等著孩子落地再說。畢竟還有希望不是? “好在你二叔家里的日子過起來了,否則這孩子怕是要溺死的?!辟Z氏嘆息一聲。 藍怡知道村里人家雖然講究兒女雙全,但女兒都沒有兒子多。一般也就一兩個,再生了女兒便溺死或是埋了。雖說大周律令有溺殺子孫徙二年的規定。但也是無人監管的,是以民間少少女多鰥夫,娶媳婦不容易。 不過,賈氏的話,她并不同意,“旁人家倒是有可能?,幰?,就算二叔家日子不好過,這孩子生下來也是有人疼的。不說二叔二嬸,三弟妹對二妞妞的態度,你也看見了,怎么能因為再生的又是個閨女就溺死呢?,幰?,三弟妹那里,還得勞煩你多跑幾趟才是?!?/br> 賈氏點頭。在這沒有計劃生育和合理避孕的年代,只能通過湯藥或算日子避孕。從女子十五歲成親開始,到三十五歲之間都有可能懷孕。生孩子是娘親的鬼門關,一尸兩命的事情藍怡也聽到過幾次,她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在她身邊的人身上。 因為生孩子著實危險,所以這里的產育習俗頗多,大都體現出人們對孕婦和嬰兒的祝愿。 五月初一時,劉氏娘家送來了催生禮。催生禮主要是分痛饅頭和鴨蛋等食物。分痛饅頭裝在彩盆里,帖著五男二女、眠羊、臥鹿等彩畫。鴨蛋要一百二十枚,還有其他膳食,如羊生、棗、米等,希望產婦順產、多產子及又有男又有女的愿望。 這段時間,劉氏整個人又胖了一圈,每日挺著大肚子在院子里轉圈,因賈氏說這樣容易生產。 藍怡端著文軒的長壽面去看她時,她正由李氏扶著轉圈??吹剿{怡過來,劉氏趕緊打招呼:“大嫂,這么熱的天你咋過來了?” 藍怡把籃子放在石桌上,扶著她坐下才說到:“今兒個文軒過生,我給你送些面條過來。你嘗嘗咱們今年種的大紅果,味道可還能入口?” 李氏笑道:“家里也有種的,味道自然是好。你留著賣錢多好,咱們吃不吃的都成?!崩钍弦哺{怡中了二三十棵大紅果,雖說現在家里有錢了,但她還是那個節儉性子,既然大紅果快趕上好rou價了,自然是要摘了去賣錢的,平日里除了三個孩子吃上一兩個解饞,做菜都舍不得放。 藍怡卻是敞開吃的,“二嬸,咱們種了東西還不是要先緊著自己吃過癮?呵呵,我也著實是喜歡這個味兒?!?/br> 劉氏端起來吃了半碗,意猶未盡地看著剩下的半碗吞吞口水,但是賈氏說了不能多吃,她也只能忍著,“大嫂,這大紅果就是好吃。今年我身子骨不方便,婆婆又要照顧我,你看院子里的大紅果,可沒大嫂那院里的長得好呢?!?/br> 藍怡笑笑,“我每日早晚伺候著,比照顧孩子也不差,才能多結幾個出來。過兩天我多給你送幾個過來,你這肚子也就這幾日了,可得當心些?!?/br> “賈嬸子說這孩子個頭大,這一個多月我就沒怎么吃飽,就怕生時費勁。我也不急,出月子怎么也能趕上大嫂出嫁。到時候咱們可要好好樂呵,去城里逛逛?!眲⑹线@些日子被拘的有些發毛了,早就盤算著出去呢。 藍怡聽她這么說,又想起自己那沒繡完的嫁衣。大多數日子也是在家,渾身酸疼,繡娘的活可不是好干的。好在,現在是槐花飄香的季節,坐在樹下也是花香濃郁,還算舒服。 “大嫂,這有銀子了。煩心事也不少。前幾日我娘過來。說三弟要娶媳婦家里沒銀子,想著從我這里拿二十兩。張口便是二十兩??!我成親那會兒辦嫁妝才不到五兩銀子!”劉氏憤憤的說,“村里平日那些還過得去的??丛蹅冇辛算y子,不是上門來借,就是打咱們牡丹花的主意,現在居然有人上門想著給二妞妞定娃娃親!這哪是人辦的事!要不是我身子沉。非得學大嫂你一樣,一人打她們幾個耳光。好叫她們知道咱不是那能被占便宜的主!” 藍怡聽了直皺眉,這些事她也知道一些,好在自己平日與人交往少,加上自己又素有潑辣的名聲。這些人沒敢登自己的門。 “大嫂,周老三和周老四家賣的涼皮又是你的主意吧?你可不能瞞著我?!眲⑹嫌职似牌饋?,四月牡丹花開時。他們兩家擺攤賣涼皮,大家伙都看到了。一份十五文錢,那滋味真是不錯,劉氏也吃了幾碗。 藍怡點頭:“我只是貪嘴琢磨了幾種調料,孩子們愛吃,他們兩家商量了去擺攤賣些零用。我跟你們說過‘授人以漁’的道理,你可要記得。大伙日子過的都好了,咱們才能真正好起來,哪些人值得幫哪些人不值得幫咱們要分清楚?!?/br> “大嫂放心,林遠他跟我說了好多次,家里買水田剩下的銀子我也收好了,林遠不同意我是不會動的,夫妻兩個商量著花?!眲⑹线肿煨π?,用手捋了一下自己的鬢發,這動作以前顯得十分嫵媚,現在胖臉胖手指頭做出來怎么也有幾分別扭,藍怡看了忍不住想笑。 周衛極的兩個堂弟,也就是周二發家的兩個兒子周衛鯤和周衛鵬賣的涼皮并非全是藍怡這個穿越人士的功勞。 大周本就有涼皮,只不過配料上差了些。藍怡磨了麻醬,發了豆芽做成了以前常吃的味道,周衛鵬的妻子楊氏帶著小花枝過來玩時嘗過后就跟藍怡商量著擺攤子賣涼皮賺錢,藍怡也就把調料法子交給了他們。 楊氏是個腦子快的,在牡丹園子旁邊支攤子,擺上桌凳賣了一個多月,不只米皮和面皮,黍、糜、綠豆皮都被她們做出來,配料改良后更符合大周人的口味,生意自然很好。 牡丹花凋謝后,青山丹園的游客稀少,很多在旁邊擺攤子的人都撤了,楊氏兩家自然也是。不過他們并沒有閑著。前幾日藍怡去城里看到他們在街道邊賣涼皮,吃的人也不少,只是楊氏說做涼皮買賣的人比以前多了,只賣到八文錢一碗。兩家都是本分勤快人,八文錢雖便宜不少,但是還是能賺個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