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7
兒的身世,她就覺得自己待宇兒還不夠好,應該更好一點,更好一點,讓他感受到幸福,感受到愛。 鄭氏似乎是知道女兒在想什么,“桃兒,雖說三歲看老,宇兒本性是個純善的好孩子,但是你也不能因為他的身世可憐就縱著他,讓他養成好吃懶做的惡習,這不是對他好,反而是害了他?!?/br> 鄭氏的話說得很有道理,藍怡在娘親身上蹭蹭小臉,“知道了娘?!?/br> “你莫不放在心上,”鄭氏又接著叮囑道,“你看二爺,他五歲時去了爹娘,太夫人和老夫人把他接到身邊養著,衣食伺候一如大爺。二爺嘴甜,哄得太夫人和老爺開心,什么事都由著他,老夫人又因為隔著一層,不好像大爺那樣約束他,才使得他養成這樣喜討要、不知感恩的性子?!?/br> 說起王家二爺王明禮,藍怡坐直了身子,“娘。我進了王家大門,發現隔開各院的那幾道難看的院墻都拆了,王明禮他們搬出去住了么?” 鄭氏一點她的鼻子?!爸辉蹅兡飩z就罷了,當這外人的面不可直呼二爺的名諱。若不想叫二哥,也得尊他一生二爺才是?!?/br> 藍怡是認了周老夫人做義母的,稱呼王明禮一聲“二哥”也屬應當。藍怡撇撇嘴,她才不要叫他二哥,這個稱呼是周衛極的專用,“這里不是沒有外人么。娘快說啦!” 鄭氏拿她無奈,笑著說道:“二爺夫妻還是一直住在多壽堂中,這多壽堂本就是二房老爺老夫人的住處。其實二房在外也有幾處宅院的,二夫人吵了幾次要搬出去,只二爺不許罷了。他說自己搬出去后,偌大一個王家祖宅就剩下周老夫人一人太冷清。他們在這里晨昏定省也方便。那些院墻。自三房搬出去后,你爹就拆了幾個,花園的院墻是二爺做主拆的,說本就是一家人,留著院墻讓人看著難受?!?/br> 這王明禮,還真是會說話。 “聽爹爹說他這半年來閉門苦讀,可是真的?” 鄭氏點頭,不過還是猶豫的說道:“雖說是閉門苦讀。但二房的熱鬧也不少。二爺半年內又納了兩個妾,其中一個你也認得。就是他身邊的夏嬌。二夫人自去年八月鬧了那一場回來后,對二爺的態度大改,雖說面上還是敬著,但私底下縱著幾個小妾爭鋒吃醋,鬧得二爺很沒面子,且她處處捉二爺的錯處,只要找到一點就大吵大鬧,帶著文庭少爺回娘家,直到一月前又診出喜脈才安生些?!?/br> 上次周老夫人責備田氏偷取大房之物,王明禮不只不護著她,還大義凜然地說要休妻,田氏徹底看清了丈夫的薄情寡義,對他也死了心。再加上她有兒子護身,便由著性子折騰,只要王明禮捉不住她的錯處就沒有辦法休妻,這是典型的我不好過也不會讓你好過的做法。夫妻做到這等程度,除了相互折磨,還剩下什么? “娘,他們這樣吵,田氏怎么還會有身孕呢?” 鄭氏抿抿嘴,看著女兒好奇地小臉,“夫妻再吵也是夫妻,本就是床頭打架床尾合的。你也要嫁人了,切忌不可因為吵架就將丈夫往外趕不讓他進門,這樣子夫妻就真的生分了?!?/br> 怎么說著說著,又扯到自己頭上?藍怡眨眨眼,一臉莫名奇妙,鄭氏見她這樣,不禁搖頭嘆息,憐愛地摸摸她的小臉。 女兒還是太小了,該多在家留兩年再嫁才是。 “娘,哥的親事還沒有著落么?” 提起這件事,鄭氏長眉緊鎖,怒道:“這個不孝子,娘給他相看了好幾家的姑娘,人家都是樂意的,可你哥就是不點頭,說什么要先立業再成家。要像衛極一樣,待到二十五歲再成親,他今年才十八歲,若再等七八年成親,哪里還有好人家的閨女肯嫁給他!” 藍怡呵呵笑了起來,十八歲算起來不算小,但也不算太大呢。程家小七今年也是十八歲,也是沒有定親四處逍遙著,“娘,您這話可說錯了,周二哥二十五歲才和我定親,難不成我也不是好人家的閨女了!娘一生氣,把自己都繞進去啦?!?/br> 鄭氏被女兒逗笑了,“你個鬼機靈!若是你哥能有衛極的福氣找到桃兒這樣的好媳婦,娘再等十年也愿意!” “娘,娶兒媳婦回來本就是要和哥過日子的,還是要他滿意才成。哥既然不著急,就再等等吧,或許是緣分未到吧?!?/br> 不知為什么,藍怡總覺得王春榮不肯成親與自己有關,自己曾和他提過脫去奴籍,娶一房平常人家的姑娘好好過日子的事情,當時他就是十分心動的?,F在他們畢竟是王家的下人,娶妻的話,還是要講究門當戶對的。 凡大周子民,戶籍分為五等,第一等是貴籍,一般都是世家大族;第二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百姓;第三等是商籍,乃行商的人家;第四等是奴籍,就是像王承德他們這等為人奴仆的身份,除非主家開恩賜與脫籍,才能成為良籍或商籍;第五等是賤籍,是妓子,戲子等行當。大周的戶籍等級分明,以一二級為貴,后三級為下,只是這幾年衙門越發注重商事,商籍也可參加科舉考試等,身份明顯改善。 捕快也屬于賤籍。周衛極來提親時,鄭氏就因他是捕快而不欲同意藍怡嫁與周衛極,春桃的青梅竹馬的鄰居王少言乃為良籍,所以鄭氏更同意藍怡嫁于他?,F在王春榮要成親,若非對方十分滿意,縱使王承德身為王家的管家,頗有家資,就算窮苦良籍的女兒也不愿嫁入奴籍的,鄭氏也只有從奴籍中為他尋親。 下人一旦脫去奴籍,若無田產家業,生計將難以維持,還不如跟在慈寬的主家不愁吃喝,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奴籍都想脫籍入良籍的,這或許就是一種類似于寄生的思想吧。 但從牢中出來后,王春榮的觀點發生了很大改變,他也想像meimei一樣,可自己當家作主,不肯再這樣將性命、前途交與他人之手。只是,父母都感恩于王家,他要脫籍并非易事。 ps:感謝小癩的打賞,感謝jx060519投出的滿分評價票,謝謝大家的支持。(。。) 正文 第二四六章 墳前驚魂 王明哲的兩周年忌日,藍怡帶著文軒跟隨周老夫人等人一起到墳上祭拜。 “兒啊,娘帶著文軒來看你了?!敝芾戏蛉苏Z帶顫抖地說,眼淚如斷線的珠子,但在眾多晚輩面前,她并未失態。 文軒上前,按照娘親的叮囑,雙膝跪在墳前,三叩首之后,念叨道:“爹,娘,你們是寶寶的親生爹娘,可是,寶寶不記得你們?!?/br> 他怎么會記得,父母死時,他還是襁褓中的未滿周歲的嬰兒。后邊很多人等著,藍怡不想他再說下去,剛想上前,卻被身邊的周老夫人拉住,“讓他們父子說說話吧?!?/br> 大周人多認為死者逝去三年之中,每逢忌日會從陰間出來,與親人相會,所以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