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0
一二,我只能幫著照看一下蔬菜長勢,至于銷路還要大哥多費心思?!?/br> 夏重瀟點頭,“冬日難行,藍妹得空去一兩次即可,蔬菜銷路有程備游盯著。想來不成問題?!?/br> 想到樂香居的掌柜、瞇瞇眼的白胖子程備游,藍怡猛然覺得好久不見。但此人給她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跋拇蟾?,我覺得程備游是個能用之才?!?/br> 夏重瀟聽了,一向儒雅的臉上居然露出幾分便秘的難看表情,不過很快被他遮蓋過去,“此人能力自然不容小窺。他是程自牧派來監督小七的,但似乎又脫離的程自牧的掌控,與小七走的更近,我也說不好他到底站在哪一邊,藍妹還是不要與他太過接近,尤其不是不要讓他知道你與小七私交甚好之事,省得惹來麻煩?!?/br> 藍怡挑挑眉,怎么越聽越覺得有點無間道的意思?夏順則一副呆愣地看著夏重瀟,沒想到大少爺竟說到了這等地步,程備游的事情他知道的都沒有這么清楚。 夏重瀟見一向機警沉穩的夏順難得露出這等表情,露出幾分笑意:“夏順,你要記住,除了我與婉妹,藍妹也是你的主子,凡是與商記有關的事情,藍妹要知道的,你都可直言相告?!?/br> 夏順恭敬起身應下。大少爺說的是“與商記有關的事情”這個尺度已經很大了,他是夏家的老人,知道的事情自然不少。不過藍怡做事向來有尺度,他也曉得大少爺的意思,分寸之間不用再細說。 藍怡見已無事,便站起身,“好了,稿子大伙也看過了,若是沒有異議咱們就各自回去思考幾日,下次開會時再具體商量?!?/br> 林遠站起身伸個懶腰,“六子和小七都不在,看來年前咱們是不得閑了?!?/br> 夏順笑笑,“越忙越好,越忙說明咱們商記的生意越好?!?/br> 藍怡卻故作神秘的搖搖頭,“夏掌柜,等咱們理順了這些日?,嵤铝鞒?,把事務放到管事手里,咱們幾個開會只討論攸關商記發展的大事和重要的人事任免,可是會比現在輕松很多呢,到時候咱們還可以邊垂釣小酌邊開會呢?!?/br> 眾人聽了藍怡的話,相視一笑,前景果真是美好誘人的。 夏重瀟伸指一點藍怡的額頭,“有藍妹的妙計,大哥就等著做個悠閑的江畔漁叟了。今日乃開爐日家里正熱鬧著,走吧,隨我回家,母親念叨你好幾日了,定親之事藍妹要好生與她老人家說說才是?!?/br> 十月一日,是大周的開爐日,有司向宮廷進暖爐炭,各大寺廟設開爐齋,有錢人家這日也要新裝暖閣,低垂繡簾,老少團圓,淺斟低唱,以應開爐之序,夏家自然也是有不少節目的,藍怡不想去湊這個熱鬧。 “姨母那里我改日再登門拜訪,今日還要去買些東西?!?/br> 夏重瀟也不勉強,叮囑幾句后便離開了家。藍怡是與林喜、林遠一起坐牛車來的,她要去買東西兩人自然陪著。 “大嫂,要買些什么?”林喜牽牛車,回頭問道。 天氣越發冷了,藍怡把手藏在袖子里,“買些碗筷回去,家里的不夠用了?!?/br> 王林遠聽了,笑道:“大嫂,買碗筷何須去別處轉,咱們的雜貨鋪里到了一批曲陽定窯的白瓷,我記得大嫂喜歡白色瓷器吧?不如咱們去挑挑?” 定窯白瓷和京師附近的鈞窯青瓷是大周知名瓷器,價格自然是不便宜的。青瓷古樸大氣,藍怡很喜歡青瓷擺件和掛件,但餐具用的瓷器,她更喜歡白瓷,覺得白色更能襯托出食物本身的色澤。 “用不得這么好的,就是買幾個日常用的,家里孩子還小,定窯白瓷摔了可惜?!边@些瓷器,若是留到現代,絕對是值錢的古董啊,藍怡總有些舍不得。 林喜拴好牛車,勸道:“大嫂,定窯白瓷雖貴,但成本卻只占三成,咱們這一批是直接從曲陽進貨拉過來的,其中上好的被挑了去做貢瓷,這是官家挑剩的,大嫂多挑幾個用著?!?/br> 這就是自家有鋪子的好處啊,片刻之后,店內的伙計把藍怡挑好的瓷器裝箱小心的放在牛車上,三人慢悠悠地回北溝村。 “咱們這瓷器品質不錯,只是這樣擺著著實不上檔次,裝瓷器的盒子也簡陋了些。咱們可以設計些漂亮精致的高檔木盒,將成套的碗碟裝進去,這樣不僅好看,也防摔,價格自然就上去了?!彼{怡建議道,合適的包裝可以提高商品的觀賞和保護價值,大周的包裝多是運輸包裝,銷售包裝做得還不夠精致。 “大嫂說得對,聽說進貢到宮里的碗碟就裝在精致的香檀木盒內,里邊還配以錦綢,很是漂亮呢?!蓖趿诌h應道。 王林喜現在凡是都用數字說話,“這樣的木盒,用棗木、桉木和水曲柳即可,鏤空雕刻花紋再漆以彩漆,絕對漂亮,成本價也不及瓷器的一成,但我估摸著售價可提高三成不止,這事能做?!?/br> 王林喜由一個沉默寡言的莊稼漢子飛速蛻變成一個精明沉穩的商人,讓藍怡十分有成就感,“二弟說的不錯,你們再想想,咱們的雜貨里,還有不少好東西也可以按著這個思路改改。那些打算挑禮品送人的,定十分喜歡這漂亮大氣又實用的東西?!?/br> 王林喜和王林遠得到鼓勵,開始興致勃勃地提出更好的建議,藍怡也認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半個多時辰很快就過去了。 下車時,王林遠好奇問道:“大嫂,這大白瓷碗你買了四個,是要做什么用?盛飯喝粥個頭也太大了些?!?/br> 藍怡臉一紅,這幾個大碗是給周衛極準備的,他胃口大,家里的小碗吃著不夠過癮,藍怡不想讓他總對著罐子吃。 現在只要周衛極在家,藍怡就會給他準備晚餐,做好之后直接敲墻遞過去,兩人也會隔墻說幾句話,溫馨而甜蜜。 周衛極吃完后,總是把罐子和碗刷得干凈,籃子里有時會給藍怡放些小禮品。有時是這邊難得見到的果子,有時是他給藍怡買的書籍。昨日,他就送了藍怡一本前朝詩人軼事,中間還夾了一張紙條,約她今晚酉時兩刻相見。 周衛極的字比她寫得好很多,工整漂亮,很有力道。古人都是自小學習寫毛筆字,她這個半路出家的自然是比不了的。 想到他那冷清清的家,藍怡這次準備了足量的吃食,打算陪著周衛極一起用晚餐。 開爐日大小也算個節日,算是兩人一起過節了。當然,她曉得以周衛極的耐冷程度,是不可能會這么早生起火炕的。(。。) 正文 第一八六章 重在溝通 “周二哥,今日去父母墳上送過寒衣了么?” 十月初一,標志著寒冬的到來,大周民俗不止是家中開爐取暖、為遠方的親人寄送寒衣,也擔心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這日要祭祀先祖,祭祀之物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