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窩里雞蛋的母雞抓出來,準備了小籃子,里邊蒲草放上十五只雞蛋讓它們開始抱窩孵蛋。宇兒則在旁邊期盼著孵出來的都是母雞,想到每日撿幾十個雞蛋,很快撿滿一籮筐的美事,笑的合不攏嘴。 藍怡則沒有功夫遐想,她準備好吃食和熱水,帶著兩個孩子趕往山坡,牡丹這幾日正是施花前肥的時候,再也耽擱不得。 讓宇兒和寶寶在花匠趙尚景的小院里玩耍,藍怡帶著斗笠,穿著利落的緊身薄棉衣褲,套外衫系粗布圍腰,忙碌起來。 山坡下堆放的是年后拉來的馬牛糞便,這些將山坡下堆著已經發酵好的糞肥散開,用鐵鍬鏟起,放在一棵棵牡丹的根部,等灑好肥料后再澆足水,花前肥講究的是效果快,肥力足,動物糞便最合適不過。 這些糞肥是夏重瀟幫著聯系的買進的,趙花匠回來瞧見糞肥后邊直接決定用它來施花前肥,而去年堆放發酵的稻桿肥則等到花后再施。 山坡上五千多株牡丹,就算在六子、王林喜等人的幫忙下藍怡也忙碌了好幾日才施肥澆灌完畢,此時的牡丹嫩芽已經長出葉子,山坡上的牡丹竟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也足見趙花匠的技術之高,因此藍怡等人對趙花匠更加尊敬起來。 趙尚景倒是個謙虛的,他并沒有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只說是這里水土好,大伙又照顧的細心才有這成果。 趙尚景對于去年冬天藍怡用來涂抹牡丹植株的石硫合劑很感興趣,今年給牡丹松綁后發覺牡丹植株涂抹了石硫合劑果真是有用處的,他便虛心向藍怡請教了一番。藍怡也沒藏著掖著,把自己知道的直言相告,畢竟這石硫合劑比起單用生石灰去蟲治病效果要好上不少。但是藍怡也強調了石硫合劑藥效大,不能多用,一年也只能用一兩次等注意事項,趙尚景見藍怡教的毫無保留,對她笑的也多了幾分真心,照顧牡丹、教授王林喜更加認真起來,王二叔和王林喜更是樂的喜上眉梢。 這幾日,他們的油坊已經悄悄開張了,夏順和王林遠正忙著榨油的事情,藍怡地窖里的牡丹籽也被轉運到了油坊的倉庫里,一切正在順利進行。 給牡丹澆水施肥后,也就到了清明節。三月清明,春歸大地,加上一場及時的春雨,澆的山間田地更是綠油油的一片,村內外向陽背風處的杏樹桃樹等已開始打開花苞,綻放光華,滿村猶如仙境,清明乃是賞花外出游玩的最佳時節。(。。) 正文 第八十八章 春天來了 賞花時節,專門出門踏青賞花的也多是城里人,村里人天天處在這美景之中,也就習以為常,照樣忙碌著。 返青開始拔節的小麥田里很快長出和麥苗一般高的草;山坡上的牡丹澆溉過后,也鉆出了小草芽,藍怡帶著兩個孩子,每日上下午在田里除草,累了就坐在田邊歇息,教兩個孩子認識花草、背誦知名的清明詩詞。傍晚時分,他們便迎著夕陽,數著天上的云朵,帶著毛驢和山羊們回家吃飯歇息,第二日早間接著出來忙碌。 藍怡每日瞧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就覺得心情舒暢。她著實喜歡這種生活,快樂來的如此簡單,沒有勾心斗角,沒有阿諛奉承,沒有蠅營狗茍,踩著腳下踏實的土地和敦厚的大山,望著滿山的鮮花和潺潺的流水,聽著清脆熱鬧的鳥鳴蟲唱,似乎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她有事會忍不住哼唱幾句,表達自己的快樂。 是啊,有什么事情能讓她不快樂呢?桃染粉腮,柳睜媚眼,紅杏枝頭春意鬧,哪一件不是熬了一個寒冬才能欣賞到的景致,呼吸里都是帶著花香的,這般難得,卻似乎又這般稀松平常,春去春來春復春,年年如此,卻還是年年激動。 她的這種快樂,也感染了自己的鄰居周衛極。前些日子宇兒和寶寶生病時,周衛極跟著著急,每日聞者藍怡家飄出的陣陣藥味,除此之外聽不到她們三個在院子里活動的聲音,他擔心不已。 現在。兩個孩子痊愈了,終于又傳來歡聲笑語,甚至有時隔著院墻。他都能聽到藍怡歡快的誦詩聲,讓他也忍不住勾起嘴角,覺得今年春天甚美。 這段時日祭祀游玩等活動甚多,拜掃祭祖,折柳插門,踏青游覽等名目繁多,這其中讓藍怡最無奈的一個。便是寒食習俗了。寒食節在清明之前兩日,顧名思義,“寒食”便是要禁火。吃冷食的。 家里的兩個孩子身體剛好一些,禁不起冷食的折騰。藍怡便沒有顧忌什么節日禁忌,寒食節也照樣點火做飯,讓兩個孩子能有一口溫熱可口的飯菜下肚。這也是她穿越過來之后第一次沒有遵照節令習俗做事。但卻心安理得。 若是為了節令習俗再搞得兩個孩子生病,那她可真是要后悔死的。 清明節后,桃花紅、杏花白、菜花黃的時候,楊柳飛煙,春色也過半,百花大斗芳菲,村里的婦人們頭上又開滿了各色花朵。這次就連藍怡也沒有免俗,在牡丹園里忙碌時。寶寶摘了大把的山花給她插在頭上,藍怡也沒有取下來。嗅著滿頭的花香,傻樂著。 王林喜挑著兩籮筐的小鴨子到山坡上時,見到大嫂這副樣子,也覺得她這個年紀就該如此快樂:“大嫂,你瞧瞧,這些都是剛出窩的小鴨子,周家村集市上的小鴨都被咱買回來了?!?/br> 藍怡早就忘了自己頭上的花,走到籮筐邊看著里邊一百只黃色小鴨子,笑著問道:“那可買夠了?” 王林喜搖頭,仍舊樂樂呵呵地說:“集市上也就一百多只,這一百只大嫂你先養著,爹說明后幾天他到周圍幾個村的集日上轉轉,再買一百多只回來,咱們一家一百只也就不少了。大嫂,這鴨子你得先在家里養幾天,大點了再弄出來,否則怕被禍禍了?!?/br> “恩?!彼{怡拿起一只小鴨子,托在手里觀察著,“待會兒我就帶回去,辛苦二弟了?!?/br> “不必帶回去了,養在我那院子里就好?!边@時,趙花匠帶著宇兒和寶寶走過來,宇兒和寶寶見著小鴨子一聲歡呼地圍過來,趙花匠瞧了瞧便搭話道。 藍怡搖頭:“這哪成,這么多小鴨子也吵著呢,影響趙大叔休息就不好了?!?/br> “幾只鴨子罷了,就養在西側小竹屋里,等著過幾日大些了放養在山坡上,也省得你來回跑了?!?/br> 藍怡見他這么說,也就點頭應下。左右她每日要過來,喂養小鴨子倒也不算不方便。 “王大嫂你這想法倒是不錯呢,山坡上養些鴨子,既能吃草又能肥地,一舉兩得?!壁w尚景贊賞道。 藍怡抽抽嘴角,不知道為什么,這兩日六子也喊起自己王大嫂來,趙尚景也跟著喊起來,雖然聽著比“夫人”親切了些,但是被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家喊自己大嫂,藍怡還是滿不習慣的。 “這還得多虧了去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