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7
,價格就這么定了下來,一個月之后交貨。 如果說這花賣得好,那么以后這花估計會被人模仿,到時候價格就不這么高了,若是賣得不好,那肯定也不會再來跟村子里做,在周澤楷眼里,這些普通的頭花,不過是一錘子買賣,只有那顏色特殊的,估計還有賺頭。 畢竟這頭花是真正的精巧,而且包裝十分的精美,才能夠賣上這個價格,要知道,這年頭五六毛錢能買一斤多的豬rou了…… 楊村長帶人回到村子里之后,這叫一個高興??!給村子里創造了那么多的利益!雖然扣除了這布料的錢實際上也賺了沒多少,但是好歹是給村里的人增加了點兒收益,作為村長,楊村長是希望村里家家戶戶能夠好好過個好年的。 因為頭花制作的量比較大,村里幾乎是年輕的女孩兒都加入了這場頭花的制作中,大家都清楚,這事情不能傳揚出去,要不然村長會被人舉報,家里的女孩兒去做頭花的更是被耳提面命的交代了,說一定不能把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 這件事情是村子里隱秘的事情,知青們都不知道,在村人眼中,這些人還是外人,除了跟楊月華訂婚的周澤楷,好多聰明的女人已經猜到了,這頭花估計是周澤楷想出來的,不然怎么不見楊母和楊月華以前拿出來???有了這個女婿之后反倒就拿出來了! 不過這種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也沒人會說出來,終于,一個月之后,眼看到了十月份,這頭花全都做出來了,周澤楷作為頭花的首位制作人,幾乎是全部將這些頭花檢查了一遍,沒問題之后,才跟村長村支書等人一起去了百貨行交貨。 在經過人家的檢查之后,交易成功,拿到了兩批貨物的貨款加起來總共一千塊!這簡直是讓村長高興極了,雖然這其中有一小半都是本金,但是其他的那是賺來的錢??! 本金當初是周澤楷拿出來的,加上他自己染的布料,最終他一個人拿到了五百塊,剩下的五百塊,就是村子里的人的分紅了,當然,這個價格還是楊村長覺得對不住周澤楷的價格,畢竟,周澤楷人家拿出了三百塊當本金,雖然賺了兩百,可是那些珍貴的彩色布料,就算是放在市場里面賣,估計也能夠賣出這個價格,這都是因為周澤楷在故意照顧村子里呢…… 對于這件事情,楊村長實在是感謝萬分,回去之后,就通知了做頭花的那些人讓她們去領自己的薪水。 最后周澤楷按照每人做頭花的數量和質量給大家發了工資,那些姑娘和媳婦們差不多有三十多個人,分下來每個人都有十塊以上,簡直是讓她們高興極了! 要知道她們有些丈夫在外面打工的一個月也才賺不到二十塊而已,她們只是做做這頭花,竟然就賺了十塊錢!這要是以后還能做頭花,那該多好!日子就能過下去了…… 看到這些女人們興奮的模樣,周澤楷也笑了起來,或許,這個年代已經是最壞的年代,可是終究有一些人在這里,讓你覺得這個時代,也并不是那么壞。 為了活著,每個人都用盡了全部的力氣。 第320章 知青和農女19 一轉眼,天色就冷了下來,隨著年關的緩緩接近,整個村子都彌漫著一種過年的氣氛,畢竟一年到頭也就過年的時候最為歡樂,家家戶戶都是開始辦年貨,村里唯一一家養豬的殺了豬之后,十里八鄉的鄉里鄉親都過來買豬rou。 周澤楷很喜歡這樣過年的氣氛,雖說天冷了,可是在他山上的陷阱,也捕捉到了因為天冷所以出門獵食的兔子和野雞,拿著這些東西就去了楊月華家中,楊村長已經說了,今年讓周澤楷在他家里過。 等周澤楷過去的時候,楊村長正坐在臺子上抽煙,手都凍紅了一片,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楊叔?!敝軡煽哌^去,楊村長這才露出了恍然的表情,接著趕緊招呼周澤楷。 “阿楷,趕緊進屋,這外面冷得很,我看這兩天是要下雪了,也不知道會是下多大的雪……” 周澤楷隨著楊村長進屋,屋里確實是暖和不少,自打冷了之后周澤楷的衣服幾乎都是楊月華給做的,如今身上穿的,就是楊月華給做的藍色棉襖,十分的暖和,針腳也密集的很。 進來之后,楊母就看到了周澤楷。 “來就來了,還拿這玩意干嘛?你又上山了?這會兒山上不安全,萬一下雪了怎么辦?而且每年這冬天后山若是有動物吃不上飯,要襲擊人的,這段時間別去山上了,懂么?” 楊母這段時間的相處,是真的把周澤楷當成自己兒子看的,聽到周澤楷說上山了,趕緊交代道。 “嗯,伯母,我知道了,以后不去了?!?/br> 周澤楷聽話的點頭,將手里的東西已經遞給了楊母,這半年的時間楊村長家里沒少吃rou,一個個倒是精神很不錯。 楊月華出來的打掃看到周澤楷,打完招呼之后,去幫母親做飯,她知道周澤楷過來的時候,父親總愛拉著周澤楷說話。 房間里面,楊村長一口一口抽著悶煙,不知道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眉頭一直緊皺著。 “楊叔,是有什事情讓你為難么?” 周澤楷看著這般的楊村長,詢問道,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夠讓楊村長為難的,如今村子里因為做頭花倒是也給每家每戶啊賺到了不少錢,上次跟百貨行的頭花交易之后,更是又做了四次頭花,村子里今年鐵定是能夠過得下去的。 楊村長聽到周澤楷的話,這才神色復雜的抬起頭,看向眼前的周澤楷,說道。 “阿楷,你知道第一任知青下鄉的時間么?” 知青下鄉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周澤楷聽到過父親提起,所以點點頭道。 “知道,應該有三十年左右了?!?/br> 具體是哪一年,以及不能隨便說出口,至少,已經有三十年了。 楊村長拿起手里的煙槍往桌上磕幾下,聲音中帶著一種難以言語的傷感。 “自打三十年前有知青下鄉,村子里其實就被改變了不少,那個時候我還不是村長,我認識了很多知青,你知道……那些知青最后都怎么了么?” 曾經的故事,講起來或許是最為傷人的,周澤楷光是聽楊村長的口氣,就已經知道了,那些知青們,肯定不是回城了,回城的名額就那么幾個,知青那么多,這名額怎么分配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定有人一輩子都無法回城,那么對于那些知青們,這樣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結局呢? 周澤楷沒有回答,他隱隱約約有些猜測,而楊村長卻是繼續說道。 “你同意家里來鄉下,一定也就明白,但凡是來當知青的,最少沒有個五六年是回不去的,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要在這個大山里面了。三十年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