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義日報了,咱們上京市這邊所有的日報,我今晚就請他們一起吃飯,盡量讓這首詩明天就能夠登報,你就放心吧!” 孟璋也是一瞬間有了一種無法言說的使命感,也不決定把這首詩單獨投給某個報社了,決定直接請幾個報社的社長出來吃飯,明天一定要讓所有上京市的報紙上,都出現這首愛國的詩歌?。?! 第50章 民國詩人的小嬌妻10 1918年年初,文壇注定不是平靜的一年,先是由一些出國留學的學者在上面發表一些開放派情詩標榜戀愛自由靈魂自由,隨后更是引來了眾多民眾的謾罵,而就在這個時候,卻出現了一首作品,讓所有學者都為之深深震撼。 這首用時下最流行的先進派詩歌表現了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國家飄零想要為國報效的心情,幾乎是一經發行便引來了眾多學者的贊美,除此之外,更是因為它獨特的風格,也受到了許多老百姓的歡迎,老百姓雖然沒學過多少字,可是這么些簡單的句子,在老師傅念過幾次之后,倒是也能夠背的倒背如流。 特別是那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話也成為了愛國學生們最愛掛在嘴邊的話,一個個先生們看到這首詩之后都為之觸動,對于這首詩的作者周澤楷更是有一種心之神往。 能夠寫出這樣熱愛國家的人,一定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人。 有了孟璋的幫忙,周澤楷的第一首詩成功的打開了在文壇的局面,這首更是被很多人所傳唱,不過一周的時間,上京市許多人便知道了這首先進派的愛國詩人,這首更是直接流通往外省,開始發揮他的效應。 因著周澤楷的作品連續上了四個日報,倒是有人偷偷打聽他的后臺,這一打聽,倒是弄清楚了周澤楷的身份,父親周漢云,是個有名的藝術家,寫文作畫樣樣精通,岳父更是孟家的孟璋,甚至人家還出國了三年學習國外的文化,怪不得能夠寫出如此好的作品。 很多文人都打著這個幌子想要拜訪周澤楷,只可惜周澤楷才沒時間參加那些文人的宴會,因為家里的服裝廠,在過完年之后,已經又開始工作了,而他現在,整天忙碌在服裝廠,哪有時間跟人喝茶談詩? “現在樣品已經做出來了,明楨你看一下,如果覺得還行的話,那么就可以按照這個樣品繼續進行生產了?!?/br> 孟瓊玉也是在廠子里幫忙,她這三年的時光,至少有一半都是在這廠子里面,所以在這方面,她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周澤楷接過了孟瓊玉遞過來的樣品,這樣品是小西裝的樣子,特別按照周澤楷的要求做出來的,而且周家已經聯系了一個木廠,做了一批木衣架,那木衣架就是專門準備給這些小孩子穿的衣服的。 手里的小西裝看起來精致極了,黑色的料子摸起來十分的柔軟,版型各方面也都十分的正規,為了顧及是小孩子穿的,里面的白襯衫更是有好幾種材料,一種細棉布料,一種真絲布料,還有一種半亞麻的布料,以及針織小毛衣,再加上了小小的黑色蝴蝶結,更是讓這件小衣服看起來更加的精致華美,當然,這樣的衣服,造價也是不低的。 “可以了,這個就挺好的,對了,母親不是經常跟幾個相熟的太太一起聚會么?那些太太膝下也有不少孫子孫女,先多做一些樣品,到時候讓母親送過去先讓這些孩子穿著?!?/br> 周澤楷將衣服放下,倒是想到了一個打廣告的門路,要說現在,大家穿衣服,那都是看誰穿的更加的精美,衣香鬢影那可不是胡說的,不說年輕人穿的好,小的老的都是穿的十分精美,這也能夠反應出如今的社會現狀,富的富到家,窮的就窮死,周澤楷暫時無力改變這種情況,卻想要努力的做些什么。 “嗯,行,我回去就問問母親那些孩子的尺碼,父親這幾天總給你去看鋪子,裝修上的事情都在做了么?” 自從知道丈夫這次回來便不走了,孟瓊玉心里倒是開心的很,現在每天跟丈夫一起工作,哪怕是累一些,也是讓孟瓊玉心甘情愿,更何況,她累了,還有丈夫的關心。 “應該都差不多了吧?我把該做的都跟父親說了?!?/br> 這年頭在國內應該還沒有玻璃窗的店鋪,所以周澤楷在讓父親去裝修的時候特地多多交代了,不過他相信父親一定能夠弄好的。 “嗯,廠子這邊,我已經按照你的安排,先讓人做四歲左右的小洋裝和西裝了,其他的到時候有人定了咱們再做?!?/br> 孟瓊玉將這已經做好的小西裝收拾起來,放在了一個干凈的盒子里,這衣服貴得很,整個造價都達到了兩個大洋,如果弄壞了,那是十分可惜的。 現如今外面的民工,一個月的工資也才一個大洋,這還是他們廠子里面加上加班費給的,乳溝是其他廠子,兩個月也不知道能不能賺這么多。 周澤楷倒是明白這會兒人力資源的價格低廉,所以正準備跟父親商量擴建廠子的事情,他打算好好的發展一下這服裝產業。 “這個等到時候開店了再說,十幾個款式,應該總會有人喜歡的?!?/br> 對于上京市高層人士的消費,周澤楷一點兒都不懷疑,因為之前就去正陽街看過,正陽街有一家西餐廳店鋪,里面吃一頓西餐就要一個大洋,這那些人都吃得起,他這衣服,肯定也是能賣的出去的。 就在兩個人商量店鋪的事情時,家里的下人卻急忙跑了過來。 “大少爺,大少爺,家里來人了,說是王大統領的人,說王大統領想要大少爺過府一敘,老爺讓我趕緊過來通知您?!?/br> 聽到這話的時候,周澤楷就知道,機會來了。 王大統領王雪盛有看日報的習慣,并且對于如今的詩人有一定的看法,并且還給某些日報寫過信,這個都是周澤楷調查出來的,現在自從發布之后,幾乎每天都有人給報社寫信,那些信都送到了周家,周澤楷閑暇時分便會去看上些許,只是一直沒看到王雪盛的信件而已,現在想來,對方恐怕是迫不及待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王雪盛在進入上京市地下這一行的時候,家里也算是書香門第傳承下來的,王雪盛后來文人轉武人,卻并非跟那些武將一樣一個腸子,倒是學文不少,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外面幾大軍閥不停征戰想要拿下國土的時候,王雪盛卻是雌伏不動,就是因為如今國家凋零,外敵入侵,若是國內的人再一起斗起來,那還有百姓的什么活處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雪盛倒是喜歡跟一些文人交流,并且從這些文人的口中聽到屬于這個國家的一些事跡,以及某些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