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6
內門弟子大聲道。 胡寒眉抬手,隕石冒著火焰從天而降,樂舒他們所站的地方再也沒有一處完好。她化身本體后天生蠱惑之術更為強烈,即便是入道之人也難以支撐。 樂舒看著被隕石砸入地底的諸多弟子,心中怒火中燒,但她知道,眼下不能硬抗,只有等援軍來了再作打算。 “退?你們一個也別想走?!焙夹β曧憦卣麄€南方,“這是我的九命城!” 無數妖獸狂號著沖入九鳴城中。 茶老舅看了看有些癲狂的胡寒眉,又掃了眼苦苦支撐的人道弟子,神色悲憫。 他對謝遙和宋離憂說道:“你們可愿隨我去酆都城避一避?” “自然愿意?!彼坞x憂淡淡地道。 “我誓與鏡國共存亡!”謝遙眼睛發紅。 天命已定,眾生又作何掙扎? 天命未定,眾生又何去何從? 卷三 十世佛陀 第五十一章 人若鴻毛,命如野草 鏡國,新歷安平一百四十六年早春。 此時距十萬大山天妖胡寒眉將九鳴城化作九命妖城已近兩年,兩年前人道援軍因受天機遮蔽,對清川山府兵力判斷失誤,履天壇內門弟子五百人盡數折損在退出九鳴城的過程中,彼時唯嫡傳弟子樂舒一人手持殘刃,眼睜睜地看著南方唯一一道邊陲防線陷落獸潮之中。 此后國師于鏡都發動血祭,以之前那五百內門弟子注入圣池的精血為媒,以慈安城國師府布下的華表為基,喚人道英靈降世。人道弟子從鏡國各地源源不斷地被調往慈安城,于慈安城重鑄人道防線。 約半年前,清川山府與履天壇以閑花城流連河為界,一南一北,僵持不下。以南之地,人命微如草芥,尸橫遍野,再無一絲生機。以北之地,人道諸多青年將領崛起,誓為人道戰盡最后一滴血,謝遙也是其中之一。 新歷安平一百四十五年初冬,流連河面開始結冰,人道軍隊欲渡河反擊,大敗。此時履天壇弟子傷亡已近十萬。 但也就在那一年的冬天,國師于鏡都以十萬英靈、百萬生靈為牲禮,以血祭之法拆解履天圣壇。 新歷安平一百四十六年的第一日,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履天圣壇出現在慈安城上空。出征祭典在慈安城舉行,圣環升空,遮天蔽日,所有死去的人道弟子不再化為鬼物歸入酆都城,而是化作英靈進入履天圣壇,以身鑄成光柱,支撐圣環的擴張,永生永世不入輪回。 在履天圣壇光環所籠罩的地方,所有人族都悍不畏死,戰意沸騰,這種一往無前的氣勢讓本來就異地征戰的妖族陷入了泥沼,既不能向前也不能后退。 這開始成為一場消耗戰。 清川山府有百萬妖眾,一名巔峰天妖。但因為履天圣壇被遷到慈安城,為規避圣壇的直接攻擊,胡寒眉無法再親自出手襲殺人族。而時妖軍已深入鏡國腹地,與十萬大山相隔太遠,一時間損耗的妖軍也得不到補充,死一個就少一個。所以清川山府選擇收縮擴張,緊守九鳴城,以此為根基,逐步站穩腳跟再向北方緩慢侵入。 酆都城無所不在,原本鬼道也未有大動作,只有一些零散弟子cao縱死去的妖族和人族從中攫取力量,伺機擴張。但在國師移圣壇于慈安城后,所有人族不再化作鬼物歸入酆都城,酆都城實力因此大為削弱。傳言今年將有鬼道嫡傳弟子被派往戰亂之地重整鬼道軍力。戰亂期間茶老舅從未親自現身,沒有人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假。 履天壇在新歷安平一百四十六年頒布大鏡國新政,所有人族可于傳法壇接受履天壇傳承。此法一出,天下皆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無門檻傳法授道的圣地。從這一年開始,人道正式進入了一個全民修行的術法盛世,也進入了一個萬民同心、共御外敵的戰爭亂世。在妖道、鬼道戰力無法得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道的戰斗力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飆升著,整個人族都成為了履天壇的后備軍。 人道傳承居然在這場來得猝不及防,還被險惡算計的戰亂中,走向了最鼎盛的時代。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還暫時沒有影響到身在遙遠西北雪山的云青。 兩年前的界山選址中,由提出斗法的眠鳳廊一方開始逐個對歸靈寺弟子挑戰。先由一名眠鳳廊弟子與一名歸靈寺弟子切磋,生死不論,勝者可以繼續挑戰別人,直到失敗為止。 鄭真真難得聰明了一次,她一開始就挑了云青,受“重傷”敗退后就不再參與接下來的亂斗了。 云青在接下來的應戰中陷入苦斗。 同為仙道圣地,神隱門傳承以太上之道為主,而眠鳳廊傳承則不同,她們多以逍遙之意入道。雖然都是女子,但斗法中不乏大開大合,肆意揮灑。一般剛剛開局不等云青做好準備,對方術法就如傾盆之雨般狂涌而出,若是第一波爆發能好好抗下或者避開,那么云青便可以趁其舊勢已去,新力未生,一舉近身,使用純粹的rou身攻擊手段廢其經脈,斷其生機。 但是若第一波攻擊未能完全避開,或者沒扛下來,那接下來多半就得受其所控,死路一條。 最糟糕的是眠鳳廊術法簡直多如牛毛,一連三、四個人打下來居然一點相似之處也沒有,云青連破綻都很難找到,更不用提針對性的打法了。而且圣地門人多少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道心堅定,以她的幻術修為很難動搖其本心。再加上目前為止最強的大日黑天輪真氣也不能用,方寸盞因為藏著阿芒也用不了,云青一開始就處于天然的劣勢。 基本上她都是在依靠洗髓經的法門rou身硬抗法術,抗住了就贏,扛不住就死。 大概輪到第五個人的時候云青只好假裝傷勢積累過重,身體不支,離開了戰局。 最后的結果是以一勝之差,眠鳳廊敗在歸靈寺手下,界山以他們所在的雪山為界,往南移動三座山的距離。 活著回去的除了了緣和九歡之外,眠鳳廊僅有四人,歸靈寺僅有三人。 回寺之后,云青安安分分修行洗髓經,每日早課晚課誦經拜佛,從不逾矩,亦不再窺探藏經閣了。 大概這么過了一年多,新歷安平一百四十六年早春,西北草原雪災嚴重,無數牧民受其所害難以維生。有朝圣者大雪封山的情況下還找到歸靈寺山門,欲求佛庇佑,保他們渡過這次難關。 不久后寺內就多了些救濟草原牧民的任務。 云青請求前往救渡受苦受難的牧民們,借這個機會稍稍遠離歸靈寺一段時間,淡化自己的存在感,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再回去。 下一次回去,可能就是離開的時候了。 ※※※ “多謝你了,多謝你了,要不是你我現在早已……”滿身是血的干瘦牧民跪在一個少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