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有了錢,自然就會有人去花銷,如此一進一出之間,市場自然就活絡起來了。而朝廷看似買進賣出都是一個價,要承擔其中的損耗和各種消耗,但實際上這些糧食也完全不必放在一個地方長霉,而可以將之運轉起來。畢竟各地米價不同,周轉起來,這份損耗也就可以填補了。 但最重要的是,借由這樣的做法,卻可以極大的提升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一旦形成習慣,以后他們就不會將手里的東西一直屯著,而愿意在朝廷的保證下拿出來進行流通,形成良性循環。 然而所有的善政到最后都免不了面對一個問題:如何使之運轉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可以叫做“一場親征引發的改革”。 李定宸:開始的時候,我說我要去打仗,皇后說我沒有人。后來有了人,又說我沒有權。等我有了權,又說我沒有錢糧…… 第章 力不可及 歷史上許多變革與政策,并不是不好,只是沒有一以貫之的人與精神,到最后善政中途廢弛,有時候引起的后果,比苛政更加惡劣。 不過,李定宸沒有靠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是皇帝,手下還有成百上千的官吏可以使用,既不能、也不需要事必躬親,很多事只要提個頭就可以,剩下的交給下面的人去完善。 所以這個提議得到了越羅的肯定之后,他便召集重臣們開小會,大方的將自己寫的東西展示給他們看,“諸卿以為如何?” 說起來,皇帝也算是安分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所以這一回召見重臣,表現出要搞事情的傾向,大臣們首先出現的情緒不是抗拒,而是“終于來了”。 對這位陛下的不安分,他們也算是習慣了。 所以發現他提出來的竟然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善政,看起來也不離譜,反對的念頭也就不那么強烈了。 何況這還是能夠“增加”朝政收入的好事。 ——朝廷用銀錢購買百姓手中的糧食,戶部自然就可以多鑄一批錢了。等于是平白多出來的預算,誰不高興? 畢竟每個部門都有無數的事等著用錢,以往想從戶部要出錢來,那是千難萬難。國庫的收入就是那么多,緊巴巴的,只能盡著要緊的地方是使,那不太要緊的,就只能一緩再緩了。 因為不是要賺百姓的錢,又是于己有好處的事,所以即使最迂腐頑固的老臣,也沒有直接反對,只是委婉的說這件事做起來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無算,須得謹慎對待。 “朕也知曉,這才令諸公前來綢繆此事,請各抒己見,盡早擬出個條陳來才好?!崩疃ㄥ沸Σ[瞇的道。 為他這一句話,接下來大半個月的時間,這些部閣重臣們自己手里的差事都分派下去了,每天下了朝就是被李定宸抓來開小會,直到散衙方休。但總有些事情是不能分派下去,只好自己處理的,于是從李定宸這里離開,他們還要回官衙繼續處理事務。若不是奏折不能帶回家,說不定連夜里都不得歇息。 如此勞累了一段時間,圍繞這件事發散思維,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 眾人總算商量出來了一個章程:不讓地方官府來負責這件事,而是交給各地轉運使司去做。 轉運使司本來就負責谷物、財貨、鹽鐵的運輸,同時還兼有監察地方的職責。這件事交給他們去辦,既可以借重轉運使司對各地情形的了解,調度這些糧食,又正好與當地官府形成互相監督的局面,以免背離重設常平倉的初衷。 而后再由監察御史每年巡查,當可使之不至于因為下面官員的懈怠或是貪欲而成為有名無實。 除此之外,眾人還順便完善了一下這個想法,表示既然百姓可以在常平倉賣糧,那么完全可以讓官府收稅的時候只收銀錢,以此鼓勵大家出售糧食。既可以避免因為豐收反而出現谷賤傷農的情況,又能給各地官府免除麻煩。 再有就是一個李定宸之前沒有想到的問題:這么做肯定會沖擊大糧商的生意。為了避免被糧商們反過來利用,或者被某些貪小利者占便宜,收糧時要發給百姓糧券,沒有糧券不能在常平倉購買糧食。 而大理寺卿,前任戶部尚書,更是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拍案叫絕的主意。 “雖然陛下說,賣了糧食,百姓們手中有錢,就肯花銷。但據臣所知,絕大多數百姓還是更愿意將銀子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而不是拿出去花用。既然如此,這銀子放在哪里不是放?何如咱們替他們收管?”他對眾人道。 “如何收管?”次相劉誠捋著胡須問。 趙靖道,“既然收糧食的時候給發糧券,那就可以給他們兩種選擇。一是拿走錢和糧券,那么將來還可以用錢和糧券換回同等的糧食。二是只拿糧券,那么將來領糧食時,就可以多領一些糧食。若是不領糧食,那就能憑糧票多得一點銀錢。至于多久給,給多少,還得細細磋商才可?!?/br> 李定宸后來跟越羅說起此事,還滿面笑容的稱贊趙靖,“該當他是戶部尚書,放到大理寺著實可惜了?!?/br> “陛下難道還能給他調回來?”越羅道。 這戶部如今還有人坐著呢,無憑無故,調回來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李定宸只是朝她一笑,“山人自有妙計,總之先叫他在大理寺待上兩年,磨一磨性子,倒也不是壞事?!?/br> 越羅一看就覺得他又在憋什么壞主意,便追問,“陛下打算怎么做?” “現在說了就沒意思了,阿羅看著便是?!崩疃ㄥ芬膊徽谘谧约阂箟牡囊馑?,“這一回準保要讓朝中諸公都大吃一驚?!?/br> “陛下快饒了他們吧,當心嚇多了給他們嚇出毛病來?!?/br> 李定宸信心滿滿道,“這阿羅就不必擔心了,年邁的幾位老臣都已經回鄉去了,如今朝中留下的都尚算年富力強,不用擔心會嚇壞了。軍國重臣,豈能連這點擔待都沒有?” 越羅為之絕倒,也只好在心里同情一下幾位大人,同時在他們開小朝會的時候,多多的令御膳房準備了好克化的茶食點心,中午這一頓賜宴也必是豐盛的席面。 她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但回到當下,趙靖的提議雖好,但李定宸最后還是決定一步一步來,先將常平倉的攤子鋪開了,若是沒有問題,那么就按照他的建議來做,如此朝廷手中可周轉的銀子,就更多了。 而這些銀子,又必然都是要花出去的?!傩諅儾簧岬没?,朝中諸公卻不會不舍得。 如此一來,也算是間接的讓百姓們手中的銀子都流通了出去,又足可以養活許多人。而這些人,又會創造出更多的東西,豐富市場和百姓們的生活。 李定宸把自己要推動發展商業的心思藏得很深,朝臣們都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