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到了能替兒子遮風擋雨的時候,又怎么能不替他著想? 生在帝王家,走上這條路是無法避免的。他能做的,也只會推遲這一天的到來。 雖然人人都知道冬生會是太子,但皇子和太子到底是不一樣的。他一日不是太子,就一日不必承擔這副沉重的擔子。 于是跟越羅商量過后,李定宸便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聲淚俱下,先是深情回憶了當年先帝還在時自己的孺慕之心,又說先帝去世之后自己心中如何惶恐,然后轉到冬生出生之后自己如何歡喜,又如何擔憂…… 一番長篇大論,最后得出結論:朕就這么一個兒子,又還年幼,不忍他如此辛苦,又怕他人小受不起,所以立太子的事可以略微推遲一些,比如朕登基時的八歲就是個很合適的年齡。 原本聽他撫今追昔,以為皇帝又要折騰出什么大事來的朝臣聽到這里,不由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立刻表示這都不算事。 于是李定宸“得寸進尺”,又將給冬生選雜學老師的事給提了出來。話里話外,還暗示,“當年朕就是因為沒學過這些,才一直被你們蒙蔽,以致懈怠朝政,到如今才知道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東西,朝中卻根本沒幾個人懂,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又是示弱又是威脅,朝臣們表示很心累??紤]到皇帝最近一直在施恩雜學出身的官員,把皇子拿出來做人情也不太意外,便也沒怎么反對。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好事,誰知其中一位官員不知道腦子里怎么想的,忽然出列表示,陛下既然覺得宮中只有皇長子一個有些單薄,何不廣選淑女充實后宮,綿延皇嗣? 說實話,這番話說出來,就連其他大臣都想把此人叉出去了。 雖說李定宸很能折騰朝堂,但到現在為止,他所做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是大家不服氣的。他并不是一意孤行、獨斷專-制的皇帝,能聽得進一件,也愿意改進自己的想法,在妥協和博弈之中實施自己的政見。 這樣一個皇帝,可以說就是很多官員心目中的有道明君了。 而對大部分朝臣而言,皇帝英明睿智,又已經有了繼承人,這就夠了。他們不會太過關注后宮,也覺得皇帝愛重皇后、不近女色是好事。那隔三差五就往宮里選美人送貢品的,是昏君! 再說縱觀歷史,還真不是后宮人多,生的兒子多就是好事。 所以這位官員跳出來,卻沒有得到任何聲援,所有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假裝什么也沒聽到。 而御座上的天子,臉卻已經徹底黑下來了,“朕與皇后春秋正盛,就不牢愛卿cao心后宮諸事了!”然后氣呼呼的退了朝,回去找皇后求安慰去了。 雖然當時沒有發作,但第二日,這位官員就因為“寵妾滅妻”而被陛下點名批評,罰銅三斤。如今市面上還是用銅錢更多,罰銅便是罰錢。這一點錢,對朝官來說不算什么。但被皇帝申飭,還是因為這種原因,卻足夠他成為滿朝笑柄。 以后升遷、加封、恩賞之類的事,也就跟他沒有關系了。 皇長子冬生同學并不知道自家父皇為自己費了多少心。因為一直被越羅灌輸學習的概念,而且越羅帶著他學習的時候總是一邊學一邊玩兒,所以聽說過了年就要去上學,不但沒有害怕,反而興致勃勃。 因為是即將入學的孩子了,所以除夕夜祭祖時,李定宸便將冬生也帶了過去。 然而祭祀典禮冗長枯燥,在這樣的天氣里,站上幾個時辰,為了莊重還不能有任何失儀,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堅持下來,何況小孩子。雖然冬生并沒有完成全程,只在最后幾步時跟著走了個過場,但卻還是感染了風寒,當天夜里就發了燒。 江太后聽到消息,都不顧夜里宮中各門已經下鑰,匆匆趕過來,將李定宸和越羅這一對當爹娘的一頓臭罵,然后心疼的抱著她的乖孫照看去了。 李定宸和越羅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李定宸還湊過來,在越羅耳邊小聲嘀咕,“朕小時候也不曾見母后這樣心疼過?!?/br> 其實小孩子發燒是常有的事,民間叫做“長燒”,意即燒過之后孩子就會長大一些。但冬生的身體一向很好,各種小兒多發的災病都很少見,所以才越發嚇人。 虧得宮中什么藥材都有,太醫又手段高明,到天亮時,燒就退下去了,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江太后滿臉疲憊,連永和宮都沒回,將就著在這邊睡下了。李定宸和越羅卻還不能休息,一個去早朝,一個處理完宮務之后,也得過去幫忙批閱奏折。 宮中出事,朝堂上也有耳聞。所以李定宸上朝時精神狀態不好,朝臣們還出言安撫了幾句。 本來想勸李定宸圣體為重,可以暫且休息一番,不要強熬,卻聽他感嘆道,“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朕今日才算有了幾分明悟。宮中醫藥俱全,朕與皇后尚且如此擔憂,天下父母在孩子病重時,又當如何?一思及此,朕便不免中心憂慮,難以排解?!?/br> 朝臣們此刻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套路,一邊安慰他一邊盛贊他愛民如子,好聽的話不要錢一般拋出來。 李定宸卻越發感嘆,“朕雖有心,但能為我大秦子民做的卻十分有限。使天下人人病重皆可就醫服藥,朕當無慮矣!” 終于有聰明人反應過來了,內相顏錦泉出列道,“臣聞民間有人獻上醫書一部,陛下正使人查驗,正是能救萬民之策。若此醫書能頒行天下,大秦子民便都能受天恩潤澤了?!?/br> 他的學生陳淵也隨后道,“正是如此。如今陛下張貼皇榜,搜羅天下人才,正是為萬民謀福祉之事?!?/br> “只是這樣的速度太慢,卻也不知能征來多少人?!崩疃ㄥ窇n愁嘆息。 第94章 前程遠大 李定宸雖然早有心在科舉之中加入醫科,農科和工科,但卻一直壓著,沒有在朝堂上說出來。 畢竟下一次的科考定在天泰十三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籌備。卻不想,陳淵此刻就送上了一個枕頭。 因此陳淵話音一落,李定宸便立刻拍掌道,“陳卿真是善體朕意,若能于科舉之中擇選醫科人才,想來鉆研此道者必然更眾。長此以往,必然人才濟濟?!?/br> 畢竟進士科三年一屆,每一次所選不過三百多人。若有其他的路可走,想來不少人都會考慮。 李定宸開口盛贊,立刻就將這件事的基調給定下來了,就算有一部分人想要反對,但開醫科又影響不到他們這些讀書人的利益,而且大夫多了是好事,人生在世,誰能保證自己永遠無病無災呢? 這么一猶豫,卻是已經錯失機會了。 顏錦泉道,“開醫科自然是造福萬民之策,只是這些選出來的士子如何安置,卻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