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續跟下去。 終于,馬車駛入了安慶坊。 整個西京城共有一百多個里坊,但除卻尚且荒廢的部分之外,普通百姓大都聚居在城南一帶十幾個里坊之中,擠擠挨挨。剩下的,則大都被道館、寺廟以及各種王公貴族府邸所占據。 譬如安慶坊,一共只有兩戶。占據大半個坊的是寧王府,剩下的部分是某位國公的府邸,但家族沒落,此處被皇室收回,并未再賜他人,一直荒廢至今。也就是說,這安慶坊中,一共只住了一戶人家。 “還跟不跟?”楚不凡問陳慶。 陳慶根本不回答這個問題,已經開始踅摸能跟過去的漏洞?!m然京軍負責整個西京城的守備,但里坊與里坊之間自然也是不同的。城南那邊每日派遣一個小隊定時巡邏即可,但像這種住著王室公卿的里坊,卻是一定有一隊人駐守在此,守護十分嚴密。 當然,說成是監視也未為不可。 所以要從這些人的眼皮底下摸進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即使已經到了這里,基本上可以確定對方的身份,但只要沒親眼看到那人的臉,對他們來說就仍有不確定之處。這一點險,不得不冒。 好在守衛再森嚴,也總有漏洞,兩人尋著機會,照例翻墻入內,借助花木遮當躲過來往仆人,趕到正門附近時,正好看到一群人將那斗篷人迎了進來。 大抵因為回到了自己的地方,對方放松下來,直接掀開了斗篷上連著的帽子,露出了一張年輕英武的面容。 寧王李定寬。 …… 在要怎么把這件事上報的問題上,楚不凡和陳慶的看法有些出入。 在楚不凡看來,他們兩人冒著險跟了大半天功夫,總算是摸清楚了來龍去脈,還順便弄到了一張彌足珍貴的名單,就該直接交給皇帝。反正對別人而言面君很難,他們卻是幾乎日日都能見的。 但陳慶卻覺得要先將此事告知王安將軍,再由他上報。若是陛下有疑慮之處,再召見二人不遲。他們是能很容易就見到皇帝,但越是如此,就越是不能亂了分寸,壞了規矩。 若說見皇帝的次數之多,那些宮人內侍不是比誰都強?但誰可見過宮人內侍不講規矩,有事不與管著自己的姑姑太監們說,就這么直沖沖的跑到皇帝面前去說話? 楚不凡最后被他說服,怏怏的將名單和奏折交了上去,對陳慶卻越發橫挑鼻子豎挑眼,怎么看都覺得不爽。 然而王將軍顯然比他懂規矩,此事雖是由他稟報,但他半點都沒有沾功的意思,在李定宸面前說明此事與自己無關,不過是個傳話的。于是很快,李定宸那邊的恩賞就送過來了。 升三級,蔭一子。 對武將來說,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就是最高的追求,李定宸的上次可以說全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撓到了他們的癢處,令人心情愉快。王安也得到了書面表揚,稱贊他御下有方。 這兩人一貫受皇帝看重,又是神武衛中武藝最出眾的,所以這份恩賞雖然來得突然,但卻也沒人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的實力的確能匹配得上,早就有人說過他們這一二年必然高深,不可能一直做個平頭校尉。 而李定宸這邊,雖然什么都知道了,甚至意外得到了一份依附于李定寬的官員名單,卻沒有急著動手,而是暫且將此事按捺下去了。 寧王李定寬,是宣宗第二子,李定宸的哥哥,宮中多稱二親王,寧王這個名號是李定宸登基之后封的。 自從他登基以來,上面的幾位兄長一直表現得十分順服,現在看來,只怕是在私底下積蓄力量,就等待那個合適的時機呢!如今出了太白經天,怕是有些忍不住了。 李定宸之前跟越羅說,這件事絕不姑息,可不是隨便說說。 若是此刻將事情挑出來,且不提朝臣和天下人信不信,便是相信了,處置也不可能太重,最多不過是處罰和貶斥。對李定宸而言,震懾作用幾近于無。 可如果李定寬成功舉事,將他的野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那么不需要李定宸開口說什么,就有的是人站出來做他手里的刀,不讓李定寬有好結果。 到那時,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誅除叛逆”四個字。 這就是政治。 而相比有了李定寬的結局擺在前頭,偶棉的人就算是想跟上,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了。而他自己,在這其間則可從容布置,保證將此事的影響降到最低,不至于會讓朝堂產生動蕩。 當然,順藤摸瓜將李定寬的后手和底牌都掀開,也是很重要的。 第58章 引君入甕 李定寬覺得老天爺都在幫自己。 四月中,固原鎮一封奏折送到了京城,卻是西邊的戎戎人舉兵來犯。 戎戎人并不建國,以部落為單位聚居,大大小小的部落加起來有幾十個,其中以四大部落為首。這四大部落都曾經接受過朝廷的冊封,但近些年來,因為朝堂上的君主并不強勢,國力漸漸衰弱,戎戎人的部落自然也生出了野心。 其中有兩個直接在邊境跟大秦起了沖突,對上國頗為不敬。而另外兩個表面臣服,私底下卻跟其他部落勾連。 當初分別冊封四個部落的首領,目的就是要他們互相牽制,以免對大秦產生威脅,而且效果也的確不錯,那么多年來雖然摩擦不斷,但始終沒有大戰。 然而如今現在四大部落勾結在一起,裹挾著其他的小部落,顯然是打算趁著小皇帝還沒有掌權的時機,從大秦這里咬下一口rou來。 這個時機選得實在是太好了,朝廷內憂外患,對李定寬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本來不是什么干練的性子,對此事心中也還有些躊躇,本打算觀望一段時間,但這個消息卻讓他下定了決心。 為了這一天,他生生熬了十年,已經忍夠了! 因為同樣姓李,是世宗皇帝的后裔,所以李定寬的行事自然跟普通的亂臣賊子不同。 他在朝堂上結交了不少官員,又著意拉攏了好幾位武將,打的是逼宮退位的主意。有文臣武將站在自己這一邊,只要抓住機會兵圍皇宮,逼迫李定宸禪位于自己,事情就成了。 這樣一來,時機的選擇就相當重要。 其實李定宸出城送葬那日倒是個好機會,若能在太白經天之時兵圍皇陵,將滿朝文武一網打盡,那才真是輕松便可拿下??上У氖沁@種事情欽天監根本預測不到,當時事發突然,完全來不及應對,白白錯失良機。 但如今也顧不得那么多了,既然沒有現成的良機,那自己創造出一個來就是!反正積蓄多年的力量,都是要用在這一搏上的。 于是收到固原那邊的消息之后,李定寬便不再如平常那樣鎮日在王府里賞花喝酒,而是頻繁的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