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呢。就叫你紅葉罷?!?/br> 終究,沒有一個人得了自在。 --- 陸苒在片中飾演的就是那小婦人。 對于陸苒的表現,觀眾的反應可不是差強人意那么簡單,而是幾乎要到了驚為天人的地步。 原因倒不是陸苒的表演有多么驚艷。陳允升的作品自帶魔法加成,連最刻薄的影評人都對影片不吝贊美之詞,電影里的每個演員也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他們也都知道陳導的愛好,本是璞玉,初經雕琢,陸苒的表演雖然不夠驚艷與完美,也略有高光時刻,總體表現已經在“升女郎”的平均水準之上,對角色的把握也接近滿分。 這已是不易。這些年,在大熒幕上,能夠正確把握一個角色,把戲演好的演員,是越來越少了。 影評人嘆息,于是對陸苒寬容了幾分。 普通觀眾倒是沒講究那么多,只是覺得這個姑娘順眼,耐看,帶著一股親切感,這個角色又招人憐愛,于是對陸苒的印象蠻好。 就這樣,陸苒的風頭一時無兩,借機刷了國內幾個分量十足的新人獎。 基于的影響力和觀影群體的龐大,陸苒頓時就收獲了極高的人氣。 --- 奈何陸苒的起點太高,人氣再好,繼之后便拿不出具有分量的代表作品,依然被輿論扣上了“高開低走”的帽子。 對于這樣的言論,陸苒曾經和好友孫蕓斯吐槽了一番。 陸苒簡直無語死了:“沒有代表作品全怪我咯?我嚴肅接戲,認真演戲,從不把表演當兒戲。又不是我把好劇本往外推,現在好劇本簡直提著燈籠都難找!” 陸苒面臨的確實是很難堪的局面。通過陳允升的作品出道,注定她不會輕易涉足小銀屏。 目前的市場票房雖然一派喜人的景象,但能由小花擔綱女主的電影,簡直鳳毛麟角,選擇面極小,除了文藝片之外,在商業片的選擇上,往往以言情催淚片和腦殘片為主。 而且,就像陸苒吐槽的那樣,現在好的劇本少之又少,很多電影連講清楚一個故事這樣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在角色塑造上更是不用心。 便是有心,在這種局面下,陸苒也顯得很是無力。 孫蕓斯不屑地翻白眼:“那是因為姐沒出馬?!?/br> 陸苒撇撇嘴:“你這個不務正業的人!你還有臉說!” 孫蕓斯是陸苒的大學校友,學的是編劇專業,如今卻在做一個段子手,或者用高大上的稱法,叫自由撰稿人,在某公眾平臺上擁有一個熱門的公眾號,是個分分鐘量10w 的大神級人物。 那時陸苒剛進大學,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乖乖女。有次陸苒遭遇咸豬手,反抗無果,孫蕓斯過來三言兩語就解決掉那個人。 孫蕓斯對那樣的陸苒簡直嫌棄個半死,她自覺有必要拯救一個弱雞少女。于是,陸苒被迫成為了孫蕓斯的跟班,經常被孫蕓斯驚世駭俗的言論驚嚇得不行。 孫蕓斯頗有俠女之風,覺得自己背負著拯救三觀未成形的陸苒的重任,于是在孫蕓斯的錘煉之下,陸苒不僅練就了各種防身格斗術,內心的吐槽之魂亦是日漸覺醒,也逐漸認同了孫蕓斯的許多觀念。 就這樣,兩個人氣味相投,關系越來越鐵。 雖然陸苒時??卦V孫蕓斯不務正業,但其實她是很羨慕孫蕓斯的。當陸苒要在戲里遇到一眾三觀奇葩的杰克蘇與白蓮花的時候,孫蕓斯卻能借著段子和推送文章,手撕直男癌和黑蓮花,快意恩仇,而陸苒只能偷偷登錄自己的小號,默默點個贊。 --- 之后再無好作品,多少也讓一些路人感到失望,陸苒的人氣一年年下滑——雖然到現在也不過三四年,大家還會稱呼她“升女郎”,但腔調和語氣,從恭維與贊美,變成了質疑與嘲諷。 現如今,在那些個論壇里邊,陸苒的名字,只會出現在這樣的月經貼里,而且還被樓主們嫌棄“已經八爛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沒什么好說的”。 實力諷刺。 不過陸苒也看得開,得失心并沒那么重。 偶爾她也會在做夢的時候夢見當初的盛況,但不過夢一場,醒來便煙消云散,不會有任何的不甘。她還年輕,沒必要像個滄桑的老者一樣緬懷往事。 反正她現在還年輕。有多少比她大了十來歲的女演員還在玻尿酸的加持下頑強地出演瑪麗蘇少女呢,她現在還一臉天然的膠原蛋白,未來的人生要煥發幾個春都有可能。 --- 陸苒是這么想的,但不代表她的經紀人和她身后的公司也是這么想。 陸苒一直以來的目標是做個優秀的演員。 但是,她再有夢想,也只能放在夢里想一想。 況且她的所謂夢想,在經紀人和公司看來,簡直幼稚得可笑。 作者有話要說: 各位觀眾老爺大家好( ?? ?) 這是本人第一次開文,來給我捧個場嘛~[扭屁屁] 一個人自言自語好孤單(T_T)/~~ ☆、第二章 作為公司的簽約藝人,不管是演戲、唱歌、跑通告、接廣告,不過都是在給公司賺錢。 但像陸苒這樣的小花,在大環境之下,她只能算是一個藝人,而且因為人氣下滑,她現在只能算是個二線藝人。 夢想不能當飯吃。凡是演員,總會被討論演技。但對于一個藝人來說,演技如何是一回事,圈錢才是硬道理。 陸苒圈錢的能力正在下降,公司更不可能任由她自己的想法來。她能做的,只是乖乖聽話,接受公司的一切安排。 因此,她接拍了這部由同名熱門IP改編而成的電影。 是網絡人氣作家聞璃的代表作品。故事內容并不復雜,一個關于成長與愛的故事,簡單又暖心。非常典型的套路文,不乏狗血的橋段,只是由于作者的文筆優美,情節設置不落俗套,書粉也不在少數。 陸苒讀書的時候也挺喜歡看這種題材類型的言情的,網上那些“百部經典”的書單,她看了起碼有八十本。但隨著她走上演戲這條路,這種故事套路在她眼里顯得愈發無趣,只能對她的吐槽技能起到鍛煉的作用。 然而,架不住這幾年IP改編的風潮愈演愈烈,吐槽歸吐槽,片約還是得照接,戲還是得照演,對于即將退居十八線的陸苒來說,并沒有選擇的余地。 萬幸不管從原著還是劇本改編兩方面而言,這部片子看起來還算靠譜,雖然狗血,但也狗血得別致,并沒有常見的車禍、打胎、閨蜜叛變等典型情節。 就像是一個隨時有可能發生在普通年輕人身邊的故事,雖然平淡,但顯得真實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