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皇帝當時就傳旨,晉貴姬李氏為貴儀。 冊封禮在她足傷期間舉行,很是隆重。 詔以淑女李氏冊封貴儀,禮部奏上儀注: 先期太常寺具香、脯、醢、酒、果,告于奉先殿、奉慈殿、崇先殿。 翰林院具祝文 前一日鴻臚寺設節冊案于奉天殿,節案居左,冊案居右,設節冊彩輿于丹墀內教坊司設中和韶樂錦衣衛設儀仗如朔望儀 是日早內官設貴儀受冊位于宮中,設節冊案于受冊案之北,節案居左冊案居右又設香案于節冊案前至期上具常服以冊封貴儀祭告三殿如常儀禮畢,上易皮弁服御華蓋殿,鴻臚寺官執事官各具朝服行禮畢,奏請升殿。導駕官導上升座,文武百官各具公服入班行叩頭禮,左右侍班正副具朝服入,就拜位鳴贊贊四拜,興。傳制官跪奏傳制,執事官舉節冊案由殿左門出,置御道中 傳制官左門出稱有制鳴贊,贊跪,正副使跪傳制官稱制曰“月日,冊封御史李石之女李氏為貴儀”, 命卿等持節行禮 贊俯伏興四拜禮畢,執事官舉節冊至彩輿中黃蓋遮送至右順門,正副使北面立,禮儀女官捧節冊由正門入送至貴儀宮中。 節冊未至之前引禮請貴儀出迎于宮門外,節冊至,由正門入,貴儀隨至拜位,禮儀女官以節冊各置于案內贊贊四拜贊宣冊贊跪宣冊,女官取冊立宣于貴儀之左訖,贊受冊,贊搢圭,宣冊,女官以冊授貴儀,貴儀受冊,授女官。女官跪受于貴儀之右,立于西,贊受冊訖,贊出圭,贊興,四拜禮畢,內官持節由正門出,端嬪送出宮門,內官赍節出至右順門外,以節授正副使報禮畢,正副使持節復命。 是日,貴儀具服俟皇后率詣三殿行謁告禮如常儀 謁內殿畢,貴儀具服詣候上服皮弁服,皇后亦具服各升座,贊引,女官引貴儀詣前,就拜位行八拜禮畢,還宮奏上 上曰“今后補封嬪御一準此儀行,百官仍用朝服,惟告祖考內二殿可預并告著。為令今主在內朕躬率嬪謁見用常服,以別大婚?!?/br> 已,乃命武定侯郭勛充正使,持節禮部尚書夏言充副使,捧冊行禮 貴儀李氏冊曰:“朕惟王化之興,始于閨門,家齊之效,形于國治。肆坤儀之得輔,斯內政之有光。咨爾貴姬李氏,宿著勤勞之久,【首占虺蛇之祥】,宜示眷恩,用酬羙報。茲特進封爾為貴儀。爾其益修婦道,匡佐坤儀,恒勵祗勤,禆翊內政,爾惟最之。欽哉!” 冊封禮閉后,李容在未央殿受她訓育,神色仍是淡淡的,很是沉靜。 她先前住的忘月居已辟為忘月殿,成為綴霞宮主殿。 這種榮寵,李容卻并不在意。 連今日這種新入宮嬪晉見合宮妃嬪的場合,只隨意著了身玄色用金線滾邊的宮裝,青絲松松挽個百合髻,別了三只蓮花銀簪。 她是皇長女的生母,又是四貴之首,身份無比貴重,確是如此… 許貴姬一身絳紅色的暗紋對襟薄紗宮裝,顯得眉目艷麗。 面上的興奮之色早已按捺不住。 楊氏入宮,風頭甚勁,她與之交好,有扶持、提攜之恩。日后她得寵,若能成為皇貴妃,應該也會幫助她。 皇后將她安在了昭純宮,與她同住,自己雖不是一宮主位,但好歹是昭純宮位分最高的人。對剛入宮,根基不穩的楊氏,現在幫楊氏,她還是有能力的。 楊氏與故宸妃相像,因著這點,陛下也會多來昭純宮,恩寵稀薄的她,能多見陛下,多少也會有些寵愛。 自己出身大家,又與皇后、宸妃同年入宮,卻是一開始就不得寵愛。 她最初,屢次設計巧遇碰見君王,皇后好像知曉了。對她更是沒有什么好顏色。 不像李氏,皇后屢屢扶持。自己借著屢次大封,也才是個貴姬。而李氏出身微賤,不過生了個女兒,就已經壓她一頭,是四貴之首的貴儀。 還有那個唐充華,出身更低,都能獲陛下寵愛。 可現在不一樣了,楊氏一進來,日后恐怕連皇后都得避其鋒芒。中宮鳳位能不能穩固,最終會花落誰家,一切都是未知。 珊瑚進來,道,“娘娘,新入宮的小主們已經等候多時了??梢M來?!?/br> 皇后點頭,“宣吧。讓諸位meimei看看本宮選的人可還好?” 眾人應景的笑笑,心中卻想,好與不好,都已經進來了,已成定局,難道還能退回去不成。 皇后客氣,豈能當真。 這批新晉宮嬪中以楊氏位分最高,是從六品的貴人,賜號“如”。 其余都在她之下。 此次新晉者大都出身不凡,品貌出眾。 容貌可稱絕色者不少,又都是父母的珍寶,自幼就精心撫育的。精通琴棋書畫者亦不再少數。個個儀態優雅,品行端方。因為出身大家,家中也多家財。所以,個個衣飾華美。 嬤嬤們對這批小主從一開始,就下了大功夫。 選秀之時,便□□的極嚴。日日從清早起就起床教規矩,從不間斷。在她足傷的這段時間,嬤嬤們更是十分用心。 君后看著新晉的眾人,十分滿意。端容半晌,還是露出個合宜的微笑來。 ☆、五十五 晉見中 一眾新晉的宮嬪悉數斂衣,行禮,“嬪妾參見皇后娘娘,娘娘長樂安康?!?/br> 皇后含著一抹淺笑,“起來吧?!?/br> “謝娘娘?!逼鹕?。 再拜,“嬪妾等恭祝娘娘萬福金安?!?/br> 復起身,再拜下,“嬪妾等恭祝娘娘長樂未央,永無傷悲?!?/br> 君后含笑受了她們的禮?!翱炱饋戆??!?/br> 眾人起身,向孝敬夫人拜下,“嬪妾等參見孝敬夫人,夫人長樂安康?!?/br> 孝敬夫人柔婉一笑,“起來吧?!?/br> “謝娘娘?!?/br> 又向李貴儀行禮,“嬪妾等參見貴儀娘娘,娘娘長樂安康?!?/br> 李貴儀亦含笑道,“起來吧?!?/br> 向吳貴姬行禮,“嬪妾參見吳貴姬,貴姬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許貴姬,貴姬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安貴姬,貴姬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唐充華,充華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上官婉儀,婉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施芬儀,芬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白芳儀,芳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蕭德儀,德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李順儀,順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席小儀,小儀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林小媛,小媛長樂安康?!?/br> “嬪妾參見楊良媛,良媛長樂安康?!?/br> 與宮中妃嬪一一見過禮,不斷的行禮,起身,再行禮之后,很多新晉宮嬪的額頭上都有一層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