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最絕情,唯愿雙親安康?!?/br> 君后贊許的看著蘇妃,“你深得君寵,還能如此,真是難得啊?!?/br> “娘娘才是真正內心通透的人,可娘娘卻也是最最絕情的人??粗齻冊贍幵俣?,娘娘只是在一旁看著,從不會管?!碧K妃眨眨眼睛,有些俏皮。 君后揚揚柳眉,明眸有了狡詰之色,“我可沒有那心情和本事管她們。有女子的地方就有爭斗,更何況后宮這么多的女人,陛下又只有一個,我想管管得了嗎?!?/br> 蘇妃不以為然,“您要是想管,絕對管得了。只是娘娘精于黃老之術,深諳中庸之道,守著自己的分寸,一絲都不肯逾越。只是,這樣會讓別人以為中宮好欺,遲早會有不臣之心。娘娘也說了,這屆妃嬪出身顯貴,”頓了頓,“有了出身,自然也會有野心?!?/br> “人之常情,只是不知道誰有本事,能從我手中奪走后位?!本笠残π?,拍拍手,“新制的芙蓉糕、豆沙糕,嘗嘗吧?!?/br> 殿外眾人聽見響聲,珊瑚親奉了兩盤糕點進來,放在蘇妃面前。 蘇妃點頭,拿了一個芙蓉糕,心不在焉的吃起來。 “你今日拜見后,遲遲不走,會有人起疑。還不到用午膳,你這時又來了,當真是令人誤解,你不在乎嗎?” “不在乎,我本來就是性情寡淡的人。她們又能說我什么?巴結皇后不成,您是六宮之主,這話諒她們也不敢在人前說。況且都是出身高貴的人,都有股子傲氣,誰也不肯服誰。不互相爭斗、利用就不錯了,怎么可能真心相交,在一起時,都是相互試探和話里有話?!碧K妃有些譏諷。 “娘娘,陛下駕臨關雎宮,得知蘇妃娘娘來了這兒,特地差人來請?!?/br> 皇后開懷大笑,“陛下到底與你恩愛,一會不見便差人來請?!?/br> 蘇妃紅了臉,“你只知道說我,有一日…”眼見皇后笑得更高興,蘇妃起身離開。 “恭送蘇妃娘娘?!睂m人們跪地恭送。 皇后搖搖頭,“但愿你可以永遠如此快樂、幸福?!?/br> 但愿啊,我的表妹,縱使身為郡主,一入宮闈,也不過是個可憐人啊。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 女子一旦老去,恐怕就只有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了吧。 雖然也有韶華易逝,也能一生一世不離不棄,但更多的恐怕是 白頭偕老不如一晌貪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四傷懷 四傷懷? 所有美好的祝福都被陰森的宮廷吞噬。? 漫長的深夜帶給這些至尊女子的只有死一般的寂寞和永遠流不完的淚水。? 一些人得蒙君王寵愛風光無限,一些人一生都沒能見到君王孤寂到死。? 柳葉紅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烏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悠長的鐘聲穿過遼闊的宮苑,沉重的敲擊聲深深的敲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這不過才入宮幾月而已,就已經如此。? 日后后宮的爭斗只會愈演愈烈,到時她是否可以問心無愧。手上會不會沾滿鮮血,會不會為了保住一些人而做出選擇,犧牲一些人。? 父親,您的心中除了國家可曾有過我絲毫?眼淚再次滑落,心底一片哀傷。? 她從不是憂柔寡斷的人,也不曾這么傷懷過。? 只是,君征對她的影響太大,見到他,總是…? 她是君氏一族的希望和驕傲,“慧絕南漢”的背后是家族的重擔和無人得知的心酸。? 君氏世代忠于南漢皇族,而皇族卻并不能善待君家。? 因為先帝的猜忌父親在朝中做了多年的閑職,朝中各派系斗爭激烈,先帝無人可信,臨死才托孤于父親。? 后來,又因為父親是輔國公,有人記恨,父親才在出征西北赫然族時,無人救援,戰死疆場。? 那時,她才13歲,父死母亡,君氏一族的凄慘無人可知。? 她與君征苦心經營祖上留下來的微薄產業,苦苦支撐著君家。? 她不能退縮,也無路可退。? 君家又子息凋零,嫡系只剩下她和哥哥。她只有接過父親留下來的東西。? 母親在她的記憶中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 依稀記得,幼年時,母親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即使是最普通的裙子,穿在母親身上都如同九天的皓月般光彩奪目。? 還有母親那溫婉柔和的性格,母親是大家閨秀,無論有多生氣,也都面無怒色,只是淡淡的訴說。? 但就是這樣也讓人懼怕,不敢小瞧她。? 五歲時,母親染疾。? 給她印象最深的是,母親雖纏綿病榻,卻也有一種攝人心魂的美麗。? 還有就是,母親病后,她屋內終年縈繞的淡淡藥香,以及她一如往昔的寄給遠在邊關的父親報喜不報憂的家書。? 即使在病中,母親的一筆簪花小楷仍寫得極有風骨。? 后來,父親還是從別人口中得知了母親的情況,回到了家中。? 后來,母親病逝?;屎蟀阉龓нM宮中,養在身邊。? 皇后是母親一母同胞的jiejie,在母親死后,填補了她欠缺的母愛,扮演了母親的角色。? 當時,姨母已是皇后,縱使貴為皇后,姨母的處境也異常艱難。? 先帝的前三子相繼離世,無論是朝堂還是宮廷,都是謠言四起。? 寬和的姨母被惡毒的中傷氣得夜夜在宮中垂淚至天明。 而那時,朝臣們又主張立后,育有皇四子的姨母被眾人推選,封為皇后。 而皇長子的生母卻百般阻撓,說姨母殘害皇子。 寬厚的姨母忍無可忍,下旨撤查此事。 而結果令人觸目驚心,皇長子是因風疾過世,皇次子、皇三子竟是他們的生母互相設計對方的兒子,造成兩位皇子離世。 太醫雖然覺得蹊巧,卻不敢深究。生怕牽扯其中,身家性命不保。 而皇長子的生母挑撥離間,致使悲劇發生。 姨母看后,認為此事有辱皇室,壓下此事,面陳君王。 先帝看后,大怒,將三人以德行有失為名,賜死,不得入葬皇陵。 姨母也被朝野和后宮稱贊為“聰慧寬和,公正大度,溫婉識禮?!?/br> 那時,她還年幼,雖然明白姨母傷心,卻看不懂姨母眼中深切的哀切悲涼,她見到了還是皇四子的武宗。 年少的他,勸慰姨母。 姨母也只是讓他多多學習,長學問才好。然后,就揮退了他。 他不解,卻還是離去。 縱使姨母不與他親近,可還是有人不甘心,多次加害他。 因為他是皇帝唯一的兒子,又是嫡長子。 姨母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