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陣營里,就算想對她不利,也要受到限制。 這,是陽謀。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不更~ 要準備考試~ 另外,喜歡的話請收藏一下哦~ ☆、長門一步地(五) 看到這里的時候,阿夏的表情已經麻木了,她默默將時間又往后調了十年。 這些年里,后宮總有幼兒降生,也不知怎的,清一色都是公主。因此,在這一年里衛子夫生下的劉據理所應當地成了皇長子。 皇后阿嬌,依然無所出。 阿嬌也不急,她想到自己前世曾經靡費九千萬錢求子也無果,便知道她許該是命里無子的。 而劉徹開始還抱著期盼,只是后來,這點期盼也漸漸化為泡影了。 畢竟,阿嬌年紀也漸漸大了起來,到了如今這個年紀,已經幾乎不可能有孩子了。 “阿嬌。我將據兒抱在你膝下撫養可好?”劉徹臉上的神情欣喜中帶著些小心,生怕觸動了她的心事。 阿嬌笑了笑,答應下來:“好?!?/br> 阿嬌知道劉徹是真心為她打算。她,是需要一個孩子的,而如今隱隱屬于她這個陣營的衛子夫所誕之子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劉據是被期盼了多年的皇長子,也是如今劉徹唯一的兒子。 她沒有理由拒絕。 這些年里,要說阿嬌和劉徹之間的感情,敬重占了絕大部分,甚至遠遠大于了喜愛。 而對阿嬌來說,敬重,足矣。 且,就算是上輩子,她對劉徹,也說不上有多少情愛之意,何況如今? 說到底,讓上輩子的她失態的,是一貫的心高氣傲遭遇地位不穩的惶恐。 阿嬌雙目微闔。 不出意外,這輩子,她會在皇后之位或是太后之位上老死。 這,就夠了。 阿夏一嘆,又將時間向后撥動了三十年。 這時,劉徹已經五十多歲了,多年cao勞,他的發上已經染上了霜白。 阿嬌比他還大了八歲,如今看來,卻是仍如四十許人一般,大約,也與她多年來的修身養性有關。 寬敞的寢殿里,宮人們都被屏退了,只剩下阿嬌和劉徹,整個室內顯得有些空曠。 劉徹狠狠咳嗽了兩聲,緩了很一會兒,啞聲道:“表姐,我此番,怕是熬不過去了?!?/br> 他沒有叫她阿嬌,而是用了兒時的稱呼。 “說什么胡話呢?!卑擅碱^微微皺起,語氣里帶著責備,她知道劉徹的壽數,還有十來年。 她替劉徹掖了掖被角:“皇帝且放寬心,病中之人啊,就是愛胡思亂想?!?/br> 劉徹卻是擺擺手,沒有聽她的安慰之辭,道:“吾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吾已立下遺詔?!辈活櫚审@訝的神色,他道,“待吾百年之后,表姐就是太后,衛氏子夫隨齊王就番,為齊王太后。太子撫在表姐膝下多年,不會不孝順?!?/br> 語罷,他狠狠地咳嗽了起來。 “你……這又是何必?”阿嬌心情有些復雜。 劉徹臉色蒼白地笑了笑。 齊王,是王夫人之子劉閎,王夫人過世后,就養在了衛子夫膝下。 在本來的歷史上,他早早就被送去了封地,而后很快過世。只是如今,經過阿嬌的干預,他的命運打了個轉。 阿嬌不得不承認,劉徹的考慮,算是很周到了。 當然,她也清楚,劉徹是有防外戚干政的考量在。她不算新帝生母,就算新帝敬重她,她也不能毫無顧忌。 而新帝的生母,隨齊王去了封地后,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饒是如此,劉徹這份心,阿嬌也不得不動容。 就算沒什么男女之情,他們也終究相伴多年,相互扶持。 她盡心替劉徹打理后宮,時不時憑借自己前世的經驗和記憶隱晦地給他提一些東西。 而劉徹,給予她應有的待遇和尊榮。 很久很久以后,阿嬌從自個兒的思緒中醒來,猛然意識到,他已經好一陣子沒說話了。 定睛望去,那人已經闔上了雙目。 半晌,阿嬌伸出有些顫抖的手,往前探了探。 劉徹,已經沒了鼻息。 人……就這么沒了? 阿嬌呆愣在榻前。 明明……他還應該有十多年的壽命啊。 一旁的阿夏卻是若有所思。 不得不說,因為阿嬌的重生,劉徹的執政生涯順利了許多,并不如前世那般坎坷。 許是如此,他才沒了那么強的斗志,以至于過世得早了些。 喪鐘的聲音在皇城內外響起。 山陵崩。 三日之后,太子登基為新帝,遵先帝遺旨奉養母為太后,其生母衛夫人為齊王太后,隨齊王就藩。 阿夏又撥動了時間手環。 這一次,她到了十年后。 阿嬌已經快到知天命之年了,生命也即將走向盡頭。 “母親?!币呀浀搅酥心甑牡弁跹壑袔е鴾I光。 “皇帝不必難過,我活到這個年紀,是喜喪?!卑傻哪抗庥行╋h忽,“等我過世,就把你齊王太后接回來罷。這是我的遺命?!?/br> “吾……” “好了,皇帝下去罷,我累了?!卑缮裆氲?。 劉據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退下了。 宮人們也都被阿嬌打發出去了。 她就靜靜倚在榻邊的床柱上,看著窗外的風景。 如今正值三月,杏花開得絢爛。 可總是要謝的。 生命的最后一刻,無數畫面在她眼前閃過。父母、兄弟、丈夫、養子…… 父親并未如前世般早逝,母親雖然還是荒唐,卻也有些顧忌,沒鬧出什么“主人翁”的艷聞來。 至于兩個兄長,雖然還是不學無術,但平庸一生,也并未惹出殺身之禍來。 至于自己,活到如今這個地步,也很滿足了。 她好像沒什么缺憾了。 最后,定格在她眼前的,是一個身著棗紅色魚鱗交領襦裙的少女,她靜靜站在窗前,半邊身子沐在陽光里,微微地笑著,望向自己。 分明從來沒有見過這人,阿嬌卻覺得分外熟悉,這是帶她回來的那個人嗎? 她緩慢而用力地朝阿夏眨了眨眼睛,臉上浮起一個輕松而恣意的笑容,一如她前世少女時代。 然后,就徹底,沒了聲息。 史載孝武皇后,堂邑候與館陶公主之女,孝慶皇帝養母,有賢名,得兩任帝王敬重。 短短幾行字,概述了阿嬌這一生。 多年后,也是這樣一個春日,杏花開得正好。一個窮書生靜靜坐在禪房的窗前,有一下沒一下地翻著史書,思緒卻不知飄到了哪里去。 半晌,他提筆,寫下了一個關于金屋的故事。 “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貯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