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6
中選下一任國君,又怎可讓一個女人稱帝!” “我看這道圣旨有假!” 何公公對這些臣子的一連串質問早就有所準備,他在小太監的攙扶下起身。 “諸位大臣稍安勿躁,這道圣旨是三年前陛下就立下的。當時不僅老奴在場,幾位親王也在?!?/br> 親王? “沒錯,陛下立下這道圣旨時,本王在場?!惫H王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緊接著,是衛親王、魯親王、和親王和固親王都走了出來。 果親王目光掃過那幾個人,問:“難道你們要抗旨不尊?” 那幾個臣子咬著牙沒有吭聲,可是臉上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他們的想法。他們不愿意接受長公主登基為帝。 不僅是這些說話了的,那些沉默的臣子中也有很多人有著同樣的想法。 氣氛徒然冷了下來,僵持之中藏著些劍拔弩張的兇險。 曹祝源從人群里走出來:“老臣有話要說……” 曹祝源是國中大儒,朝中大多數經科舉做了文官的臣子都曾是他的學生。眾人見他站了出來,心想他一定會堅守正統! 曹祝源跪下來,懇切地說:“自陛下登基以來,隨著心情上早朝,不問朝政,無所建樹,更無政績。最近更是荒唐理政,以鸚鵡賽、斗蛐蛐、賽詩賞花等一系列玩樂之事升貶官職。在我大遼與荊國交戰之際鋪張浪費,廣建宮殿,置我大遼危難于不顧……” 陸無硯不可思議地看向曹祝源,曹祝源這個人念了一輩子的書,捧了一輩子的圣賢心,一心為主,一直是主張還政于陛下的一派。陸無硯簡直不相信這些話是他說出來的。 不僅是陸無硯,那些朝臣無不對他所說的話感到震驚。尤其是他的那些學子,更是個個張大了嘴,好像不認識他了一樣。 “……先帝建立遼國,是為了安一方百姓,是為了天下太平。若先帝知道陛下所作所為必為之傷心……”曹祝源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 “而長公主一心為我大遼任勞任怨,擁有一顆大愛之心,又擁有一顆廣博的帝王心。臣,曹祝源愿誓死效忠長公……陛下!” 他深深伏地,高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些一心支持楚懷川的保守老臣看著曹祝源伏地跪拜的身影,都徹底慌了。他們忽然想起了右相! 右相人呢? “右相大人!”有人高呼一聲,望著正匆匆趕過來的右相。 右相腳步匆忙,臉上煞白一片。 秦錦峰慢悠悠地跟在他身后。 右相的那些屬下立刻迎了上去,將事情細細跟他說了。時不時,望向一直沒說話的長公主。 右相擺了擺手,揮開這些屬下,他朝著長公主跪下,“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死寂一般。 他……他若是不照辦,他的孫女就要死了!怪不得……怪不得楚懷川突然要立他的孫女為后。早知如此,他就不應該把他的寶貝孫女送進宮! “右相!你怎么可以這樣!”一位老臣氣呼呼地站起來,“如果我大遼由一名女人當皇帝,我鞏澤明立刻告老還鄉!” 又一員武將站起來,大聲說:“我茅建平不會為一個女人打仗!如果今日長公主繼位,本將帶著手中的兵馬拒不出戰!” 秦錦峰從右相身后走出來,“臣手中也有一道陛下的圣旨?!?/br> 聽他這么說,所有人都看向他。 他慢慢從袖中取出幾張明黃的單子,“陛下旨意,若有人不服新帝者,自可離去。這里,是朝中如今每一位官員的替補名錄?!?/br> “當然,如何執行,還請陛下定奪?!鼻劐\峰走到長公主面前,恭恭敬敬地將明黃名錄捧給長公主。 長公主有些木訥地抬手,將寫得密密麻麻的名錄握在手中。 “巧了,”果親王笑了一下,“本王手中也有一道圣旨?!?/br> 他抬手,自有侍從捧上圣旨。 “奉陛下旨意,若有人對新帝不敬者,殺無赦!” “另,本王與衛親王、魯親王、和親王和固親王共帶二十七萬兵馬駐于近城。從今以后,將兵馬獻于新帝,為國之用!” 果親王和另外幾位親王,同時朝著長公主跪下。從今往后,那些屬于他們的兵馬全部獻給朝堂。這代表著徹底的效忠。 長公主的目光慢慢從手中的圣旨上移開,看向何公公、幾位親王、秦錦峰、曹祝源還有右相。 好像,一切都慢慢明了了。 陸無硯也從驚詫中回過神來,他怕長公主一時想不通,忙走到她身邊扶住她,又小聲喚了一聲:“母親?” 長公主抬眼望向身前的禹仙宮。 禹仙宮已經燒得什么都不剩下了。 長公主好像看見了小時候的楚懷川,病病殃殃地坐在臺階上等著她來接他。他懂事地點頭,假裝開心地說:“皇姐放心,川兒一個人在宮里會好好的!” 她又想起立楚享樂為太子的那天晚上,楚懷川坐在禹仙宮一片雜草相伴的臺階上靜靜看著她。他問:“皇姐,你我之間,到底是誰不信任誰?” “這偌大的宮殿無一處的安穩,處處是眼線,處處是危險,哪里有半分家的樣子……” “皇姐,這皇位這皇宮這整個江山送你又如何?可是皇姐有沒有想過從您第一天開始防備朕的時候,朕也會難過?” 他說那些話的時候是在笑的,只是在離去的時候隱約落了一滴淚。 長公主覺得心里一陣悶痛,好像有什么東西賭住了,又好像有誰給了她一錘重擊。 她一直都把他當成個孩子,以為他胡鬧任性,以為他肆意妄為。甚至就在剛剛還責怪他丟下一大堆爛攤子,不顧別人危險,只顧自己卸下責任,逍遙快活。 可是他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他是故意的啊。 從一開始,從長公主得到消息他暗中拉攏心腹、聯絡親王那一日開始,他就是在籌備今日的事情啊。 他請了何公公頒布繼位圣旨。 他用自己的死拉下左相一黨。 他利用右相疼愛孫女的弱點,故意封右相的孫女為后,又以她的性命要挾。還找了秦錦峰為說客,給右相下了密旨。他親手將一心輔佐他的右相一派壓了下去。 他時間緊迫,所以故意用荒誕不經的行徑掩飾真正想要提拔和除去的人。 他不惜攤上一個昏君的罵名,再令秦錦峰說動曹祝源在今日這等場合之下,將他的惡行一一念出。 他知道會有頑固一黨不愿意接受女人稱帝,所以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寫下了整個朝堂所有官員的替補名錄。不為真的有用,只為表明他的態度。 這些還不夠。 兵權,兵權才是重中之重。 其實他從三年前就開始游說幾位親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