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法,不過朕總覺得,朕下一道圣旨,讓人捐款,那就不是真的捐款了,像是攤牌?!?/br> “要不,讓京中的富商捐些,捐得多的,您給寫幾個字,‘積善人家’什么的?” 皇上抽口冷氣,“嘶——你這是要朕……賣字?” “不是,不是,怎么能叫賣字呢?那是賞賜,給體諒陛下的百姓一個恩典?!?/br> “我說,你怎么冒出這主意的?” “嘿嘿,奴才就是覺得陛下的字寫得好,突然,就靈機一動?!?/br> “靈機一動,……我看你是蓄謀已久!” 林楓一看,這不行?那換個主意,“皇上,要不,發國債?” “國債?這又是什么東西?” “奴才聽說,古時有個帝王跟貴族們借過銀子。還有個皇帝,打仗缺錢,也跟商人借過錢,押上了來年的稅銀做擔保。到了第二年,還本付息,商人們還挺高興?!?/br> “你聽誰說的?” 林楓這是現代大學里,聽商業史老師講的,她隨口胡謅,“記不清了?;蛟S戶部尚書知道?” “行啊,有你的啊。要不,這戶部尚書你當吧?” “那就不用了?!绷謼麈移ばδ樀卣f,“奴才沒這個本事?!?/br> 皇帝心情好起來了,“若是此事可行,給你記首功!余德,你說吧,想要什么賞賜?” “奴才不要什么賞賜?!绷謼餍睦锵?,我只要完成任務就夠了,“奴才只希望為皇上分憂,看到皇上為了災民,夜不能寐,食不下咽,奴才心里難受,只希望難關早點度過去?!?/br> “就你會說話,阿諛奉承你最在行!” 林楓心里翻個白眼,這皇上真是,會不會夸人??? 皇帝讓人宣了戶部尚書進宮,把林楓的主意都交代了一番,只是沒說出大太監來,“……記住,是自愿捐獻,不可攤牌,免得民怨沸騰,辜負了朕的好意,至于題字一事,先別說出去,等捐款完了,朕自有章程。還有那國債,要言明,以明年的稅收做抵押,國家還本付息,至于利息幾何,你們商議吧。盡快拿個章程出來,災民們的安頓,刻不容緩……” 戶部尚書聽著,沒口子地答應,“是,是,臣,這就去辦?!?/br> “后宮這些日子,眾人捐出兩萬兩銀,一會兒讓余德給你把銀票帶上,先拿去救急吧?!?/br> 戶部尚書眼睛都瞪圓了,“這,這,讓娘娘們都費心至此,是臣無能?!?/br> 林楓一聽就明白,這是皇上對自己的保護,把自己一人的捐獻說成是后宮的捐獻。只是自己莫名成了“娘娘”,……戶部尚書,你是覺得后宮只有娘娘,宮女太監都不是人了嗎?這分明是歧視!林楓在心里,給戶部尚書貼個標簽。 第34章 穿成jian佞太監 捐款的事情第二天就開始了, 戶部在京城東西南北幾處都設了捐款處, 從達官貴人到普通小民都能來捐款。 第三天,戶部上報,京城德盛記得柳老板捐了五萬兩銀子出來, 因為遭災的地方就有他的家鄉, 如今那邊道路阻斷, 他連家都回不去。一時著急卻無法可想的柳老板就捐款表示心意。 皇帝知道了, 就手書四個字, “積善人家”給柳姓商人,并下旨, 凡是捐款超過萬兩銀子的,第二年商鋪、田地免稅, 并且都會得到皇帝御筆親題的“積善人家”, 另外, 還允許這些人家的子弟參加可靠。 柳姓商人得到皇帝親筆題字, 真是喜出望外, 更有次年免稅這樣的好處。不過,最重要的是,他家族的子弟可以考科舉做官了,這是他改換門庭的好機會??! 本朝不許商人子弟考科舉,有些人窮困時經商發跡,可是有了錢, 能請人教導孩子了, 卻因為入了商籍, 失去了考試的資格。憑你再有錢,也不可能讓子弟當官,這讓很多富裕的商戶人家扼腕嘆息。 可是現在柳老板捐了錢,就一下子擁有了改換門楣的資格,這可羨煞了城里的富戶。要知道,京城是商賈往來最集中的地方,這個消息立刻不脛而走,聽到消息的商人就跑去戶部反復打聽,再三確認。知道皇帝的圣旨內容,就紛紛回家湊銀子去了。 最后,有二十多位商人捐出了萬兩以上的銀子,都得到了圣上恩典,歡喜無限不提。 皇后不過壽誕為國家省錢,以及后宮捐出兩萬兩銀的事情,也被戶部傳揚出去,民眾對這個消息更感興趣。高高的宮墻內關著世上最美貌尊貴的女人們,但是普通百姓一生也見不到。 但凡有點什么宮里的消息傳出來,都會被人們私下里好起地議論。如今聽到后宮也捐錢出來,用于救災,這消息立刻傳遍京城。 這下,那些穿金戴銀的官員太太、小姐們也坐不住了,紛紛帶著首飾匣子、銀票跑去捐款。戶部大人們看了咋舌,真沒想到啊,女眷們也有不少私房錢呢。 這回,不用林楓出主意,皇后娘娘也知道該怎么辦了。她特意來問過皇帝,“陛下,臣妾想著,給那些捐款多的官家太太、小姐們一些恩典,您看,以皇后名義下懿旨如何?” “甚好。多謝皇后了。如今天下臣民都知道,皇后為了給國家省錢,壽誕都不過了。都夸你是一國之母,真正愛民如子?!?/br> 皇帝心情好,皇后臉上的笑容也輕松多了,“這是臣妾份內事,不過,臣妾倒是有個疑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br> “這后宮捐款兩萬兩,不知是誰捐出的?臣妾竟一無所知,慚愧得很?!被屎笤囂街鴨柕?,一雙鳳目不錯眼地看著皇帝的表情。 皇帝瞄了眼站在旁邊的大太監,林楓立刻低頭,心說,看我干嗎?別看我??! “該不會是貴妃meimei吧?”皇后裝作不在意地問,“我以前聽說貴妃娘家一個堂弟,因為有她在,這些年每年都能拿到戶部特發的鹽引。貴妃娘家的販鹽生意,聽說可是個聚寶盆呢。臣妾左思右想,這宮里,能拿出萬兩銀子的,也就是貴妃了。莫非是貴妃meimei,做了這大好事?” 皇帝摸摸下巴,問大太監,“余德,捐了銀子的是誰來著?” 林楓躲都來不及,誰想說啊,她做個困惑的表情,“奴才不知道啊。誰???” 皇帝瞪他一眼,“朕每天處理那么多公務,記性不好,你好好想想?!?/br> “奴才想,奴才這就想……”林楓心說,既然陛下你推卸責任,奴才就瞎編了,“哦!奴才想起來了,陛下從私庫里出了兩萬兩給戶部,說是替宮里人捐的。這是皇帝體恤宮里人,說覺得大家也沒多少財產,就自掏腰包給大家買個好名聲?!?/br> “哦,朕也想起來了,是這么回事兒。忘了跟皇后說了,你看這個太監,都不提醒朕?!?/br> 林楓只得幫忙把黑鍋往自己頭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