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
“喂!”傅攸寧忽然尷尬地捂住腦門,順手就去推他,“你你你……不要再說話了!” 話一出口,她又后悔了。 她暴露了! 真是尷尬。 說好的腦子慢呢?怎么這句話一下就聽懂了呢?傅攸寧你成長的過程中到底遭遇了些什么? 傅攸寧對自己感到絕望,她懷疑,自己從前偷偷看過的那些x宮秘戲圖有毒! 梁錦棠樂得看她想惱羞成怒地想把自己推開又推不動的窘樣,強忍著笑意:“我就喜歡你這樣一點就通的姑娘?!?/br> 傅攸寧臉紅到快燃起來,絕望之下飛身奔了出去。 她心中淚流滿面地想,好了,今后在梁錦棠面前,不用做人了。 42.第四十四章 當齊廣云領著梁錦棠進了偏堂時, 傅攸寧那顆素來比別人慢的腦子忽然有些醒了。 梁錦棠是天生光彩照人的英華。 他該在帝京馬踏春風,再不濟也該在沙場鐵馬金戈。便是師門想用他,他最該在的位置,也絕不應當是在江湖山野。 世間只會有這樣一個耀眼奪目的梁錦棠。 他不該就這樣被埋沒, 無論是為誰。 此刻傅攸寧忽然醒悟, 這些日子以來自己是多少有些被沖昏頭的。多年來她獨自勉力向前, 會累。所以她無法抗拒地想去握住梁錦棠伸過來的那只手。 可,這是不對的。 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路要走。沒有誰, 該被自己對另一個人的心意裹挾,而放棄自己原本的人生。 她遲疑著,抬眼望著那個在夜色里仍舊掩不去一身錦華的背影,心中止不住惶然。 真是太蠢太蠢, 怎會任由事情變成如今這樣子。 鳴春見她神色倏地黯然又帶著慌,便走上來關切:“你……還好嗎?” “鳴春?!备地鼘幱X著周身冒著一股寒氣, 像是毒發, 又像是恐懼與不安, 卻無法像往常那樣裝作若無其事地忍住。 再說話時唇齒都在打顫,“我, 大概是, 做了一件錯事?!?/br> 見她已快站立不穩, 鳴春趕忙扶住她:“你先隨我去客房歇一歇?!?/br> 鳴春知道這些日子為了安排傅攸寧順理成章地撤離帝京,齊廣云兵行險著, 刻意斷了傅攸寧的續命藥。 齊廣云做事很偏執, 他的計劃是“傅攸寧因毒發不治需遠走尋藥”, 他便一定力求這件事至少有七分是真的。 至少要真到,將來若鄒敬案爆發,也不會有人覺得與傅攸寧的離開有半點關系。 他要讓傅攸寧,毫無痕跡地退出帝京眾人的視線,徹底安全地退回青衣山。 “我躺一下,躺一下就會好的,”傅攸寧緊緊抓住鳴春的手,周身止不住地抖,腦子里也很亂,“別擾他們談話?!?/br> 她此刻已不知自己怎么做才是對的。 這兩年鳴春見過傅攸寧毒發的各種癥狀、受傷的各種慘相,可在她的印象中,傅攸寧一慣是極能忍的。 這還是頭一回,瞧見傅攸寧在她面前表露出十足的難受。她跟在齊廣云身邊做事已久,多少清楚傅攸寧的狀況。此次停藥,難受、痛楚是免不了的,好在并不致命。 鳴春趕忙將她扶進客房躺下,又叫小丫鬟拿了安神湯來?!捌鋵?,你無需想太多的,莊主事先已做安排,你且再忍幾日……” 雖然,對齊廣云撤走傅攸寧的全盤計劃來說,半路殺出的梁錦棠實打實是個意外。就看今夜他倆談成什么樣吧。 *********** 因荀韶宜事先已告知過,對梁錦棠的到來齊廣云并無訝異,便領了他進偏堂。 都是聰明人,兩人進了偏堂密室坐下,都是聰明人,許多前言倒也不必贅述。 “師父想用你,荀韶宜想用你,”齊廣云開門見山道,“我,卻不怎么想用你?!?/br> 因為荀韶宜事先已派人告知過齊廣云,是以他對梁錦棠早已有過評估??梢哉f,梁錦棠不在他的計劃之內。 此刻的梁錦棠淡淡冷哼,又是那個威風凜凜的梁大人了:“你在太史門的這一輩中風頭正勁,幾無敵手?!倍@個半路進山門的人,會成為齊廣云最大的阻力。 至少,他此刻在齊廣云眼中看到的防備,便是寫著這個意思。 荀韶宜說過,太史門目前是強/弩之末,外強中干,眼下最大的兩個困境一是窮,二是,后繼無人。 而荀韶宜之所以有意將秉筆樓交給齊廣云,是他相信,秉筆樓這支目前太史門下最財源廣進的分支若到了齊廣云手中,必定能再上層樓;而齊廣云有心、也有能力,在掌握太史門金脈之后,挾強勢話語權解決太史門后繼無人的危機。 梁錦棠在前段日子暗查太史門,又得梁錦和及荀韶宜確認后,已知幾大世家的家主早已有心與太史門剝離。梁錦棠,已是百年之內唯一一個,主動要求承擔太史門責任的世家嫡系血脈的子弟了。 “是,”齊廣云磊落認下,笑著攤手,“你沖動之下貿然做出這個決定,無非是因為,傅攸寧?!?/br> “我猜,荀韶宜大約也不敢告訴你,太史門弟子是如何年復一年提著腦袋、藏著性子,隨時等著赴死?!?/br> 齊廣云打從心底覺得,若非因為傅攸寧,梁錦棠這個萬眾矚目的天之驕子,根本不會與太史門有半點關聯。 他判斷,梁錦棠如今是被兒女情長沖昏了頭腦,才認為只要同傅攸寧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樣。 其實,是不一樣的。 這是名動天下的少年將軍,這是威風赫赫的光祿羽林中郎將。他見慣的是沙場豪情、朝堂風云。 他是在天下人的矚目中無所不能的棟梁。 他不會知,青衣山上的太史門藏史樓有多清冷;他也不會知,太史門堂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靈位,有多少是死去幾百年后仍不能進自家宗祠的。 史家弟子,都是一群游走在世間的孤魂野鬼。 或許一生壯麗浩蕩,卻大多不能為世人所知,只有同門后輩清明寒食聊祭一二。 只有那些或許永不見天日的汗青竹簡上,能模糊地留下他們的姓名,供同門后輩尊敬緬懷。 不過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