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定導師了,所以給了夏小夏一個推薦名額,好讓她去鍛煉鍛煉。 左右夏小夏現在也沒啥事忙著了,大一的課都懂得差不多了,她的基礎本來就跟其他人不一樣,又加上腦子靈活記憶好,因此學得很快。 就連大二大三的在蹭課中也學的差不多了,那些個教授說起夏小夏來,誰笑著夸獎。 印象實在太深刻了,所以齊教授對夏小夏的進度都了若指掌,也知道她現在沒啥事,閑著呢,才想著找她去參加。 這次的主力軍,京大是大三的數學系學長王碩,一名京大的數學系天才,現年21歲,也是有一名跳級的學霸天才。 因著這次是為了明年,也就是為國家第一次派人參加國際數學競賽做演練和選拔的。 所以這次時間也比較倉促,因為已經到了11月份,滿打滿算約莫兩個月,寒假也即將來臨。 這意味著夏小夏他們能準備的時間不多了。 此次比賽名為大學生數學交流賽,實際上說是交流,但也是展現各國教育水平的時候,學校和相關部門的人都相當的重視。 整個國家總共就只打算派三個人出場,不僅關系到國家的榮譽,也代表著個人和所在的學校的榮譽和實力。 學校內安排十天的時間做集中訓練和選拔,只選出兩名和其他學校做競爭,參加全國所有高校的混選。 夏小夏把房子的事情拜托了給她爸處理,把自己對修整的要求寫寫畫畫了一張交給她爸,她就一頭扎進集訓中。 十天后,夏小夏和王碩在清大參與了學?;爝x。 夏小夏意外地以新穎多樣化的解題獲得了滿分加附加分,獲得第一名。 而王碩則排到了第四名,第二名是清大的一名大二男生,第三名是一名海城的一名大三學生。 奇異地,這次選出來的三個人分別是大一大二大三,其中年齡最小的就是夏小夏了,過了年才15歲,而且是唯一一個不是本專業的學生。 王碩得知結果后,苦笑地搖了搖頭,拍了拍夏小夏的肩膀,“看來我還得回去苦修,這次為國爭光的任務就交給你們了?!?/br> 比賽時間在明年的三月底,比賽地點在美國紐約,也就是夏小夏他們,開春后剛過完寒假就得動身前往美國。 夏小夏正式被選為了交流賽的正式組員之一,京大唯一入選的學生,且還不是正式的數學系,這讓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齊教授笑著拍手,絲毫不顧形象地在他那些老伙計們面前炫耀,說是早在夏小夏剛高中的時候,就被他慧眼識精,給收入了門下。 這引起了數學系教授們廣泛的不滿和好奇,不滿是針對齊教授這個老不休的,好奇則是對夏小夏這個臨床系的天之驕子的。 一個臨床系的打敗了他們數學系的天才,這讓他們感覺到有些小小的難堪,和強烈的探究欲。 想比數學系的這些教授們郁悶的心情,臨床系的教授們各個走路帶風。 說他們臨床系的學生就沒有學不好的科目,哪怕不是專業的也能打敗專業的,不信看看夏小夏! 同系的自開學起就沐浴在學神的光輝下,拜倒在學神的石榴裙下的同學們,早就成為夏小夏的腦殘粉了。 這下子就更了不得了,也不知道從哪里開啟了機關,數學系和臨床系莫名其妙開始互懟了起來。 臨床系的說,我們有夏小夏,醫學數學兩不誤,不是擅長的科目都能吊打你們的天才。 數學系的不服,臨床系跑來瞎湊啥熱鬧,她就不應該有這個參賽資格! 絕對是有內幕,這對數學系不公平! 臨床系回到,我們有夏小夏,夏小夏的直系老師就是你們數學系大佬齊教授! 這下,數學系沒聲了。 有個人弱弱說了句:“聽說,夏小夏不是明年就報第二專業了嗎?好像是咱們數學系的?!?/br> 這下子數學系的學子們平衡了,他們見著臨床系的就友好打招呼。 “嗨,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的,你們還不知道吧,人家小夏同志明年就報數學系了,以后也是咱們數學系的人了,這么厲害的學妹,我們怎么會不歡迎呢?有這個實力就該去為國爭光!” 雖說這語氣挺有好的,但臨床系的幾個聽著咋就不大對頭呢? 那種原本屬于自家的珍寶,馬上要被分享的心酸怎么來的? 這場熱鬧到夏小夏返校后,親身蓋章確定第二專業數學,才平息下來。 大家伙都接受了這么個事實,學神她厲害,臨床系和數學系這么兩個不搭邊的專業也能同時修,你哪怕是學生物,學制藥都讓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些。 只能說學神的大腦構造和他們這些普通人不一樣,他們自愧不如! 夏小夏忙著瘋狂刷題,現有的數學教材,但是她發現,這個年代的許多數學教材并不廣泛,書籍量少,題型也不如后世的靈活和多變。 比如有許多數學相關的教材和書籍,其實都是在1985年之后1990年之后2000年之后出版的。 此時的就她老師,齊教授給她的書來看,也并不多。 夏小夏萌生了一個想法。 她因著藥劑改造腦域的關系,前世所經歷的和看過的東西都能記憶得一清二楚。 高中和大學的時候,她為了應付一些考試和項目就有看過幾本這樣的書。 無論當時是囫圇吞棗地一遍過,還是認認真真的研究,此時她都能想起來當時的內容。 夏小夏準備將這些東西,從腦域中過濾出來,并提取了其中一些精要,加以編寫,在A8大小的筆記本上面,整整記錄了二十來頁。 她自己在整理的過程中也過濾重新學習一遍,加上齊教授給她開的小灶,其實已經補習到一定程度了。 夏小夏轉著手里的筆頭,凝眉沉思,她記得后世這場比賽,最好成績不過是一個個人的第四名,另外兩個名落孫山,總分似乎排到了三十幾名? 她想著既然參加了,那么就要拿能夠拿到的最好成績! 雖說這次比賽總分并不看重,因為是交流賽,所以主要是個人比賽。 但是夏小夏也想著給同去的小伙伴們開個小灶,都能夠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也能夠給國家首次參與這樣的比賽開一個好頭。 讓國外那些驕傲的大鼻子們知道,作為東方最大的國家,教育資源即使尤有不如,但他們一樣人才濟濟! 夏小夏無奈地想著,到底是年輕了,這樣的自己就像是個小憤青。 她收拾了東西,將手里的筆記本交給負責他們這次培訓的常教授。 希望能夠給他們一些幫助。 常教授自然對夏小夏印象深刻,說實話,他對這次比賽并不看好,其一便是準備時間倉促,而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