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就想林曉玲能早點答應過來隨軍。結婚之前倆人分隔兩地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結婚之后他才知道相思之苦,時間越長越發懷念新婚那幾天的時光。 寫著寫著趙紅軍越發想念妻子,倆人在一起雖然才短短幾天,趙紅軍覺得林曉玲的面容在心底都有些模糊。倆人并時都是書信來往,真正相處的時光也就新婚那幾天,又正好是春節,家里人來人往,又還要出門走親訪友,兩人單獨在一塊的時間是少的可憐,也就每天睡覺能交流一下,但這并沒有減少的他思念之情。 趙紅軍寫完信躺在床上還在想著家中的嬌妻,想著倆人在一起的甜蜜時光,想著想著也就慢慢睡著了…… 林曉玲坐在屋門口給趙紅軍織毛衣。林父林母毛衣她只已經把上衣織完,一個星期加班加班才收工。這也是她挑了最簡單最快速的平針才完成的快,林父林母的毛衣也不講究款式花樣,只要保暖效果好。 趙紅軍的兩件毛衣,她又要講究樣式又要注意實際保暖效果,挑選許久,一件灰色的她只在針法上有變化,另一件藍色的則在針法上沒有太多變化,而是選擇用其他顏色毛線摻雜,織出簡單幾何圖案。剛開始她織的并不順利,因為灰色那件針法在要有各種變化,她是織了又拆,拆了又織,重復了幾次才織對,藍色那件也不容易,針法沒有變化,但是卻需要變化出圖案,這個就要數著針數,錯一針圖案都不一樣,也是改來改去。她現在不用上班,考試的又還有段時間,每天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研究毛衣上。 她一個住和隊里其他人都不熟悉也沒有來往,家里連串門的人都沒有一個,也就家里幾個人會進出,倒是三個孩子差不多每天都來,就想從她手里得到點什么好吃的零食。 林曉玲空閑時間多了,有時候也會帶著三個孩子在家里瞎折騰,弄些孩子們喜歡吃的東西,比如做點南瓜餅之類的小點心。家里有麥乳精還有奶粉,這些都是林建業給林富保和劉冬梅喝的,但是老兩口都不喜歡這個味,特別是牛奶,劉冬梅喝一口就拉肚子。家里其他人也喝不習慣牛奶的腥味,劉冬梅知道林曉玲愛喝,就全都讓她拿走,林建業知道后也說要是還想要就找他,他可以幫忙買到。 林曉玲也不喜歡牛奶,但是為了身體好才會每天喝一杯,現在不能每天都吃rou,她就盡量保證每天有魚,每天還會給自己加個雞蛋,或者蒸蛋或者水煮蛋,總之盡量保證營養。 有一次她喝牛奶的時候正好被三個孩子看到,她就給三個孩子泡了,結果孩子都不喜歡喝,也是這奶粉似乎腥味太重,又不甜自然都不愛喝。林家沒有人愛喝,趙家這邊也是一樣,除了林曉玲能喝,其他人喝起來象喝藥一樣難受。 林曉玲從隊長那里拿到了趙紅軍寄回家的信,拆開信看到趙紅軍升職的消息,還提了讓她去隨軍的事情。趙紅軍能這么快升職,她也跟著開心,但是讓她隨軍的事卻還得考慮考慮。 她還要去上大學,只有在學校里放寒暑假的時候才會住在部隊里?,F在離高考報名也沒有多久,她可以讓趙紅軍先申請房子,等報名后再和趙紅軍說上學的事。她考試完還能去部隊住上一陣子子,還能陪著趙紅軍在部隊過年,等學校開學前再回來。 既然決定要去部隊過年,她就得讓趙紅軍早點做準備,打報告申請房子,布置房間,還有準備各種生活日用品。她還要提前多準備點全國糧票,出門在外多帶點又備不時之需,另外家里的各種特產吃食也要準備起來,免得臨時手忙腳亂的湊不齊。 林曉玲傻樂了一陣子,才想起來要把信拿到隔壁給公婆看,雖然趙紅軍肯定還會另外寫信給公婆,但是她也必須跑一趟。 隔壁公婆家里,趙大海到附近池塘給家里養的鴨子撈浮萍去了,張金鳳在家里切豬草,切完還要煮熟,天氣涼了豬都要吃熱的才不會生病。 林曉玲把信拿出來給婆婆看,張金鳳不認識字,也就不看信,讓林曉玲說給她聽。聽說趙紅軍又升職,她比林曉玲還高興,坐在小板凳上切豬草切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活動身體,一直各種不舒服,腿腳麻了,腰也是酸的。這會聽了趙紅軍升職的消息,人一高興起來,覺得渾身是勁,哪里都沒問題,也不覺得累了。 林曉玲樂了,一封信還能“治病“,都成了靈丹妙藥。 第二十七章 高考 進入金秋十月,林曉玲每天都盼著高考的消息。村里沒有廣播報紙,家里也沒有收音機,她只有等著林建業幫忙傳達消息。 高考她只記得大約是在今年十月報名,十二月考試,具體的日期卻是不太清楚。早知道她會穿越到七十年代末期,她一定把會幾十年的大事小事都背得清清楚楚,可惜有錢難買早知道。 一直沒有消息傳來,趙桂芝的學習熱情漸漸消逝,甚至還懷疑林曉玲是不是在騙她。趙桂芝本來就不是一個多愛學習的人,這段時間也是被林曉玲所描繪的美好未來吸引才花上幾分心思在學習上,現在遲遲等不到消息,更是連書都扔在一邊,整天就瞎樂。 林曉玲也不理解趙桂芝的想法,現在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家務活都不需要她插手,她不看書學習還能干什么。她也懶得管趙桂芝學不學,反正也就這幾天,等報名后她就會著急要好好學習,說不定還會后悔這幾天浪費時間。 張金鳳并不知道姑嫂兩個在準備高考的事,她只是看到趙桂芝整天抱著本書,也不知道幫她干活。她看不順眼但以為是學校里工作需要也就不說什么,現在不看書了還是十指不沾陽春水,于是整天在家里發脾氣念叨。 趙大海也不管,反正張金鳳只要開始不停的念叨,他就找借口躲出去。趙桂芝更是不想聽,張金鳳一念叨她就往外躲。 一個兩個的都往外跑,張金鳳也怒了,她管不了家里老頭子,管不了已經分家的兒媳婦,還管不了自己閨女。于是趙桂芝開始被抓在家里干家務活,每天還要切豬草煮豬食喂豬。 秋收后隊里上工的日子也漸漸少了,趙大海和張金鳳兩個閑在家里的時間開始多了起來。家里沒有多少事情可做,并不需要趙桂芝幫忙做多少事,張金鳳只是看趙桂芝在家呆著不順眼,也是找機會讓她多做點事,不然結婚后什么都不會誰家會愿意要這樣的媳婦。趙桂芝卻不愿意去相信,她雖然不怎么相信恢復高考的事,但是她還是想嫁城里去,她可不想在農村種一輩子的地。 趙桂芝年紀也不小了,一直不同意去相親,眼看著年紀一天大一天,張金鳳說起這事就急。趁現在天涼人也閑,找到合適的對象相看,要是合適明年春上就能把婚事辦成。把小閨女的婚事辦完,她和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