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大學就好,京城的大學雖然是最好的,但是她習慣了南方的生活,想想以后的空氣她還是喜歡南方。 第十二章 小人 柳城的夏季又悶又熱,像蒸桑拿一樣,但是這時候各種蔬菜瓜果吃都吃不完。 林曉玲把吃不完的豆角洗干凈,一部分用開水燙過,曬成干豆角。一部分直接曬干去掉水分后扔進泡菜壇里,泡菜壇里之前腌的刀豆、姜,莧菜梗等吃不完的。 林曉玲現在除了吃rou不太容易,其他倒還好,農村最多也就是買豬rou,再就是缺各種票,特別是工業票。 她不缺各種票,想吃什么農村有的她去找人換,她自己有工作有各種票城里有的她也有,還有什么城里的緊俏物資她大哥一般都能弄到,因此日子并不算難過。當然和幾十年后物產豐富年代肯定并不能比,但是與這個年代大部分人相比卻是很幸福。 家里的酸菜吃不完,林曉玲有時候會給同事帶一點。六車間大部分都是男人,不,應該說機械廠都是職工都是男性為主,只有少部分崗位才是婦女。 廠里的雙職工和正式工是看不起林曉玲這類臨時工的,他們這些正式工都是技術工種,工資并不低,特別有些級別高的師傅。林曉玲當個統計員,工資在農村人看來是很多,但是還不到這些師傅工資的一半。 車間質檢員毛大姐卻不象其他正式工,她自己家里老人還在農村種地了,兄妹姐妹也有在鄉下種地的,因此平時和林曉玲關系還算不錯。 毛大姐經常會和林曉玲呆一起工作,倆人工作有需要配合的地方,工人們完成一道工序必須經過毛大姐檢驗合格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林曉玲這里的所有半成品也必須經過毛大姐同意才能入庫,倆人因為經常合作關系比較好。毛大姐家男人也在機械廠上班,但是卻在其他車間,家里雙職工收入并不低,只是孩子多糧票不夠用就吃的不怎么好。 單身職工吃食堂多,但是雙職工特別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吃食堂并不劃算,半大孩子吃窮老子,食堂的飯菜比不上自己家的不說,糧票要的還更多。 她也是知道林曉玲家里條件好才會收,雖然林曉玲從沒有提起過自己家里情況,但是在一起共事久了還是能看出一二。 同車間的姚芳,聽說倆人還是同學,都是臨時工,工資也差不多,可是姚芳平時在食堂吃個早飯都舍不得。再想想林曉玲的作派,早餐基本上都是在食堂吃,有時候還能見到她吃零食,這一般人哪舍得吃,就是她家里都舍不得買零食給幾個孩子吃。 林曉玲又借著交統計表的機會給財務科的黃瑛帶了一份去。她主要是想和黃瑛聯絡一下感情。和財務科的人熟悉后,工作中有點小問題也不會被刁難,每個月領工資、盤點、交統計表和財務科打交道的地方太多。 林曉玲只想著交好黃瑛,卻沒想會得罪其他人。 周小妹注意林曉玲很長時間,一個臨時工還是農村人,憑什么吃穿比她這個正式工都要好。周小妹是姚芳的師傅,但是年紀并不大,也才二十五六歲,只是參加工作時年紀小,還不到十八歲就參加工作,現在都快工作十年了。 周小妹二十五六歲了,工資收入也不錯,可是卻沒有結婚,原因有兩點:一是家里負擔重,她父母身體都不好,娘是整天病歪歪的躺床上養病,每個月藥錢都不少,還不是廠里職工不能報銷,她爹是廠里正式職工身體也稍好一些,但是經常生病也是免不了;二來就是周小妹長得人高馬大,長得不好看。 周小妹要光胖還好一些,這年代娶媳婦還就看中富態美,很多婆婆就喜歡胖一點姑娘。周小妹并不算胖,只是骨架大長得高,一米七五的身高,在南方男人一米七就算高,一個一米七五的姑娘想要找個合適的對象難。 也不是沒有人看中周小妹,但是看中周小妹的,周小妹卻不喜歡,她喜歡的人家看不上,這年紀越大就越不好找對象。這時間長了,周圍人也有風言風語,于是周小妹的性格越發怪。 周小妹家里條件雖然一般,可是對于農村人卻是自覺高人一等,平時指揮姚芳做這做那,弄得姚芳是有苦難言,誰讓她是做人徒弟。 在車間里周小妹有時候也會對林曉玲指手劃腳,林曉玲一般都不理她,反正她也不和她吵,只是無視她。 幾次下來,周小妹就對林曉玲就有意見,覺得她一個農村來的臨時工還這么厲害。她做為廠子里的高級車工,指揮林曉玲幫忙做點事又怎么了。 周小妹也曾和其他人提議,這每天下班前入中轉庫的半成品應該要林曉玲自己搬到貨架上去。 這本來就是她的工作,怎么能讓車間其他人幫忙。不過沒人理會罷了,林曉玲來之前一直就是這樣做,其他各個車間也都是這樣cao作。這要是大家突然這樣做,不是故意得罪人是什么,其他人樂得看周小妹熱鬧也不提醒,只是說什么都不同意。 其實車間里大部分人都是男人,一個個人高馬大這搬點東西也就是順手的事,哪里好意思讓一個女同志動手。 周小妹卻不這么想,她只覺得林曉玲就是個害人精,也不知道怎么迷惑了其他人,特別是車間那些男人。 林曉玲其實長得并不算漂亮,最多只是清秀的長相,但是她個子高挑,一米六五的身高在南方姑娘里可以說是百中無一,可惜上班時間只能穿工作服。 周小妹看不起林曉玲,平時對她也是橫眉怒眼的,但是林曉玲給其他人送東西,卻沒給她,她又覺得林曉玲是看不起她。 周小妹看林曉玲更加不順眼,可惜她卻拿林曉玲沒有辦法,只能每天看著林曉玲在她眼前晃悠。 林曉玲要是知道身邊還有這種奇葩的人一定會氣樂,只是如今的她一無所知,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幸福。 林曉玲準備把給趙紅軍寄的干魚弄了。 家里油不夠用,這一段時間林曉玲天天都用豬油炒菜,就為了把菜油省出來炸魚。想著既然要炸魚,為了不浪費油,林曉玲又把家里的花生剝了一些花生米出來,打算一起炸了寄出去。 其實家里還有一些臘rou,但是趙紅軍那里并沒有開火,臘rou做熟了又不能放,只有干魚這些經放的才能寄。 她又把家里的米,花生,黃豆這些一起炒熟了用石磨磨成粉,用裝面粉的口袋裝好縫死到時一起寄過去。這些趙紅軍能直接拿來當宵夜吃,晚上餓了加點糖用開水直接沖泡就能吃。 把干魚和花生米炸熟,等冷了之后裝好,最后盡裝了一大包。林曉玲也知道這點東西趙紅軍肯定要和戰友分享,就像在學校宿舍里分享食物一樣,但是這些都是家鄉的味道。 林曉玲把東西裝好拿到郵局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