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書迷正在閱讀:美娘來襲、重生到七十年代后的生活、陳年美酒釀、穿越七十年代末、連城、擁羅衾、寤寐思服[娛樂圈]、遇見冬青、在恐怖游戲里躺贏(快穿)、嫡女側妃要上位
,也不多說廢話,開門見山道,“你還想不想與你的兒女團聚了?或者說,你還想不想讓你的兒女過好日子了?” 兒女從來都是紀才人的命根子,聞聽連音提及,紀才人抬起那雙失了顏色的眼睛,慢慢地看向連音。 “當初皇后承諾你只要能撐得下去便想法子讓你出去。今日我也向你做這承諾,只要你能撐下去,今后,必定讓你出去。你是信皇后的,還是信我的?” 要論誰尊貴,誰更能令人信服。那必定會說皇后??墒羌o才人此時卻覺得,比起皇后,她更信連音。哪怕連音也受困在冷宮中,可連音這語氣中透出的肯定,讓她莫名的相信。 “信你?!痹S久沒有開口與人說過話的紀才人終于又一次開了口。(。) 守龍(完)【加更】 (還債還債還債。撒花~) 第二日夜晚,睿慎依約踏著月色而來,這回睿慎不但見到了連音,還透過連音見到了紀才人。 紀才人直到此時才知道原來睿慎與連姨是一伙的,再一聯想睿慎近些年來忽然的變化后,她終于是全心全意信了連音,相信連音能讓她離開這冷宮,甚至與兒女團圓了。 同時,她也瞬間明白了睿慎和連音想要做的事情。 紀才人沒有任何的后怕之感,或許是她已經被打入了冷宮的緣故吧,她反而生出了股豪情來。 而連音要紀才人做的事情也非常簡單,讓紀才人給出一兩樣信物,可以讓睿慎與睿允和皇女可心相談的信物。同時,也要紀才人手書一封,以保證睿允和可心不會出賣睿慎。 對于這一點,紀才人非常相信她那一雙兒女。從小,她便親自教導兒女事務,兒女對她也向來親厚,所以紀才人對自己女兒的品性絕對是能夠打包票的。 很快,紀才人分別書了兩封手書交于睿慎,同時遞上了信物,讓他拿去給睿允和可心便可。 而連音這里也交代睿慎一定轉告那兩位,紀才人自有人照拂,叫他們不用擔心。 睿慎收妥了物品,因為紀才人在場的關系,他沒法與連音多說,很快就離開了冷宮。 宮內的日子詭譎多變,人人都在為自己的陰謀陽謀而終日奔波著。 隨著諸位皇子的年紀漸長,特別是五皇子睿臻行過弱冠禮后,朝臣們越來越多的提起了立儲之事,多次早朝時便有人提出,儲君乃是國之根本,還請皇帝早做打算。 而在朝臣們的意思中,這儲君之位的人選自然是皇后所出的五皇子睿臻。 雖然大瀝朝沒有立嫡不立長的死規矩,但是既然皇后有所出,那為何不立皇后之子呢? 皇帝對此全是以冷笑帶過,有時被朝臣們說的煩了,直接當眾譏笑,“你們都當朕不行了?儲君是國之根本,那朕算什么?”一番話砸下來,直接讓眾臣們驚若寒蟬。 皇帝那么多的兒子,小時候,說起最為優秀的皇子,眾人會同一時間想到五皇子睿臻和十一皇子睿慎。但隨著年月的累積,再說起最為優秀的皇子時,眾人首先想到的只有十一皇子睿慎。 近些年來,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五皇子睿臻在行事與品行之上,總是會被人揪住小辮子。宮內之人說起五皇子睿臻,全是搖頭的居多,都說這五皇子過于暴戾了。 若不是有皇后在其身后為他張羅和收拾,恐怕睿臻早被皇帝所厭棄了。 只不過對于旁人說睿臻不好,皇后是絕對不認的。母不嫌子丑,在皇后心里,她的兒子自然是世間最好的。特別是那個十一皇子睿慎,怎么可能比得過睿臻,怎敢與睿臻比。 要不是中毒一事后,皇帝待睿慎保護有度,皇后怕是早就又下手了。 這些年來,她也不只一次想找機會下手,但總是苦于沒有良機。 眼下立儲一事始終無法讓皇帝點頭,皇后心間之火日益燃的旺盛。她好歹與皇帝夫妻幾十年,皇帝那點心思,她好歹也是能猜到幾分的,皇帝喜歡睿慎,她也知道,恐怕皇帝就是為了睿慎才遲遲不定立儲之事?;屎笤较朐接X是這可能,心里頭也就越氣。 只不過這氣并非沖著皇帝,而是全數沖著睿慎而去。要是沒了睿慎,那皇帝還會猶豫嗎?自然是不會了。在密謀與思索了許久之后,皇后終于決定要再一次向睿慎下手。 一年中,幾個固定的節日,宮內必定是要舉行宮宴的。仲秋節便在這幾個固定的日子中。 今年的仲秋夜,宮內再一次歌舞升平,四品以上大員悉數進宮參宴,宮內熱鬧的不得了。 宮宴舉行的同一時間,冷宮卻仍如過去三百六十日一樣,一如既往的冷冷清清。不過,紀才人和連音作伴,雖然四下冷寂,兩人還是閑著無事,各搬著一張凳子,坐在院內賞著天上的月。 或許是沒了外頭的紛擾,紀才人這幾年心如止水的過日子,年月也并未在她臉上留下多少痕跡。 紀才人賞著月色,輕搖著手中的宮扇,忽然開口問連音,“你說,這事可是成了沒有?” 連音淡淡一笑,“你有信心嗎?” 有沒有信心?紀才人說不上來。這些年來,她與連音同坐了一船,等了這么些年,盼了這么些年,她自然想成事。不為她自己,只為她一雙兒女。 連音嘴邊的笑意不斷,“放心吧?!?/br> 紀才人也就真的放心了。 *** 宮宴快至尾聲時,忽然有人驚叫了起來,說是五皇子睿臻落了水。 宴中人聞訊再沒任何心思繼續宴會,侍衛、太監、宮女,以及大臣們、皇子們、皇帝皇后全數往事發之地而去。 識水性的太監侍衛們全數跳進了池子里救人,只是他們來的到底晚了些,等將五皇子撈上來時,他已經沒了氣息。 皇后當即暈了過去。 皇后周圍的人又一陣的手忙腳亂。 皇帝也愣了神,雖然對五子睿臻的愛已淡了許多,但這畢竟也是他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之事,哪怕是皇帝也受不住。 一場仲秋宴,宮內發生大變故。 皇后第二天就病倒在鳳榻上,直到五皇子出殯,她也沒能走下床來。整日里不能接受兒子先她一步離世的消息,口里不住的罵罵咧咧,說是十一皇子害了她的兒子。只是她這話沒人聽,皇帝聽了也不信。 而皇帝雖未表現出什么來,但整個人也仿佛蒼老了十歲。 原本紛紛要求將五皇子立為儲君的老臣們瞬間沒了聲音,但同時又站出另一班人,要求皇帝盡早確立好儲君人選,免得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