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書迷正在閱讀:美娘來襲、重生到七十年代后的生活、陳年美酒釀、穿越七十年代末、連城、擁羅衾、寤寐思服[娛樂圈]、遇見冬青、在恐怖游戲里躺贏(快穿)、嫡女側妃要上位
對方聽聞從不信佛法的程知節竟然專程來寺里見辯機師傅,與說話后,紛紛猜測起這位辯機師傅是有何等高深的佛法,竟能引得。 稍后等幾位夫人見過豐神俊秀的辯機后,關于辯機佛法高深的名聲不脛而走,這之后,拜為辯機善男信女的人更多了起來。其中猶以達官顯貴為多。 程知節得知自己竟幫著辯機開拓了名聲后,只能面無表情的將苦水都咽進了肚子里。 他總不能告訴別人說,他女兒鬼迷心竅迷戀上了這個辯機,所以他這做老爹的只能去找那小白臉和尚說話,讓他遠離他女兒的吧。 何況與這辯機聊后,他竟然覺得這和尚還不錯,談吐間令人十分舒心,要不是個出家人,有這么個女婿,他或許不會反對。 也因這可惜,程知節又一次打消了弄走辯機的念頭。 *** 就在程知節既要煩擾家中事,又要為皇帝分憂解勞時,時間匆匆而逝,一樁影響佛家的大事在李世民東征時突生。 多年前私去西天取經的玄奘和尚竟然回到了中土,這番回來可謂是載譽而歸。不但由天竺國以國賓之禮護送而歸,更是帶回了一百五十顆佛舍利、七座佛尊、更有六百五十七部佛學經論。 當今圣上李世民得知后,漏夜召見了玄奘。 兩人徹夜長談,待到第二日天亮時,李世民立即發下召令,設立譯經院,委命玄奘為院主,要其編譯所帶回的所有經論。 同時,李世民還多做了一項要求,希望玄奘能將他游歷西域之事匯聚成書,供其觀閱。 要編譯經文,又要將自身游歷之事,光憑玄奘一人自然是不夠。李世民隨即又下了令,要為玄奘選取譯經大德,共同幫助玄奘完成。 玄奘自然感激不盡,便仿效天竺國十大德的編制,要在中土再選取九位大德與他一同編譯經論。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這選取譯經大德的消息一出后,各家各院的沙門弟子都沸騰了。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辯機。 辯機(十九) (感謝六耳偽人的打賞。終于回家啦,今天雙更哈~晚上見~) 要在眾多沙門弟子中選取能堪大任的大德,這不僅是對各大寺院的考驗,同時也是對朝廷的考驗。 一方面所選之人必須佛法精進,能夠適合編譯事務,其次還得要能入得了玄奘的眼才可。 因為玄奘在答應李世民編譯那三百卷經論時便有言在先,佛法普世,卻也得有能弘揚之人來執行才可,不然這佛法也難達世人之心。 李世民自然一萬個答應,全數問題都丟給了官員去頭疼。 朝廷方面思索良久之后,先將長安城內外所有有名望的和尚名單都一一列了出來,初步做了匯總刪選人選,而后交由玄奘和尚親自掌眼看人。 接獲入選通知的沙門弟子少說也有近百,帝都長安一瞬間來來往往的都是各大寺院的得道高僧,使得長安城更是熱鬧不凡。 辯機作為近年來風頭正勁的得道高僧,自然也被推選為入選者。 朝廷定了良辰吉日,過幾天便要安排辯機與玄奘見面。這幾日辯機潛心準備著見面事宜,與他而言,哪怕最后入不了玄奘大師的眼,但對他也算是一次大收獲。 玄奘大師何許人也?那可是如今大唐通曉經、律、論三藏奧義的大師,能與之一見,能與之論經,辯機便覺或許這輩子都了無遺憾了。 相較他得失坦然的好心態,連音卻非常篤定執著,“你這么優秀,那玄奘大師必定對你滿意非常。你何必還要將這些經文都再看一遍?” 辯機心底默默嘆了一氣,她又來了。 抬眼,果然見連音站在窗外,正笑吟吟的望著他。 她的身量已經足夠高到能夠輕松俯著身子趴在窗邊,再也不似當年那般需要借助外力。 那窗外永遠是她愛站也習慣性站的地方,只因為那一句“不會給他造成困擾”。 而他也不知如何養成了一個奇怪之處,無論酷暑亦或是寒冬,他走到哪兒,這窗戶都愛開著。 旁人都覺他是清修之至,他卻知道并非如此,而那原因,他不知道。也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想去知道。 辯機看著她,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如今的連音已是十七的大齡老姑娘,每每看著她那稚氣未消的笑臉,辯機便總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如果不是自己狠不下心的縱容,今日的她指不定早已嫁人生子,過著她這嬌女該過的日子。而不是日日繞著她蹉跎年月。 對于她對自己的那份執念,辯機真不知該如何消。他試過避而不見,可她的小聰明并非他能敵。他也試過勸說,可她從不會聽。 他更是與程知節面對面見了幾次,若不是程知節是個英雄氣概的人物,恐怕他早無法安然坐于此處。 辯機偶爾會想,他這輩子會出家侍奉佛祖,或許就是因為連音吧。因為他注定要虧欠連音,所以佛祖便安排了他以清修洗滌自己的罪孽。 不過他也養成了早晚為連音誦經祈福的習慣,只希望佛祖能夠普度下連音,讓她得享安樂幸福,這一輩子不能如意之事,希望她來世都能如愿。 連音看他又發起了呆,不由得叫了他一聲。自打她及笄后,他每每對自己時,發呆的次數越來越多了。那表情中顯露出來的,更多的苦海無邊,唯清修是岸的意味。 辯機收回心思,望向了她,“女施主,你怎的又來了?!痹捴性僖淮蚊靼椎谋硎?,她不該來。 但連音才不介意他話里的語意,如常的說,“身為你的信女,自然是來聽你講經講佛理了?!?/br> 辯機沉默了下,干脆順著她的話說,“那你今日要聽什么?” “隨便?!狈鹄砉适滤呀浡牭牟簧?,各種以佛借喻的道理話,她也聽了一籮筐了。只端看辯機還有多少故事,還有多少勸諫的佛理可以對她說道。 辯機望著她,思忖了片刻才又為她講了個佛理的小故事。 只要是與佛理、佛法沾邊的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一位慈悲為懷的佛,以及蒙佛開智的凡人。每一句佛理,每一篇故事,辯機都講的很是認真。因為這些不僅僅是說給連音聽的,同時也是說給他自己聽,讓他堅定己身心智的。 今天,辯機細細談及的是佛常說的“七苦”。 佛說七苦,生老病死乃天命輪回,暫且不提。隨后的種種,欲求長生而不得,欲求康健而不得,欲求愛侶而不得,其實,求不得才是最苦。 往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