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2
這伙人得逞。就算他們隨行帶著個親王,也是個未成年不頂用的親王。等到大宋國滅,他算個鳥! 于是一橫心,封閉驛道,沿途緊閉城門。你們休想拿到一粒米的補給。 戰亂時期,各地守將各自為政,圣旨都調不動,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武松率眾輕裝出行,又是在自己的國境內行軍,原本是應該由途經各地的州府提供糧草的。這一下立刻斷糧。 更出乎意料的是,軍隊被擋在晉州府城門外。城頭紅旗招展,聯排弩機對準城下大軍。 未曾和敵人交手,先被自己人擺了一道。 時間緊迫,太原府危在旦夕。沒時間談判斡旋。直接下令攻城。 這就是前日戰報中的內容。消息經由快馬加鞭送回京城,路上至少要花三天時間。說明攻城在五天前就開始了。 潘小園急問:“那昨天呢?昨天來沒來信?” 周圍諸人齊齊搖頭。想必是戰況激烈,無暇派人送信。 而今天,終于又等到了武松派來的信使。沾滿泥水的一卷紙呈上來。眾人立刻湊了上去。 信中頗多梁山專用的暗語和縮略詞。蕭讓接過來,一字一字地向周圍人匯報。秦檜筆尖蘸墨,準備好了全盤記錄。 第284章 煞星 蕭讓道:“武松兄弟說……晉州府拿下來了。那個賣國賊杜充, 已經被軍法處決。已派出民工加固河堤, 安撫百姓?!?/br> 先斬后奏,無人有異議。一陣小聲歡呼。 孫二娘留個心眼兒,問:“兄弟們都還平安?有沒有傷的?” 蕭讓瞥了一眼“戰報”下端,剛要搖頭說“沒有”,臉色一滯, 一個“沒”字吐了半邊,含在舌尖。 孫二娘臉色一變:“快說!” 蕭讓從身邊取出水晶老花鏡, 戴上再看,終于黯然搖搖頭。 “信中說……承義軍統制沈剛、潘文得,亂軍中馬踏身亡,已按光明教教法, 就地葬了。咱們梁山的……宋萬兄弟, 攻城時……奮不顧身,被流矢射中要害, 不治身亡。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到晉州鄉下祖墳里去。軍中已著人護送去了?!?/br> 咣當一聲, 孫二娘腳底下一只椅子踢翻了。 “不可能!你……蕭先生, 信拿過來,讓我看一眼!” 戰報搶過去, 顛倒看了好一陣子,輕輕嘆了口氣。 其余幾個梁山好漢一片頹然,恍惚相視。從下梁山以來,幽州城打了兩仗, 東京城奪權政變,激戰一天,幸得上天眷佑,大伙都是全須全尾的沒損傷。未曾想,此刻有人死在了大宋自己人的手里! 潘小園汗流浹背,眼圈發熱,滿腦子不相信。宋萬其人默默無聞,但確是她上梁山之后頭一批見到的人之一。金沙灘上,一個長得很著急的胖大叔,畢恭畢敬立在晁蓋身邊,忠心耿耿地護佑著老大哥——似乎,還沖她笑了笑? 然而除了悲傷,還有恐懼。難道梁山眾人終究逃不過一個個戰死沙場的命運?在那個平行水滸世界中,梁山軍南征方臘,頭一個陣亡的,不也是“云里金剛”宋萬么! 唯一不同的是,書中那些陣亡的好漢,是被忠君愛國的宋江帶進了溝里,死于大型江湖火并;而現實中的宋萬,是為了保他的家鄉,保他的黃河,死得壯烈而無怨。 難不成真是冥冥中的命數?戰報里提及的、明教的陣亡二將,依稀記得,也是死在了對抗梁山的第一役。 不祥的思緒一發不可收。忽然想,原書中,宋萬之后下一個戰死的是誰?——慌亂中哪里記得起來! 鼻頭一酸,又咬著嘴唇給自己定心,哪里有什么天定的氣運命格,命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抬起頭,只見梁山不少人都在垂淚,默默扯掉了鮮艷的頭巾發飾。蕭讓還算鎮定,說:“宋萬兄弟為國捐軀,死在家鄉,也算……對得起家鄉父老?!?/br> 宗澤也十分黯然,眼前的一伙土匪此時變得可愛起來。官場里打拼這許多年,何嘗見過如此真摯無瑕的情誼。 剛要開口說句安慰的話,角落里卻傳來一句溫柔熨帖。 “生死人之分定,諸位英雄切莫傷心過度。宋將軍等人精忠報國,國之英烈,丹心耀日,名垂千古。下官愚見,應給犧牲的將士們奏求敕封,另外在犧牲之處設廟塑像,供百姓祭奠追思。陣亡將士的妻兒老小,應給予撫恤,也加封賞,以策人心。推算時日,再三日便是犧牲將士的頭七,應在東京城也做下法事,請求圣上出面,判施斛食,濟拔沉冥,追薦超度。讓百姓也知道,到底是誰替他們奮戰前線,用命來護他們平安?!?/br> 梁山眾人沉浸在悲痛當中,沒什么太多主見,聽到秦檜一五一十的安排妥當,大為感動。 孫二娘哽咽道:“正該如此,我們……我們正是沒主心骨的,連這些都沒想到?!?/br> 潘小園欲言又止。秦檜熟知禮樂,提出的一項項建議,確實是合乎人情,面面俱到。 梁山眾人齊道:“那還要煩秦中丞指點?!?/br> 秦檜謙虛,惶然道:“下官也是有感而發,但下官隸屬御史臺,這些事,卻非下官職責所在……” 宗澤不耐煩,丟一句:“現在不是事急從權么!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難道個個有官職?休要計較什么虛名禮義,這些事就你來負責好了!” 秦檜忙道:“下官遵命?!?/br> 所有人都覺得秦中丞急人所急,實乃義薄云天,可潘小園傷感之下,總覺得他在趁機給自己攬權。 但秦檜的建議合情合理。若沒他,放著一群禮義粗疏的梁山好漢,陣亡兄弟的后事還真不見得能料理得如此體面。 于是也就順水推舟地說:“多謝秦中丞?!?/br> 武松遠在河東,對梁山兄弟陣亡之事顯然也傷慟無已。信末特意囑咐潘小園,帶上留京的兄弟姐妹們,好好慰問一下宋萬的妻女——同樣已被秦檜接來團聚,眼下住在東京外城軍營附近的小小宅院里。 此時更多的梁山兄弟也聞訊趕來,垂淚哀悼。待情緒稍定,才有人想起來:“那,北伐軍眼下是不是應該已到太原了?和韓世忠會師,和金軍交上手了?” 都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圍困太原府的金兵西路軍,比武松方才打下來的晉州府要勇武百倍。如果要和他們硬碰硬,是不是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兄弟即將朝不保夕? 潘小園心里一顫。明知自己軍事上毫無素養,也禁不住插一句嘴:“要不要再派援兵?” 居然有不少人點頭同意:“嫂子說得有理?!?/br> 見不少人朝她看過來,臉一紅,鼓起勇氣,試探著建議:“咱們這里還有二三十萬的各路軍兵,雖然戰力不強,但眼下京城平定,也沒什么急需用兵之處。若是再……再分撥個十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