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9
一定能想出解決之道?!?/br> 不得不承認,秦中丞還是有眼光的。潘小園咬牙等到將近月底,挑個天氣晴朗的黃道吉日,把點心鋪團隊召集起來:“今天行動?!?/br> 同時用兵牌調來自己的五百精兵:“城內各處維持秩序?!?/br> 等到卯時鼓響,晨霧漸散,京城各處“公私合營”的幾十處酒樓商鋪一齊開門,里面是橫七豎八堆著的大批生活物資,通通以略低于市價的價格,統一拋售。 鄆哥吼著大嗓門,竭盡全力的吆喝:“上好的白米,只要一千六百錢一斗,多買打折!——客官要絲麻不?小的這里也有優惠價……快來瞧,快來看,錯過了后悔,全城最低價!” 眼看眾官兵還在猶豫,潘小園氣急敗壞,命令:“追!” 不敢拂逆她,一聲號令,左右分頭,小巷子里截住一個打人的。 “說!誰派你們來的!” 潘小園在一旁煽風點火:“不說?我這兄弟怎么傷的,就讓他們以牙還牙,十倍還在你身上!幾位公差大哥,先卸他一邊肩膀再說!” 小伙子整天就惦記著印錢。忽然想著,什么時候得開個宏觀經濟班,把自己這些朋友兄弟們好好培訓培訓——這個勞動量太大,需要從長計議;但可以先派小貞姐兒過去,給岳飛補補經濟課。小姑娘肯定不會嫌累。 胡思亂想一通,還是狠下心回:“印錢容易,咱們能買到東西了,可咱們越買,商販們嘗到甜頭,愈發抬價,但吃虧的不還是百姓么?讓岳統制再堅持一陣子,我定會給大家伙一個答復?!?/br> 扛住各方壓力,依舊秘密囤積市面上可買到的一切糧食、絲棉、油鹽,每天監控物價浮動。 商戶們樂得看到物價飛漲,約好了繼續囤貨,大伙十分有職業道德,沒有提前拋售的。米價已經漲到了一千八百錢一斗,普通麻布將近四千錢一匹,豬rou也漲到了一千五六百錢一斤,連尋常的小康之家都吃不起了。 百姓怨聲載道,對于新朝廷的信任慢慢下降。有一伙窮漢因為買不起糧食,策劃著夜劫大戶,讓開封府一舉破獲。宗澤讓人把卷宗抄錄一份,丟到潘小園家門口。 老夫子憂國憂民,知道他等不了太久。 土匪窩里飛出來的小鳳凰,逼供的方式都如此慘絕人寰。那個倒霉打手跪在地下,爽快招認:“小人是……是……城東閑漢……有個老爺……出十貫錢,那個……讓小人來教訓個仇家……” “哪個老爺?是誰?” 潘小園冷眼旁觀:“算了。若有人要雇兇打人,自然不會泄露自己身份。不過他就算不說,奴家心里也有數?!?/br> 讓官兵把那打人的帶走,請個跌打大夫來照看董蜈蚣,自己立刻回府,派人向手下人通報了情況,煎碗茶,一邊喝著壓驚,一邊梳理了一下現狀。 府衙里有親兵守衛,尋常惡徒侵犯不得;有人鋌而走險,趁她出門,雇打手來教訓威嚇——說明jian商們狗急跳墻,撐不住多久了。 其實她自己這邊也接近于彈盡糧絕。短期內無法調動全國物資,只能從臨近的京西、淮南等地征集,每日大量拋售,庫存飛速減少。用來做倉庫的熙和樓已經基本上空了,重新露出被打得滿目瘡痍的粉壁柱子來。 自己只知理論,指揮這樣一場龐大規模的商戰,卻也是頭一回。 也許現實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遵從規律……也許,真該動用暴力,把這些jian商統統抓起來?此舉完全不足以服眾,在眼下這個人心惶惶的東京城,無異于給已經接近接近煮沸的水里潑一勺油。 正煩心,忽然外面高聲來報:“嫂子!” 鄆哥一頭躥進來,樂得嘴歪牙倒,油頭發狂飛亂舞。 “嫂子!有商販開始賣糧啦!就在州橋底下最熱鬧的地方!” 城里物價每天都漲,百姓已經習慣了一覺醒來,商鋪里的東西集體變貴。眼下聽到有人居然在喊什么“全城最低價”,馬上有人聞聲而來,問了幾句,又驚又喜,互相轉告:“是真的!” 哪有心思問這些貨物從何而來,又為什么要“低價”賤賣,更不在乎東西的質量,掏錢再說。 “給我來一石米!那個、馬上派人來取……” “三斗……不不,五斗!店家你可說好了,這個價不能反悔!” 街坊另一處,昔日的“熙和樓”門口的外賣酒柜已經改成了布店,門口同樣是人滿為患。 無數大娘大嬸大姐們蜂擁而至,對柜臺前面那個風情萬種的迎賓小哥視而不見,眼睛只盯著里面一匹匹的各色布料,幾乎是搶的:“給我扯七尺……”“我要一匹……”“三匹……” 周通在后面數錢數到手抽筋。燕青完全變成了維持秩序的,溫聲勸道:“大家稍安勿躁,貨物管夠……”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沒一頓飯工夫,半個東京城就知道“有人在某處大量拋售生活必需品”,而且居然是按照前兩天的價格來賣! 再過不到一刻鐘,就有富商們派人前來大量扒進貨物——看到市面上突然出現如此大量的物資,疑惑歸疑惑,但此時不占便宜,更待何時?正愁囤貨的成本越來越高,眼下這是現成的給他們送錢來了! 第一批貨物很快就全都售罄,占了東京城日成交量的五成左右。沒搶到的人唉聲嘆氣,拖著空布袋回家。 潘小園坐鎮指揮,絲毫不亂。 “大家休息休息,吃口飯。等到下午,再拋第二批?!?/br> 投機商們這些日子囤積居奇,其實手頭現金也緊。像唐員外這種超級大戶,身邊還有點余錢,可以繼續扒貨;不少人資金力量不雄厚,眼看著大量貨物被別人買走,心里頭好似捅進一根雞毛撣子,又是癢癢,又是疼。 離“米價兩千”的目標就差一點點了。等到米價真的漲到兩千,少賣一斗米,那就是丟了多少嘩嘩作響的錢! 有人開始從官辦抵當庫貸款買貨。等到下午未時,各大拋售點開門沒多久,又一批存貨宣告售罄。 …… 到了第三天上,開始有人覺得不對勁。本以為是哪個人傻錢多的獨狼商戶胡亂買賣,怎的到了現在,他手里的貨物倒像是無窮無盡的呢? 也打探出來了,這位“潘老板”似乎有官府背景,是個什么誥命夫人。商戶們開始覺得不太妙。 但托盡了關系,說盡了好話,官府那邊又不透口風。怎么也想不到,這位潘夫人如何會與官府“沆瀣一氣”,專門整治自己? 唐員外召集“商會”成員,大伙盟誓:“繼續吃她的貨!別怕花錢!把她手頭的東西全都買光,咱們就算贏!五倍十倍的利潤都能賺回來!” 而潘小園這邊,也在緊急調動兵馬,半買半征,從全國各處調運更多物資。讓大伙拿出過去運送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