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2
一哆嗦,但怎么解釋才算厚道?總不能說——這本來是咱們夫妻共同財產,可惜讓我婚前轉移了,現在一文錢都不歸你? 只能顧左右而言他:“禁軍如何?” 武松眼尖,早看見岳飛手里拿的是巨額地契,臉上閃過一絲委屈巴拉,意味深長地看她一眼,看得她慌忙低頭。 再一霎眼,裝沒瞧見,開口便說:“禁軍么,開始聽話了。但伙食不好,沒力氣?!?/br> 她心里一甜,知道這便是不計較了,晚上少不得好好哄他。 也就不再糾結這事,轉而跟著他憂心起來。隨著戰局愈發擴大,東京城的物價節節攀升,尤其是糧米價格,漲到了平日的三四倍之多。要讓所有禁軍士兵吃飽吃好,成本實在太高。 也不能強行從民間征收糧食,不然“統戰”工作功虧一簣。 “——那其他兵馬呢?” 宗澤作為開封留守,重新開始征召民間義軍前來勤王,這段時間已有陸陸續續十幾萬人前來投奔——雖然大多數是老弱家眷——其中丁進、楊進、王善、張用等人,都是北方有名的俠盜,仰慕梁山泊的江湖名氣,毅然決定由盜轉兵,共同保國。還有淮西王慶,原本是占據州府的巨盜,這陣子生意慘淡,打家劫舍的收成越來越少,為了糊口,也自行“招安”,帶了幾萬人,打算跟著朝廷混口飯吃。 但這樣一來…… 岳飛搶著說:“并非所有人都信任這些隊伍,也不肯開國庫,把禁軍的口糧勻給他們。只好暫時用抄贓官抄來的錢養這些人。吃不飽,但也餓不死。但過一個月就難說了?!?/br> 她嘆口氣,再問一句:“太原府那邊怎樣?北邊戰局怎樣?” 武松答道:“不妙。聽聞東京政局有變,他們金國倒覺得是個機會,想趁機渾水摸魚。細作傳來的消息,已有小股金兵繞過太原城,侵犯到了京畿路。最多再堅持一兩個月,我們這邊必須派援兵過去。如今各地守軍都向京城寫信告急,求調神臂弩?!?/br> 金兵重甲難傷,行動又機動靈活。宋軍又缺乏馬匹,沒有足夠的重騎兵與之抗衡。唯有神臂弩能破金兵甲胄,效果非同凡響。 神臂弩潘小園知道,在當世算得上是遠程大殺器,射程將近一里地,千百斤的力量,就算是精鋼鐵甲,也能穿出個窟窿,有時比火炮還威力還強。但是…… “神臂弩造價很貴吧?” 武松和岳飛一齊苦笑:“不便宜?!?/br>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但歸根究底都是錢糧問題。孫子兵法云:“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大宋藏富于民,發達的經濟大多化作了精食細瓷、華服錦衣、園林字畫、絕妙好辭;到了當代,征遼一役已經耗費了不少國力,再加上趙佶三十年如一日的作天作地,現在空有巨額國民生產總值,國庫里的現金卻幾近告罄了。 倘若給個三五年時間,尚能通過調整稅收、開源節流,將國庫慢慢充盈起來;可現在連拖上三五個月都是奢望。 都知道潘六娘是理財好手,但也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她也不能憑空變出錢來。于是只是跟她說說而已。 岳飛忽然提議:“咱們能不能,那個……印點鈔……” 潘小園趕緊擺手:“飲鴆止渴,現在不行?;仡^有時間我跟你解釋?!?/br> 迅速一合計,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應是拿出錢來犒賞前來“勤王”的各地義軍,讓他們忠心為國效力,以免寒心。 沒等她想出轍來,武松卻似乎早有準備,懷里摸出一張折疊的紙,展開來。 “這是我和蔣敬幾個人張羅著,今天早上剛剛印出來的——岳兄弟,趁你也在,你們一塊瞧瞧,這樣行不?!?/br> 潘小園接過來,一看便明了:“債券?” 以前在梁山上就發行過戰爭債券,眼下想到了故技重施。她喜出望外:“二哥也懂這些啦?!?/br> “我本來就懂?!?/br> 撇撇嘴,不跟他爭。眼前這一版“債券”,比起當年在梁山發行的更加精美細致。紙張用的是過去道君皇帝寫字畫畫專用的絹布金潛庫鈔紙,四周印花壓邊,字跡略有凹凸,套色端正,油墨整潔——金大堅已經進駐國家正規庫鈔印造局,昔日的高仿制造商徹底洗白,從此以后專心原創,只出正品。 紙張頂端六個粗黑大字“大宋衛國公債”,下面幾行瘦金體小字,寫明是大宋朝廷發放,度支司監造,用于抗戰衛國,面額幾何,利息幾何,約定持有人可以每年向國家支取利息,二十年后還清本金。 再下面是一層一層的防偽圖案花押、波浪紋“水印”。金大堅在皇家印造局中顯然發現了寶藏,樂此不疲地試驗各種新技術。每張債券都有獨一無二的編號。防偽圖案里還夾了幾句名人名言,什么“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什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什么“國耳忘家,公耳忘私”;最底下是新君趙楷的偌大紅印章,表明公債的信譽。甚至還有皇帝手書的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 她看得如醉如癡,脫口贊道:“妙!” 自己那點開了掛的小聰明只能算是紙上談兵;這些國家棟梁們舉一反三,設計出來的東西才真正契合時代,讓人看了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把半輩子積蓄貢獻出來“匹夫有責”。 而過去的梁山“山債”屬于短期債券,一年后連本帶息一并還清,簡單粗暴;而此時的“戰爭公債”是長期債券,若是數十年后一并還本付息,財政壓力不可小覷。因此有識之士們無師自通地發明出了“剪息”,也就是將利息分攤到每年支付,也降低了國債投資的風險,讓債券持有人更加后顧無憂。 武松得意補充一句:“皇帝那句手書是我逼著寫的。老百姓都認這些?!?/br> 免不得再把他夸上天,然后提建議:“這‘公債’既是面向貧富不等的百姓,利息上面可以多些變化。譬如兌換期限可長可短,十年的利息少些,三十年的利息多些;面額小者利息少些,面額大者利息多些;至于還款方式,倘若只限錢鈔,那么利息便少些;倘若接受糧米、布帛、茶葉、鹽鐵等來抵款,那么利息可以多些……” 武松一樣樣聽著,默默記在心里:“那么回頭便叫人去修改付印。你幫我算算,印多少合適?!?/br> 潘小園卻為難了。國庫現有多少短缺,她自是心里有數;但整個大宋的臣民,有多大意愿購買“國債”,她心里說不準。 岳飛也聽說過當年梁山發行債券集資之事,當即滿懷希望地說:“咱們叫那些朝廷里的文武百官都買!三品以上一人一萬緡!七品以上的五千緡!九品……” 武松哈哈大笑:“不買怎么辦?挨揍?” 岳飛眨眨眼,并沒有反對。跟梁山大哥們混了這一路,有些思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