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7
兒,今日跟定你們大伙,做好事,做大事,甘做小弟,一定聽從命令,望大哥們收留!……” 趕過來的武松、吳用、花榮、方貌、柴進、方金芝等人齊聲道:“好說,好說!” 一面眉開眼笑,一面想,今日“聚義司”可算是立大功了。統戰大法果然好! 那姓仇的女匪細心,一再確認了“糧食管夠”之后,才展出笑容,樂得眉毛一抖一抖,轉身對眾匪宣布:“天可憐見,俺們今日可算對得起父老鄉親了!去!把寨子里那三萬餓得走不動路的兄弟們都帶上來,咱投降!有飯吃!” 第254章 書生 吸收了田虎軍,聯軍的數量一下子翻倍。當初張清隨口兌現的“糧食管夠”,哭著也要實踐到底。 下去檢閱一番,其實所謂的“三萬人”,一多半都是老弱家眷。有戰斗力的青壯年不過三四成。但這也是軍隊里的常態。運送糧草、生火起灶、乃至喂馬拉車,都需要有人手來負責。因此尋常步兵軍隊里,平均每有一個戰斗兵,就得配上兩三個后勤兵。 于是將那一兩萬的老弱虛冒,一半編入后勤部隊,一半遣送回幽州城參與生產建設。 面對一干新同伴,后勤組織部長潘小園笑瞇瞇的過來訓話:“大伙莫慌,不會斷糧?!?/br>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當初從幽州城出發之前,她就未雨綢繆,張羅著大肆從周邊牧民手中收購乳酪腌rou。此時帶了一路,雖然打開袋子就有臭味兒,到底沒壞。 此時重新定量分配。乳酪雜糧做成耐放的“切糕”,每人每日都有一斤左右的配給。雖說看似杯水車薪,但此一斤非彼一斤。尋常的一斤面餅米飯,對于壯小伙來說也就是墊個底兒,沒多久便又肚子叫;但潘小園發明的乳酪切糕堪稱熱量炸彈,放在和平時期那就是增肥利器;而眼下困難時期,也能做到一塊頂五塊,不會產生餓肚子的問題。 但新加入的這些太行山山匪,對這些稀奇古怪的吃食抱有極端保守態度。第二天,面對發下來的富含酥油、小米、奶酪的軍糧配給,一群山匪都要哭了。 仇瓊英--就是那姓仇的女匪--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去找張清興師問罪:“說好發糧,怎的給的就是這些臭烘烘的豬食?當你奶奶好糊弄呢!俺們雖說是給你們義軍賣命的,可也得把俺們當人看哪!” 張清衣領子被揪起來三四寸,也沒工夫去掏“紅頭文件”找標準說辭,只好頂著一張面癱臉,絞盡腦汁的安撫:“沒有,不是,豬食,我們,隊伍里,都吃……” 見對方還不信,只好自己從籃子里抓一塊酸乳酪,直接扔嘴里嚼了。吃得還不是太習慣,免不得露出些痛苦的神情,還得忍住。 “你瞧,是,能吃的……還有,這個,炒小米,雜面,切糕,多香--” 說著說著也生氣了,好心當成驢肝肺,猛然爆發:“你家里拿它來喂豬???你家里拿它來喂豬???你家里拿它來喂豬???” 瓊英目瞪口呆地看他一樣樣的吃“豬食”,三觀不斷地刷新極限,極慢極慢地搖頭。 等了半天,見張清還沒“毒發身亡”,也只好信了:“那俺們……試試?!?/br> 說得好聽。沒有一點心理基礎準備,田虎軍當天晚上就吐成一片,最后表示,這些東西寧可餓死也不碰一口。 于是只好給他們吃沒營養的干糧,強身健體的“秘密武器”留給自己人。 另外增派身手敏捷的隊伍,定期到野外打獵捕魚,補充rou類。雖說此時正是立春過后,萬物復蘇,又到了野生動物繁殖的季節,按照老祖宗的智慧,這時候應該“休獵”,讓野物得以休養生息;但此時“事急從權”,也只好稍微破壞一下生態。 至于少量獵獲的rou類,更是要完全物盡其用。什么下水、肝腸、髓液,通通高溫烹熟,然后混合尋常rou類做成羹湯。就連骨頭也磨成粉,熬進湯里--潘嫂子說這是什么“補鈣”。 下水的味道當然不可恭維。有人深惡痛絕,有人卻愛之切切。尤其是有時從老鄉手里收購來大蒜、鹵汁、韭菜花,熬進湯里,儼然有后世鹵煮的味道。魯智深吃得不亦樂乎。迫于大和尚“yin威”,很多人也半推半就的吃了。 和這支新力量也需要格外的磨合。但凡江湖黑道,不害百姓的是少數。像過去的梁山那種收保護費的做法,已經算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時候,謀財害命的時候給個全尸,饒過婦孺,就算厚道了。 田虎手下這幫盜匪也不例外。雖說田虎已死,這些人群龍無首,但仍然沒完全改掉滋擾百姓、濫殺無辜的壞習氣。盡管“傳令司”宣布了聯軍軍法,底下的人仍然有對此不屑一顧的。 于是在某一次田虎軍擄掠了無辜百姓之后,殺雞儆猴,直接捉拿了參與暴行的百來人--其中不少是曾經的田虎心腹--鄉民面前一個個砍頭,算是殺一儆百。從此大軍噤若寒蟬,再不敢違反軍令。 然后將這兩萬余人打亂建制,分散領導。岳飛的軍事指揮能力有目共睹,于是選了兩千人品可靠的小卒,交給他帶領,編入“岳家軍”--其實當時百姓口語,“某家軍”的說法十分普遍。譬如韓世忠所轄軍隊就叫做“韓家軍”,劉光世的叫“劉家軍”。而岳飛位低權輕,原先手底下那千把人頂多能算是個小隊,被人稱一聲“岳家軍”,十有八九是在開玩笑;現在手下人馬激增,兩三千長長短短民兵,再被叫“岳家軍”,總算勉強名正言順,沒人發笑了。 岳飛本來被朝廷削了軍籍,眼看就是回家種田的命,此時一個小小變故,換來此前想也不敢想的、屬于自己的數千人馬,樂得晚上睡不著,枕頭上面叼根炭筆,每夜興致勃勃地制定訓練計劃。 然后一萬并入梁山軍,扛過替天行道的大旗。 剩下的打算交給明教,人家卻拒絕了:“阿拉弗要不敬光明神個?!?/br> 還挺封閉。于是剩下的全歸入梁山,反正梁山好漢里軍官數量繁多,不愁沒人帶。 一路小心南行。經過官兵管控薄弱的鄉里村落時,就派少部分人留下“統戰”,把為數不多的鄉民武裝爭取到自己這邊來--至少,不能被金軍招降成“偽軍”。聯軍中聚集了當世江湖中十分之五六的大佬,信譽無可比擬,江湖小蝦米們不敢不買賬。 終于,在清明過后,桃花灼灼之時,接近了東京北郊東明縣。大軍已經化整為零,按照先前制定好的計劃,先派幾個面相良民的小頭目潛進東京城,探探當今朝廷的風向。同時派兵潛伏五丈河、獨樂岡等野地駐扎。最后分兵作戰,悄沒聲進駐各地村鎮,精準打擊。 岳飛對京畿路左近的軍事據點如數家珍,哪里是誰鎮守,何處的廂軍最懶最無能,哪個縣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