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7
喘口氣,喝口水,再抬頭一看,樂了。就連暫時閑散的江湖大哥大姐們也聞聲而來。呂師囊側耳聆聽,魯智深大張著嘴,孫二娘也擠在人群里,急赤白臉地追問:“怎的了?那個黃七公又要使什么陰謀詭計了?快說呀妹子!” 潘小園連忙繼續編:“黃藥……哦不,黃七公說,娶我的女兒可以,你必須完成三道考驗……” 誰讓她選材不小心,故事的主人公和現實中臨陣脫逃的大官撞了名,還得額外浪費腦力,把黃藥師改頭換面。 支吾兩句,腦海中卻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那個帶了三十萬常勝軍棄城而逃的郭藥師,眼下去哪兒了? 要是他不巧投降了金軍,反過來為虎作倀,那幽州城豈不是嗚呼哀哉了! 趕緊打住,招手換來人群中聽得正帶勁的周通,低聲問一句:“大哥替我問一句軍師,可曾有那郭藥師的消息?” 周通連忙去問。過得一刻,吳用恭恭敬敬地過來回話:“娘子不必杞人憂天,已經派戴宗兄弟去打探那常勝軍的去向了。但有不利于我軍的,我們立刻便會知曉?!?/br> 潘小園點點頭,隨口謝了一句。軍師腦子果然好使,事無巨細都想到了。 這邊的熱心聽眾已經開始催了。她只好趕緊切換回說書狀態?!包S七公”的故事太費腦,又與現今時代太過貼近,細節中其實有無數漏洞,逃不過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她絞盡腦汁,才最后自圓其說,草草結束,以黃小娘子跟郭傻小子喜結連理而告終。 大家轟然叫好——不管在哪個時代,世人大抵都是向往美好愛情的。黃七公作為那個阻撓自由戀愛的迂腐家長典范,收獲了無數底層百姓的口水和罵聲。 “再來一個!” “嫂子,俺們要聽打仗的故事!” “對!好人打敗壞人!” 潘小園搜腸刮肚。三國、封神之類,街上隨便一個先生都比她說得精彩。然而要苦中作樂,要忘記十幾里外那些正在揮汗流血的男人們,要讓大伙意識到,好人是一定能打敗壞人的。 “好,嫂子我就再講一個打仗的故事。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國家……” 平心靜氣,將思緒沉浸在那個并不存在的世界里。那么強大的敵人,最后不還是被一次次的翻盤了么? “……話說這位安公子從小貧苦,卻天賦異稟,內力自生,因此被歐陽大俠看中,力排眾議,收他為徒,兩人情同父子……” 眾人慢慢安靜下來,破敗的十字路口當中,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圖卷徐徐展開。 “……卻不料安公子性格偏激,命運多舛,經過方才的一連串不平之事,免不得心灰意冷,對正義之道產生了懷疑……” 有人面容凝重,暗暗搖頭。 “……在那里,終于被惡人引誘,墮入魔道,從此行兇作惡無數。歐陽大俠與眾位白道英豪商議未果,為救世人,只身前往險地,終于與昔日愛徒兵戈相見。往日的師徒恩情蕩然無存,巖漿河畔,雙劍并舉,一個是有德前輩,一個是邪派高手,新舊兩朝的命運在此一搏?!?/br> 眾人全神貫注,嚴肅聽著。一個小女孩偷偷擦掉眼角一滴淚。 “……在那最后一刻,歐陽大俠不忍心痛下殺手,嘆道:‘你本是前景光輝的大好青年,緣何背叛師門,走那條不歸路!只要你……’ “……安公子冷笑道:‘你便總是低估我能耐!’突然反客為主,一劍劈過!只聽……” …… 周遭漸漸的落針可聞,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潘小園卻突然又神游了。方才講得興高采烈之時,一句“背叛師門”,一下子將她的思緒拉扯回現實當中。終于想起了此前一直心中擔憂之事到底為何。 時局急轉直下。她救過的那位背叛師門的祖宗,難道不會橫插一腳,火中取栗?即便他是孤家寡人,也曾把梁山攪的雞飛狗跳不得安寧。況且那是因為他的心腹同黨盡被梁山殺光,這才落得個形單影只。給他一點時間,焉知不會招兵買馬,卷土重來? 當初他說的那句話,坦坦蕩蕩猶在耳邊:“哪邊會贏,我便支持哪一邊?!?/br> 再看看眼前這座殘破落敗幽州城。己方會不會贏尚未可知,但能夠確定的是,倘若給他足夠的好處,讓他和那個陷害過他的大金國化敵為友,卻也并非不可能之事。倘若此事成真,那他必定會是比眼前這些梳辮子的女真人更棘手的對手。 必須抓緊時間,盡快將這位祖宗爭取到自己這邊來。就算爭取不到,不能任他加入敵人一方。 這些念頭只是飛快地在腦海中閃一閃。而周圍的群眾們早就急不可耐了。大叫大嚷的催更。 “然后怎樣?” “歐陽大俠有沒有下手!莫要被這個逆徒絕地反擊了!” “唉,好人難當……我猜會有人給他報仇……” “不不,肯定是安公子良心發現……” “那一劍到底劈沒劈下去!嫂子你快說??!別吊我們胃口!” 潘小園飛快站起身來,一溜煙跑遠了,丟下一句無比欠揍的話:“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一連串的罵聲追著,慌忙跑過兩條街,正看到方金芝在攤派明教眾人埋鍋造飯,順帶跟百姓聊天傳教。 但她身邊的人也不多。大部分都去聽潘嫂子的評書了。 “圣女、公主、娘子……”喘勻了氣,直接跟她開門見山,“跟我們一道去梁山的那位史三郎,你們可有他的行蹤消息?” 營救圣女,送還江南——史文恭給明教送這么一個大恩,不知何時會去兌現。若他真的有意復出爭雄,明教也應該是起點。 方金芝怔了一怔,似乎才想起有這么一個人,隨后笑道:“儂勿要瞞我。當初北上之前,儂阿是給伊留話了?伊和梁山又結什么梁子了?” 潘小園心中佩服。猜得真準。離開潤州之前,已隱約感到史文恭早晚會有江南一行,因此拜托潤州守將,倘若見著此人,便幫她小小的遞個條子。 知道史文恭跟梁山已經算得上水火不容,因此悄沒聲沒讓別人知道。至于他屠殺梁山好漢的“事跡”,也沒和方金芝細說,算是給他保留一點江湖名聲。 紙條沒落款,想來他應該認得她筆跡。內容也十分言簡意賅。四個字:燕云告急。 當時只不過收到岳飛語焉不詳的寥寥幾句急信,也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時局的走向,因此也不敢再多寫。 眼下幽州暫時安全,但燕云十六州的其余廣袤土地,都還完全暴露在金兵的鐵騎之下。當此時刻,多一個幫手是一個。以這場戰爭的規模,史文恭若想參加,也根本用不著和老仇人梁山打照面。 而她想著,自己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