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2
據碰了一碰,所以這么一大沓子五花八門的單據,只有這一張沾上了香氣?!?/br> 武松點點頭,低聲道:“要么,我去向宋大哥告假,親自去東京走一遭?!?/br> “可……”他這話一出,潘小園反倒不敢贊同。只是那一閃而過的感覺,香氣被她散了一路,眼下早就察覺不到了。 再說,要去東京,談何容易。武松被全國通緝的文案已經做死,真要單獨下山跋涉……她不敢想象其中的艱難險阻。 還是捋清思路,跟他建議:“既然有了眉目,就集中力量,把人都派到東京去,一點蛛絲馬跡都不放過。等確定了真人的所在,探明他實力,你再親自動身不遲?!?/br> “可上次已經派人去過東京,沒有線索……” 他話說出來,自己給自己找到了解釋:“不過去東京的那探子暴露了,已經撤回梁山,也許還沒來得及探聽到?!?/br> 一提到報仇這件事,心中就仿佛揭起一個陳年的疤,抑或是純白的紙上折了個丑陋的印子,刮擦出讓人出汗的聲音。 他沉吟半晌,目光掃過她那雙微微蹇起的眉,語氣忽然變得有些疏離:“不管怎樣,你就留在山上,別亂出去,這事我來……” 話說一半,遠處飛速跑來個小嘍啰,叫道:“大哥!” 武松神色一凜,拍拍她肩膀,立刻轉身迎上,刷的拔出刀, 那小嘍啰呼哧帶喘的跑來,才說出下半句話:“宋大哥帶人來了,咱們快出去迎!” 武松眼下負責鎮守山南二關,輕易離不開,就算是潘小園來找,也只是暫時把防務交接給可靠的小頭目,才分身跟她說上兩句。 眼下突發情況,居然卻不是敵情,而是帶頭大哥突然駕臨,武松也有點懵。近來防務愈發緊急,領導們確實喜歡搞突擊檢查,但都是去別的關卡。對他這里,宋江最放心,從來不過問。 于是也只好自己迎出去,讓潘小園在小哨亭里先歇著。沒走幾步,就看見宋江一臉春風走上來,笑道:“不必多禮!今日山寨來了客人,我們幾個陪著游玩至此,你這里風光獨大,不得不來賞一賞?!湫值?,咱們也多日少見,我先上來瞧瞧你?!?/br> 武松連忙稱謝,囑咐了幾句手下,讓他們暫時分擔防務,將宋江請進關去。 宋江對誰都是一副好態度,眼看潘小園在彼,跟她也客客氣氣地打了招呼。 潘小園唯唯而應。她最近每次見到宋江都有點心虛。宋老大明顯知道武松對她關系不一般,卻每次都不點破,也沒對武松進行批評教育,擺明了睜只眼閉只眼,懶得管。 真是雙標。前一陣子,史進迷上了鄆城縣一個姑娘,荒廢了幾天山寨事務,被宋江批評得都哭了。 宋江詢問了些許山寨最近的財政狀況,十分得體地勉勵了幾句,又問武松:“兄弟近日少見,我很是牽掛??茨忝嫔纤朴谐钜?,怎么,難道是有什么不順心?” 宋江當然能看出來,潘小園今天來拜訪武松,并非只是探望熟人那么簡單。眼見被打斷之前,兩個人正商議著什么事,都是眉頭緊鎖呢。 武松被看出心事,有點不好意思,但也不是什么值得瞞的,況且宋江也知道,便簡略地道:“便是害死家兄的仇人下落,眼下似乎有了些眉目,我想……” 宋江十分大方地笑道:“我不是早就說,兄弟的仇人就是梁山的仇人。既然找到了,照愚兄所見,直接去把那城打下來便好,還正好給咱們梁山添些錢糧——仇人在何處?” 武松:“……東京?!?/br> 宋江笑容有些凝固,“那可要從長計議……” 武松假裝忘記宋江那句大話,笑道:“不勞哥哥cao心,我自己心里有數?!?/br> 宋江這才微微一笑,馬上又正色道:“若是如此,兄弟更不可輕舉妄動,以免有失。多派些精細人下山即可?!?/br> 倒是跟潘小園一個口徑。武松答道:“小弟省得?!?/br> “況且山寨近來事務繁忙,也離不開你。你若實在等不得,我可以出面去請鼓上蚤時遷,讓你調遣?!?/br> 這話說得隨意。但誰都知道,時遷身為梁山頭一號情報專家,要請動他出一次差,得是多大的人情和費用。 武松立刻拱手答道:“多謝大哥好意,只是……” 他實在和時遷三觀不合,從一開始就不對付,這時候更是不愿將自己的私事拿出來讓那位瓢把子幫忙。 正猶豫,潘小園卻在旁邊爽快開口,替他答了:“既是如此,那要多謝宋大哥了。武二哥的仇人也是奴家仇人。既然他分不開身,奴家去邀約,也是一樣的?!?/br> 她倒不介意和盜門打交道,反正也不是頭一回了。武松有他的原則,她也有自己的底線——比他的低不少。 武松看她一眼,猶豫著,欲言又止,最終沒答話。 這時候宋江后面的幾個人也連續上了關,聽見晁蓋爽朗的大笑由遠而近,三五人的歡聲笑語一齊飄過來。 晁蓋遠遠朝武松一拱手,笑道:“武兄弟,我們來閑逛一遭,不多相擾,你只忙你的就行了——史兄,你看這深溝巨壑,百里松林,不枉我們爬出一身臭汗吧!” 幾聲愉快的附和。一個清冷的男聲說道:“當真是世外桃源一般。晁寨主,你們哪是在占山為王,分明是在清修參禪哪?!?/br> 晁蓋聲音一啞,大約辨不清這是贊還是嘲,隨后哈哈大笑道:“真會開玩笑,過獎!” 潘小園心里有數。山寨最近有客人來訪,又帶來價值兩萬貫重禮,用意無非是結納加切磋,今天下午的斷金亭上,十有八九要來上那么幾場友誼賽。對方既然給足了梁山面子,那么自然要好好招待。眼下晁、宋兩位大哥一起陪“兩萬貫”山前閑逛,便是一盡地主之誼。 想知道誰那么出手大方。從哨亭里往外看,恰好那說話的客人也朝那亭子瞧過來。她當時就驚呆了。 一路和晁蓋談笑風生的“兩萬貫”,青簪玉帶,玉佩玲瓏,正是在山下問路的那位釣魚哥! 不得不說,從不認路的外地人,到晁蓋寨主的座上賓,還是十分高效的。 那人目光掠過哨亭片刻,眉梢微微挑了挑,眼尾現出笑意。 那笑意轉瞬即逝。他馬上又回轉來,和趕來的武松及幾個小頭目相見了,客套了幾句,這才話鋒一轉:“方才似乎還隱約看見一位娘子。怎么,你們梁山竟還如此通融,公務時也能帶家眷么?” 語氣有些賤兮兮的,嘴角帶笑,就差說出“軍紀不嚴”幾個字了。 潘小園這下子躲不過,為了“集體榮譽”,也只好款款出來,大大方方萬福,自我介紹:“奴家潘氏,是協助柴大官人掌管錢糧財務的手下,今日是來……” 跟武松對望一眼,大言不慚:“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