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2
命。 沈玥心中有了計較,看向官兵道,“回去之后,讓你們大將軍好好審問下當日慫恿他拿我換火藥秘方的人,尤其是態度最堅決之人,我想應該就知道是誰下的毒了?!?/br> 她不去西秦軍營,這計謀根本就行不通。 所以她入軍營才是關鍵,誰堅持要她進軍營,誰就是下毒真兇。 官兵眉心皺著,道,“那解藥呢?” 沈玥沒回答他,又問軍醫是怎么說的,許是猜到刺客不會同意她回軍營,亦或者擔心她到了京都,幫皇后治臉走不開。 軍醫把曾大將軍的脈象和面色都寫了下來,只是官兵想立功,畢竟把沈玥帶回去給大將軍治病,才是大功一件。 有了軍醫的信紙,沈玥就大喜所望了。 不然僅憑官兵的話,她只能靠猜了。 研究信紙之后,沈玥就提筆寫藥方了。 為了解毒,她之前的毒就算是白下了,還順帶幫曾大將軍抓了身邊的jian細,她都做了什么啊啊??! 抽著嘴角,沈玥郁悶的把藥方寫完。 官兵接了藥方,貼身收好,轉身就走了。 臨走之前,還狠狠的掃了沈玥一眼,如果不是刺客護著她,他肯定要來硬的了。 官兵走后,驛站又安靜了下來。 沈玥在驛站待了三天后,這一日,迎著燦爛的陽光,他們出發了,隊伍比之前壯大了不少,畢竟多了李大人和李夫人。 他們走了一日,官兵就帶著藥方回到軍營了。 熬了藥服下后,曾大將軍氣色就開始好轉了,整個軍營的人都對沈玥的醫術贊不絕口。 官兵見藥方管用,就把沈玥提醒的話,轉告曾大將軍。 曾大將軍琢磨下,回想那天的見沈玥的事,就讓人把慫恿他的將軍叫了來。 一通詢問之后,那將軍露了馬腳。 曾大將軍本是將信將疑,如此一來,就狠言厲色了,人家都給他下毒了,他還對人家心慈手軟嗎? 慈不掌兵,當大將軍的人,沒幾個是心慈手軟的。 那將軍本來還狡辯,用刑之后,什么都招了。 讓他下毒的是東齊戚王。 東齊和西秦結盟,攻打寧朝,但是東齊戚王控制欲太強,而曾大將軍對他的指手畫腳很不耐煩,根本就不聽他調遣,他是大將軍,還用不著別人教他怎么 打仗! 幾次之后,東齊戚王動了殺念了。 殺了曾大將軍嫁禍給沈玥,西秦將士必然憤怒,到時候和寧朝對抗起來就會義無反顧。 這是一箭雙雕的好計謀,可惜他算漏了沈玥。 這一招認,把曾大將軍氣的夠嗆,恨不得殺了東齊戚王泄憤。 沈玥沒想到,她沒能殺了曾大將軍,無心之舉,反倒離間了西秦和東齊,倒比直接殺了曾大將軍要好的多。 這一切,她是不會知道的。 她正抱著李小少爺,看著他睡熟的模樣,心情好到爆。 顧及她和李夫人,秦齊選擇了坐船,雖然比直接走要饒一點路,但乘船速度快,真算下來,還要快兩天,到時候再走個五天,就到京都了。 刺客苦笑,在寧朝,倒是一路暢通,沒怎么耽擱,沒想到到了西秦,反倒走的更慢。 走的慢就算了,結果還遇到了刺殺。 簡直是本末倒置了。 沒錯,沈玥一行人遭到刺殺了,不過不是殺她的。 刺客的目標是李大人和李夫人。 要不說李大人和李夫人福大命大呢,這要單獨走,面對那么多刺客,哪能有活命啊。 可偏巧,他和沈玥一起走,沈玥可是帶了十幾名刺客的啊。 那些刺客根本就不夠秦齊殺的。 手起刀落,就殺的只留下一個活口,秦齊逼問,“是誰派你們來殺我們世子妃的?!” 被打的吐血的刺客一臉懵逼,“什么世子妃?我們殺錯人了?冤枉??!” 方才就覺得不對勁,李大人身邊怎么可能有這么多的高手,可惜想撤已經來不及了,這些人太兇殘了,刀刀斃命,一劍封喉。 秦齊,“……?!?/br> 西秦的刺客是不是都腦子不正常??? 都弄不清楚刺殺的是誰,沖過來就殺,就這樣還叫冤? 那些被殺的人就不冤了? 刺客多問了一句,“你們殺誰?” 那刺客忙回道,“我們奉命殺回京述職的李大人!” 那邊李大人見刺客死的差不多了,安全了,這才出馬車,結果聽刺客這么說,臉頓時慘白。 秦齊看了他一眼,逼問是誰派他們來的,結果刺客死都不說,秦齊就送他上路了。 李大人一臉蒼白的過來道謝,謝秦齊救命之恩。 然后,他就把秦齊當成是西秦太子的人了。 秦齊郁悶,“我是煊親王府的暗衛,不是你們西秦太子的人?!?/br> 看著秦齊郁悶的臉色,刺客們心情莫名其妙的爽,要知道之前在寧朝,他們就是這樣被誤會的。 現在,輪到他們被誤會了,之前的郁悶一掃而空了。 刺客笑道,“我看你們還是遠遠的跟著吧,免得再被人誤會?!?/br> 秦齊冷哼一聲,轉身便走。 李大人一臉尷尬。 他是真沒想到他們竟然不是一起的,平時見他們聊的挺高興的,同桌共飲,推杯換盞,儼然是知己好友,沒想到竟是敵對…… 李大人抱歉,先前只謝了秦齊,現在又向刺客道謝。 刺客笑道,“無妨,李大人是得罪了什么人?” 李大人慚愧,笑笑不語。 他不想說,刺客也沒想刨根問底,畢竟他只是殺手,和這些朝廷命官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李大人是個好官。 就當是順手做好事了。 但是有時候,你做好事,不見得就都有好報。 李大人被刺殺一事,和刺客將來跟隨沈玥有直接的關系。 第六百四十六章 晦氣 在路上走走停停,十天后,總算是看到西秦京都大門了。 來往行客,絡繹不絕。 叫賣聲,此起彼伏,夾雜了雞鳴犬吠,熱鬧繁華,絲毫沒有受邊關戰亂之苦。 想想邊關的百姓,粗暴麻裳,衣衫襤褸,骨瘦如柴,京都的人不論是穿戴還是氣色都好太多了。 馬車在城門前停了下來,并沒有直接進去。 李夫人就坐在沈玥的馬車里,經過大半個月的調養,李夫人氣色好多了,不用人攙扶,自己就能走了。 李夫人對沈玥是感激不盡,經過沈玥的調養,李小少爺從出生時的皺巴巴模樣,如今睜著雙大眼睛,精神極了,但大部分時候,他還是擁在李夫人懷里睡覺。 但精神了,不代表就能掉以輕心了,沈玥叮囑李夫人小心照顧。 知道貴夫人都不會自己喂養孩子,有錢人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