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5
兒,見阿生實在不松口,才悻悻離開了。 遺玉原本以為這事了了,沒想到了晚上,李世績竟然親自找了過來。 這回阿生不好攔在門口不讓他見,遺玉不得已出面相迎。 “這位便是在遼陽城一役中尋出克制嘜草的小兄弟吧,在下這里先替諸多將士謝過你,”李世績人在中年,比尋常武將為人要圓滑一些,上來便對遺玉客客氣氣的,并未因為她的貌不驚人就輕慢。 遺玉猜到他也是為長孫無忌而來,想要給個笑臉都難拿出來,只好表面客套道: “將軍客氣了,我不過是湊巧發現了貓膩,并非是多大本事?!?/br> “小兄弟就別再謙虛了,大督軍身邊的人又怎可能是等閑之輩,”李世績先是恭維了她幾句,不等她再推回來,便直奔了主題: “我這趟來,還是想請小兄弟過去給長孫大人診治診治,要是普通的小毛病,那也勞煩不到你,可是長孫大人的情況現在的確不好,說句不當講的,萬一他在這里病故,傳到長安城,皇上一定會怪罪我等,到那時太子怕也不能免責?!?/br> 第三七一章 暗箭能躲明槍未防 面對李世績的勸說,遺玉猶豫了一番,最終還是面露難色地揖手道:“將軍高抬小的了,長孫大人果真病的這樣厲害,那小的就更不敢去了,若是僥幸救治了長孫大人,那算是小的福氣,可若是大人在小的手里有個差池,那不是叫人懷疑到我們太子殿下頭上嗎,小人是太子殿下的部下,不識大體,但忠心護主還是懂的,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恕小的無能為力?!?/br> 李世績沒想這小大夫會直接駁了自己的面子,尷尬之余,又沒法否認對方的言辭,畢竟長孫國舅同太子爺的關系確是不好,真讓長孫國舅被太子的人治出個三長兩短,那兩邊人豈不都要怨恨自己。 罷了,得罪一邊也比得罪兩邊要好。 李世績這么一想,便放棄了當說客,敷衍了遺玉幾句,便回去向長孫無忌那邊的人回話了。 他們一走,遺玉便將阿生叫到帳中,一臉思索地在他面前來回走動,阿生見她神色嚴肅,就試探問道:“您可是覺出什么不對?” 遺玉停下步子,皺著眉對他道:“長孫無忌這病來的太巧,我想他是對我的身份起了懷疑,我避不見他,定會自曝古怪,更惹他疑心?!?/br> 阿生“啊”了一聲,不解道:“那您剛才還推拒了李將軍?” 遺玉搖頭,“長孫無忌老jian巨猾,我沒信心不在他面前露出破綻,換而言之,去與不去,都會惹他懷疑,既是這樣,還是不去為妙,他懷疑就讓他懷疑吧,反正我現在身在帥營,只要不露面,他抓不到我現行,也沒辦法拿我做文章?!?/br> 阿生聽罷她分析,放了心,轉又去安慰她:“您也別太擔心,女子從軍之事,我朝并不鮮見,雖您身份敏感了些,然您在傷兵營勞務這幾個月,又在遼陽城一役中出了大力,真被人曝了身份,也沒人能奈何您?!?/br> “唉,我倒不是怕別的,只是長孫無忌這一行多有不測,他這樣試探我,絕對是另有所圖,還是早生防備為妙?!?/br> 阿生點點頭,“那您這些天就待在帳中,不要外出了?!?/br> “也好,你在帥營附近加派些人手,免得有心懷不軌者混進來?!?/br> “是?!?/br> 長孫無忌這一試探,倒是讓遺玉起了防備,只是她萬萬沒料到,她防得了這暗箭,卻沒能躲得住明槍。 副將孫協匆匆進了營地,長孫無忌帳前守著幾名屬將,見他回來,紛紛圍上:“怎么樣,請來了嗎,那大夫呢?” 孫協搖搖頭,無奈道:“那人怕事,不愿來?!?/br> 幾個人立馬虎起臉,“什么,他敢不來?讓人去請他還真以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不就是太子帶來的一條狗,也跟咱們拿起喬來了,大人有個三長兩短,他擔得起責嗎!” “好了,你們別在這里吵鬧,當心擾了大人清靜,該干嘛都干嘛去,我進去看看大人?!睂O協隨口驅趕了這群人,掀了簾子入帳。 屋里飄散著一股藥味,臥榻上側躺著一個人,背對著門口,像是睡著一樣,孫協輕手輕腳地挨了過去,行了禮,蹲身道:“大人,李將軍親自去請,他也不來?!?/br> 聞言,那如同睡著的人竟是出了聲,“你把原話學一遍?!?/br> 同李世績一道去請遺玉的孫協就把兩人對話如此這般學了個明白,最后問道:“大人,依您看,這個唐大夫,到底是不是太子妃?” 榻上的人沒有回話,孫協似是有些著急,挨到榻邊,壓低了聲音道:“大人,您可要為自己想好啊,難得皇上聽了您勸,已有改立九皇子為東宮的意象,要是讓太子打贏這一仗回了京城,到時誰都再難動搖他的地位,等他登基后,肯定第一個拿您開刀,誰人都知太子將太子妃看的極重,若她有個差池,想必太子將無心應戰?!?/br> 榻上的人動了動,一陣衣物竜窣聲,慢慢轉過了身,露出正面,確是長孫無忌那張顴骨高高,瘦長的臉,他面色缺血,老態畢露,然而目光卻是一派平靜,不見波瀾。 “滅高句麗,是皇上畢生所愿,為人臣者,當以盡忠為先,志聊,你剛才是在勸老夫置皇命于不顧嗎?” 聽完長孫無忌最后一問,孫協當即跪下,一頭冷汗冒了出來:“屬下不敢!是屬下失言,請大人罪責?!?/br> 長孫無忌看了他一會兒,才出聲道:“起來吧,以后言辭且需三思,老夫剛才不是在怪你,只是凡事都有輕重,不可本末倒置,你去吧?!?/br> 孫協受教地點點頭,站起身告退,走到門口時,又被長孫無忌叫?。骸罢胰巳ゴ蛱酱蛱?,這些時日那位唐大夫在軍中都做過什么?!?/br> 孫協兩眼一亮,忙低頭領命,腳步輕快地走了出去。 此時離李世績來請遺玉去給長孫無忌診病過去兩天,攻城事宜,依舊毫無進展,唐軍絞盡腦汁,什么法子都使了,也沒能越過那座土坡,叩開安市城的大門。 這天一大早,唐軍依舊派了幾對人馬到安市城去叫陣,但和往常不同的,是安市城的守備軍竟然有了回應。 當遺玉聽到阿生匯報,說是安市城的城主楊萬春同唐軍約戰,明日上午各派兵三千,在城外東南的半坡上交兵,李世績答應了。 遺玉對排兵布陣只知皮毛,聽過阿生分析,才知道高句麗人這一步的銀線,半坡之上,守備軍在上,唐軍在下,本就不利,且雙方交兵,雖各派三千,但守備軍背后就是城墻,若有敗象,城墻上又可排布